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夜鶯比,我很慚愧——讀《夜鶯的歌聲》有感

自從我讀了《夜鶯的歌聲》這篇文章後,我的內心如潮水一樣洶湧澎湃,平時沒有對比,以為自己特別勇敢,現在一讀了這篇課文,才覺得我是一個十分膽小的人,而且我明白了戰爭是恐怖的。當然在這戰爭中,肯定會有一些勇敢、不怕敵人,不畏懼困難,不向邪惡屈服的人,就比如說“夜鶯”。

“夜鶯”是一個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一個勇敢機靈的好男孩。在《夜鶯的歌聲》里,他引誘敵人上鉤,不怕敵人的凶言惡語,看清敵人的威逼利誘。當敵人問他話時,他懂得引開話題、隱瞞事實、保護自己,並利用自己的歌聲將敵人帶進了“埋伏圈”。傳遞情報,幫助游擊隊順利打敗了敵人們。真不愧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小游擊隊員”,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小夜鶯日復一日都在協助游擊隊消滅鬼子,不怕任何危險。而我和小夜鶯相比,就是溫室里的花朵,嬌生慣養,遇到什麼小事情就十分害怕,哭哭啼啼的。真是膽小如鼠!一說到膽小,就又想起了我小時候的那一件事:我生病了,媽媽帶我去醫院看病。生病了,原本是肯定要去打針的。但當我聽到醫生說要“打針”這兩個字,就好像天要塌了下來似的,十分害怕,拚命地掙扎,拚命地叫喊:“我不要打針!我不要打針!”媽媽和護士姐姐都在一旁極力勸我,“打針不會疼的,只是像螞蟻咬一樣。”“你們騙人的,你們騙人的,我不聽!”我大聲地哭啕著,身子不停地在擺動著,手在不停地拍打著,想把護士推開,逃出護士的手掌心。媽媽拽不過我,只好又叫了好幾個護士按著我的身體,才能把針頭艱難地紮下去。一紮,我哭得就更加來勁了,可因為我身體的強烈擺脫,針頭從血管里掉了出來。護士又扎了幾次,每次的結果仍然相同——針頭又從皮膚里掉了出來,搞得連護士們都說無能為力了。後來是爸爸來出把我按住了才將此事完成了。現在一聽起我媽媽說我這小時候的這件事情,我就感到非常地慚愧:和小夜鶯相比,我真是多么得膽小啊!真的連小夜鶯的十分之一的勇氣也沒有啊!

還有一件事情相比,我就顯得更膽小了:在前年的一次騎腳踏車時,因為我沒拐好彎導致摔了一跤。結果患上了“腳踏車摔後恐懼綜合症”,後來死都不肯再騎腳踏車了,直到去年我才重新騎上了我的自信車。我覺得我騎個腳踏車都怕,如果我生活在戰爭的那個時代,那不是就更不得了了啊!

我曾經想過:如果小夜鶯就是我,他會怕打針嗎?如果小夜鶯就是我,他會怕騎腳踏車嗎?如果小夜鶯就是我,他會怕……

和小夜鶯相比,我真的還有很多不足。讀了《夜鶯的歌聲》後,我一定要鼓起勇氣,重新做一個勇敢、聰明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