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快樂暑假作文素材事例

作文在語文科目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想要寫好語文作文少不了的就是作文素材的積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小學生快樂暑假作文素材事例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小學生快樂暑假作文素材事例1

幫忙也是一種傷害

明朝有一位叫劉大夏的大臣,在當時頗有聲望和名氣,不料遭奸臣陷害,被皇帝一道聖旨流放到荒蠻之地充軍。

當時,劉大夏已是73歲高齡的老人,頭髮花白,腰身佝僂,穿著粗布衣裳,步履蹣跚地前往流放之地。和他同行的,除了一個粗布包裹,只有一個和他一樣年邁的老家僕,情景十分淒涼,觀者無不為之落淚。

由於劉大夏為官多年,且平日與人為善,門人和朋友眾多。這一路走來,他每經過一個地方,大家紛紛趕來,奉上白花花的銀子,希望可以盡一點綿薄之力,改善老人家的生活。可是,劉大夏始終拒收分文,讓人很是不解。

等他到了肅州地段,又有一大群門人蜂擁而來,送酒送肉送銀子。劉大夏收下酒肉,卻說什麼也不肯收銀子。門人們苦苦哀求,說:“這裡離京城遙遠,皇上他不會知道的,收下這些銀子,讓自己少受點苦,少遭點罪,有什麼不好呀?”

劉大夏連連搖頭,說:“只要我不收下這些銀子,就這樣布衣芒鞋,吃糠咽菜,保證能平平安安地到達流放之地,然後再平平安安地回來。我若收下這些銀子,恐怕就無法活著回來了。”

眾人萬分不解,銀子只會讓人過得更舒坦,哪會要人命啊,他們趁劉大夏不注意,偷偷地把銀子塞進了粗布包裹里。

劉大夏背著裝滿了銀子的包裹重新上路。這天,他投宿到客棧,突然染病,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呼喚老家僕拿碗水來。可是左喊右喊,始終也不見老家僕的身影,再一看身邊的包裹,早和老家僕一起不翼而飛了。劉大夏頓時明白了怎么回事,忍不住痛哭:“我說了不要銀子,你們偏要偷偷地塞,以為幫了我大忙,實際上害了我呀。我一無所有,老家僕就不會離開我,因為離開我他就無法生活,可是有了這些銀子,他就會見利忘義,甩下我這個包袱,一個人過好日子了!”

由於年事已高,又病得突然,身邊連個端水的人都沒有,氣急攻心,沒過幾日,劉大夏便孤零零地死在了客棧里。

那些門人一直為自己送出的銀子而沾沾自喜呢,卻沒想到,就是這些銀子,最終要了恩人的性命。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幫助別人,卻常常好心辦壞事,幫了倒忙。幫忙也會害人,只有知道別人真正需要什麼,才能給予最好的幫助。

小學生快樂暑假作文素材事例2

口才與口德

禰衡是三國時期的名士,他的記憶力特別好,“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瞥聞,不忘於心”。尤其是出色的口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經孔融推薦,他被曹操召見。施了禮,曹操卻不賜座。禰衡便不高興了,故意仰天長嘆:“天地雖大,卻沒什麼能人!”曹操問:“我的手下都是當今的英雄,怎能說沒人?”禰衡哈哈大笑,當眾賣弄口才,將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將一個個貶得一文不值。曹操這時正在招攬人才,雖然心中不舒服,但也沒跟他計較,還封了他一個鼓吏的小官,打發他走了。

禰衡並不滿意,他認為自己有如此才華,不甘心做一個鼓吏。因此,決定伺機報復。

過了幾天,曹操在廳堂大宴賓客,命令鼓吏擊鼓助興。禰衡穿著一身舊衣服進來,出於禮貌,將士叫他更衣,禰衡竟當著所有客人的面,把衣服脫下來,全身赤裸,讓來客十分尷尬。曹操斥他無恥,他又開始賣弄起來:“我暴露的是清白的身體,有何羞恥?”曹操問他:“你標榜清白,那誰是污濁的?”禰衡隨即擊鼓罵道:“你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濁也;常懷篡逆,是心濁也!”

這一番羞辱,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會受不了,更何況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老實說,此時的曹操已經動了殺機。但因為顧忌禰衡的名氣,不願意背上“容不得人才”的壞名聲,便使了一個計謀將他送給劉表。

後來,禰衡被輾轉送給江夏小軍閥黃祖。剛開始,禰衡的文采和才華深得黃祖賞識,可是,禰衡仍然改不了“嘴臭”的毛病,越發侍寵而驕。有一次,黃祖在戰船上設宴,喝到高興處,他問禰衡:“我在你心目中如何?”禰衡嗤之以鼻:“你就像廟中的神,雖然受到祭祀,但是並不靈驗!”黃祖可沒有曹操那么深的城府,他勃然大怒,下令將禰衡斬首。禰衡死時才26歲,很多人都為他惋惜。

禰衡的口才好是不容置疑的,但他卻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地賣弄,不給對方一點面子。中國人的哲學是做事、說話要留有餘地,即使自己有理,還“得饒人處且饒人”呢!像禰衡這樣一介書生,生活在那個殺人如兒戲的年代,不僅不懂得積點“口德”,反而是出言不遜,狂妄無禮,所以他的死是注定了的。因此,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有“口才”還要有“口德”,才能見容於人,走得更遠。如果把特長作為賣弄甚至炫耀的資本,離倒霉也就不遠了。

小學生快樂暑假作文素材事例3

請給別人一條生路

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受邀帶著自己的徒弟去參加一個大型的素食宴會。

開席的時候,高僧發現在滿桌精緻的素食中,有一盤菜里竟然有一塊豬肉,高僧的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來,打算讓主人看到,去懲罰廚師,沒想到高僧卻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蓋起來。一會兒,徒弟又把豬肉翻出來,高僧再度把肉遮蓋起來,並在徒弟的耳畔低聲說:“如果你再把肉翻出來,我就把它吃掉!”徒弟聽了之後再也不敢把肉翻出來了。

宴罷歸寺的路上,徒弟不解地問師父:“剛才那廚子明明知道我們和尚不吃葷的,還把豬肉放在素菜中,是故意讓我們和尚難堪。我兩次把肉翻出來,只是要讓主人知道,好處罰處罰他,師父為什麼一再阻擋我呢?”

高僧說: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如果讓主人看到了菜中的豬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當眾處罰廚師,甚至會把廚師辭退,這都不是我願意看見的。”

作為和尚,不吃豬肉,人所共知,可是廚師卻在素菜里放了一塊豬肉,徒弟要把豬肉翻出來讓主人懲處廚師,這本無可厚非,人之常情,可高僧卻阻止了徒弟的做法,這正是高僧的可貴之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別人做了錯事,甚至有辱自己尊嚴的時候,要以寬容之心諒解別人。放人一馬,得饒人處且饒人,給別人一條生路,他會心存感激,就算不如此,至少他不會與你為敵。如果得理不饒人,把對方逼得走投無路,無疑就給自己添了一堵牆,路越走越窄,人際關係就會越來越緊張,狗急了都會跳牆,何況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