2020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0字

9月1日是我們開學第一天,晚上八點,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視收看《開學第一課》,伴隨著輕鬆的音樂,主持人給我們推薦讓我最感動的是“搖滾老爸”秦勇的故事,他用十年時間教兒子讀書、繫鞋帶、游泳,因為他的兒子“大珍珠”是一個先天失感兒童,他放棄了自己喜歡的音樂,全心全意用愛去教育,讓我們明白:學會去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伴隨愛成長;也讓我懂得“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父母那種濃濃的愛。其次是要懂禮儀,用生動的動漫和乘務表演,讓我明白生活中要禮貌,學規矩,懂禮儀,學好《弟子規》,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的積累,從小事做起,將來總會有奇蹟發生,今天讓我受益非淺,我要做一個懂禮貌,講禮儀的文明小衛士。

父母教會我觀後感700字

父母情如和煦春暉,溫柔地照耀我們成長,父母情如涓涓溪流,守護著我們無怨無悔。“開學第一課”節目中,鄭淵潔、容祖兒、秦勇等都以身邊一些看似細小的事,向大家傳遞出父母愛之偉大和深沉。我想起我的父母,他們對我的教育又何曾不是春風化雨,偉大而深沉呢!

啟蒙我們的有很多人,如:周邊的朋友、校園裡的老師。我們像剛探出頭的嫩芽,需要園丁的精心照料。而老師便是其中的園丁之一,可是除了老師們,還有兩個人的對我們的人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就是我們的——父母。

父母是我們的啟蒙老師,因為從我們一出生開始,父母不僅是父母,還是我們生活的導師。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啟蒙老師。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接觸的時間和機會最多,父母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

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截然不同,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的嚴厲,無時無刻管著孩子,不給一點自由的空間,這樣的方式很可能培養出十分內向的孩子,不然就是不敢去想像的孩子;有的家長對孩子太過寵愛,這樣就漸漸的變成了溺愛,如果像這樣的嬌生慣養,一定會培養出許多壞習慣,孩子變得說一不二,想怎樣就怎樣,如果有一天獨自走上社會,有誰會滿足你如此之多的需求?但是如果這兩種巧妙的結合,各取一點、融合其中,就會變成一個完美的教育方式,而我家就是這樣的。

媽媽,用“嚴母”這個詞來代替,再好不過了。她對我的學習、生活等等的一系列東西要求都很嚴格。平常還經常讓我多看課外書。當時的我還不懂這其中的道理,只知道一味埋怨,可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爸爸,用“慈父”這個詞來代替,再好不過了。他平常對我無微不至,每天都會詢問我開心嗎?為什麼開心?同時他會抓住我的每一個一點進行表揚與激勵,使我更有上進心,更加渴望進步!

媽媽的教育,猶如山一樣,表面只是靜靜的,可在背地裡,她無數次的在鼓勵我,通過其他的方法,以前,我沒能體會到這種教育的方式,可現如今,我已經徹底明白了這種在狂風中依然穩定而沉著的方法;爸爸的教育,猶如水一樣,每次都能給我巨大的正能量和向前沖的動力,讓我無時無刻都充滿信心。他們經常告訴我,做事要小心謹慎、做人要誠實、不可以說謊、要學會寬容、友善、學會尊老愛幼,懂得知恩圖報、知道無功不受祿……雖然有時候聽到這已經重複幾百遍的話覺得很煩,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呢?以前的我總很天真的認為,父母照顧自己的兒女是很應該的,在普通的事。現在坐下靜靜想想,這是一種十分偉大的精神,這也許是一種責任,一種對孩子的愛,不容置疑。

父母的教育決定了我的一生,我們要去虛心接受這份有時讓我們很煩的東西——教育。

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00字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

如今的社會,“孝”這個字可能離的太遠了,天天都有那些不孝之事,是社會的進步太快了?還是人性消失了?還是人太懶惰了?古時有二十四孝,廣為流傳,但在如今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呢?

如今的社會,有很多的人,家裡父母健在的時候沒有好好去服侍,卻在父母死後,高調的舉行追悼會,以為做了這些別人就會以為你是個孝子嗎?還有這些人,對自己的父母不是罵就是打,甚至幾十年對自己的父母不管不問,也不回家看看,就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出生低微,而自己變成城市裡的人了,覺得在農村的父母有失你的身份了,還有的娶了媳婦之後,聽媳婦對自己的父母說三道四的,從而慢慢厭惡自己的父母。

那么想想問問這些人,你們如果沒有父母給你們生命,你們有這樣成就的就會嗎?換個角度來說,你們有孩子嗎?如果你們老了,你們的孩子也是這樣的對你們,對你們就像陌生人一樣,對你們就像瘟神一樣,你們的心裡會有什麼樣的感想?

古訓云:“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為什麼古人認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來,人們把父母撫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高尚的人。

如果說父母疼愛子女在相當的程度上是本於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則是一種人文教育,是後天教化的結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勞,要盡我所能來回報雙親,但這種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時施以正確的教導方法,使之生根、發芽、成長、堅固,則此種感恩的心情很快會泯滅掉,不知不覺中,認為父母疼我愛我乃天經地義之事,已經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至於我也要疼父母愛父母,因無人教無人提醒,沒有成為我的生活習慣,乃漸漸遺忘於腦後,最後則渺然無知矣。幼童時期就沒有引導孩子形成孝道的觀念,沒有使孝順父母成為孩子的自覺行動,長大後卻埋怨孩子不懂孝道,豈非是緣木而求魚!打小就培養孩子的孝道精神,從娃娃抓起,這是最關鍵的,也最容易見成效。

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

我家來了一個小客人,我和他玩的很開心。休息的時候,他好奇地翻看我的東西,我也一個勁地向他介紹。他對別的不怎么感興趣,卻饒有興致地玩起了我的小風扇。因為是夏天,他拿著它,愛不釋手地擺弄著,很享受的樣子,直夸這玩意兒真不錯。可是……一不小心,他把小風扇弄脫了手,只聽“啪”地一聲,扇片摔壞了。我呆住了,視線頓時變得模糊起來,淚水跟著漫了出來,我哭出了聲。他很緊張,突然間跑進了廁所里。

媽媽聞聲趕到,把我叫進了書房,對我說:“把淚擦乾,對他說‘我原諒你’”。我不乾,媽媽又說:“他的心裡也很不安,你不能因為這件小事,就不和他玩了。”我啜泣著:“他弄壞……了……我的小風扇…….我……我很喜歡……小風扇。”媽媽安慰道:“不要緊,媽媽給你再買一個,但你得原諒他。”

此時他已跑到了樓下,我爬上窗台,對他大喊:“你不要傷心,我……原諒你!”他飛快地消失在我的視線中。

第二天,他又來找我:“對不起,昨天我……”我說:“沒關係!”於是,我們又拖起了手。

寬容是一顆美好的種子,是媽媽將它播撒在我心頭。明日,它將長成生命中最美好的鮮花,來回敬我最親愛的媽媽。

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

20xx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第二講是“禮”,禮貌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是評價一個人道德修養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做為青少年,我們一定要做一個知禮懂禮的人。

說到“禮”字,很自然我們會想到“禮貌”、“禮節”等詞語。沒錯,禮貌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是評價一個人道德修養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中華傳統美德以禮為先,一個人沒有禮節便不成方圓。

“不學禮,無以立。”正如孔子所說,禮,是一切的根本,我們萬事都要以禮為先,古今中外亦是如此。

古代張良在秦滅韓後,立志為韓國報仇,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張良在下邳閒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並讓張良幫他撿起並穿上,雖然張良內心氣憤,但為了不失禮節還是照做了。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來,要求張良次日五點與他會面,老人反覆提出無理的要求,可是張良從未失去應有的禮節,最終經過了考驗,從老人那裡得到一本寶書,並靠著這本以禮而得的書輔佐沛公劉邦,為他獻計獻策,最終成為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

可見,禮是做人的根本,即使人生失意,也要時刻保持做人的禮節,最終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雖然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以禮為其標誌,但是在國外亦有不少的禮儀之士。正如西班牙小說家松蘇內吉說的“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在當今的社會只有以禮待人,方能與人和平共處,結交良友,成就一番事業。又如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所說“禮貌使那些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相待的人喜悅。”無論是否必要,在如今繁雜的社會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禮貌,人們總會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你,哪有人喜歡成天說話粗魯、蠻不講理的人呢,又哪有人不喜歡笑臉相迎、以禮待人的紳士呢?愛默生說得好“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許多人會說生命如此短暫,為什麼還要多費時間做這些無意義的事呢?如果做事直接一點不是更好么?可他們從未想過,生命不僅僅只為“做事”、“成功”這樣的詞存在,有了禮儀,人就好比是一座打開了所有窗子的房屋,人人都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了解對方,如果人人都有了禮節,溝通就會變得輕鬆愉快,行事也會變得更加簡便、快捷,有時再多花了一些時間以禮待人後,會在成功的瞬間發現不知何時身邊又增添了一個值得信任、同時願意與你一同奮鬥的摯友。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道德品質,我們中華民族只有人人做到有“人,利後嗣。它不僅代表一個人的樣貌,更代表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以及禮”,才不會被外國人所輕視,才會在世界大放光彩,才會成就一個真正偉大的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