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臘八粥的來歷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節,人們總愛在這一天煮上一鍋美味可口的臘八粥。在我國遠古時期,“臘”本是一種祭禮。人們常在新舊交替時,用獵獲的禽獸來舉行大祭。古時臘八這一天,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要喝臘八粥。哪怕是襁褓中的小兒,做母親的也要餵他吃幾口臘八粥,以示祛災除病,人畜興旺。

臘八習俗始於佛門。相傳,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29歲那年捨棄王室的豪華生活,出家修行。由於他在苦行道中勞累過度,加之又飢又渴,昏倒在地。恰巧有位牧羊姑娘路過,將自己隨身帶的雜糧和瓜果用泉水熬成稀粥,餵給他喝。自從佛教傳入我國後,各地興建寺院、煮粥獻佛的活動也隨之日益盛行起來。這便是臘八節吃臘八粥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