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中華名族的文化瑰寶。只要拿起這本書,我就愛不釋手。通過閱讀,我從書中學到了許多知識,懂得了其中的許多道理,這本書正是我的良師益友。

在《三國演義》中我喜歡很多人物,但我最敬佩的人物就是號稱“武聖”的關羽了。關羽,字雲長,三國中一位比較出名的武將,五虎上將之首,曾在沙場上建立過無數功績: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但是,最令我敬佩的還是他那江湖義氣。曹操在赤壁之戰後落荒而逃,被吳軍逼近了華容道,眼看就要被擒,這時候,正把守華容道的關羽因為念曹操舊日曾有恩於自己,所以才放走了他,結果差點被斬首。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關於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

我敬佩關羽的江湖義氣,更喜歡劉備的求賢若渴。劉備,他能成為三國鼎立中的一員是因為他有一顆愛賢之心,如果他沒有這顆心,恐怕就不會得到諸葛亮這個大賢了,也不可能稱霸一方。可以說,劉備的天下幾乎都是諸葛亮打下來的,而諸葛亮為什麼心甘情願的為劉備打天下呢?那就是出於劉備愛賢之心的感激。

《三國演義》教會了我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它讓我越看越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