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擁有一顆快樂的心

曾經在一本書里,我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少年去拜訪年長的智者。

少年問:“我怎樣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人呢?”

智者笑著說:“孩子,我送給你四句話吧。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

少年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時,就把自己當成別人,這樣痛苦自然就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這樣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一些?”智者微微點頭。

智者接著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少年沉思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要,並給予適當的幫助。”

智者兩眼發光。

智者繼續說:“第三句話,把別人當做別人。”少年默默的思索著,回答說:“這句話是不是說,要充分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

智者說:“第四句話,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你留著以後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也好,不過這四句話我怎樣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精力。”

這個故事雖然短小,卻在我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媽媽在整理書櫥時,從裡面翻出了許多張我歷年來得的獎狀,有“環保小衛士”,“學習標兵”,“優秀少先隊員”等等,還有一些比賽的獲獎證書。媽媽說:“嘿,還真不少,不過,這只能代表你曾努力過,並不能說明你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你知道怎樣才能做一個完美的人嗎?”

是啊,怎樣做一個完美的人呢?“首先要擁有一顆愛人的心。”媽媽接著說,“把別人當做自己。”那個智者也是這樣說的。是的,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我都願儘自己的心力去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因為,為自己活著的人是低劣的,為別人活著的人是高尚的,記得有一個星期日,我和媽媽去逛街,看見步行街上有一些胸前掛著“紅十字”徽章的學生手捧捐款箱,正在為白血病患兒募捐,她們身邊的宣傳畫板上那些患病孩子一雙雙無助而期盼生命的眼神深深打動了我,我毫不猶豫的把媽媽剛給我買零食的十元錢塞進了捐款箱。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你明天還上街嗎?”媽媽說:“上啊,怎么啦?”我說:“我明天要上學了,不能自己去捐款了,你再幫我捐一次好嗎?”媽媽爽快的答應了。我知道治療白血病需要很多錢,雖然我捐的錢只是杯水車薪,但我想,如果每個人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就能重燃他們的生命之火,那該多好啊!

作為一個普通的小學生,我還能做一張手抄報,宣傳安全知識;出一期黑板報寫下優美的詩句,放飛快樂的心情;替生病的同學打掃包乾區,讓校園變得更潔淨;幫後進生補習功課,拉他和大家一起進步,在家幫忙碌的父母做家務,給他們一份實實在在的愛,為災區的孩子捐款,把殷切的祝福捎給他們。愛是相互的,只有能夠愛別人的人,才能夠得到別人真正的愛。

“把自己當做自己”這是智者送給少年的第四句話,也是對作為一個完美的人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當一大堆榮譽擺在我面前時,我能不能把自己當自己呢?把自己當自己不是盲目自信,更不是驕傲自滿,而是自己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我和媽媽去參加信州區家庭才藝大賽,我們參賽的節目是《報菜名》,我用兩天的時間背下了所有的台詞,然後對著鏡子練表情。由於我平時就很愛看相聲,小品,還模仿裡面的人說話,表演,因此能很快的進入角色。淘汰賽時,我和媽媽順利過關。進了決賽後,我們練習得更刻苦了,常常為了一句台詞,一個手勢琢磨大半天。比賽那天,我信心滿滿的走上舞台,用簡潔的話語做自我介紹,並順利的完成了比賽。雖然在第三輪的知識回答題中失分最終只獲得了三等獎,然而這次比賽增加了我的自信心,也讓我明白好的表演需要經過長時間而艱苦的練習才能獲得。

生命因追求而精彩無限,生命因快樂而充滿了陽光,在我六年學習,生活的這一千多個日子裡,我只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卻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數不盡的關愛和讚許,懷揣這一份感恩的心,我即將告別這座承載了我無數歡笑的校園,智者說:“一生的快樂需要用一生來感悟。”而我說:“一生的快樂需要用一生的給予來實現。”

我願擁有一顆一生快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