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話題作文:讀《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有感1500字

最近我讀了《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這本讀本深深地增強了我的法律意識,使我感受到了法律的威嚴。

讀本中借著一系列案例,告訴我們一個真理:“犯法就要為之付出代價。”青少年觸犯法律的案件一件件,一樁樁。比如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名青少年因為與同學觀點不一而發生激烈爭吵,最後演變為打架鬥毆,一名青少年因下手過重而造成另一名同學死亡,最終進入大牢。讀到這,我都不得為這位失手殺人的同學感到惋惜,大好的青春年華就這樣葬送在監獄中。像這樣的青少年還有很多,他們現在被關入監獄之中,後悔莫及。當他們見到自己的親人後,一直在聽他們的教育。當然現在聽已經為時已晚了。如果當時那些青少年願意聽他們的勸告,也就不會落在這譚泥水之中。他們沒有一個人是不關心家裡的,沒有一個人是不後悔的,沒有一個人不想好好改造後到大牆外面去,獲得自由的。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他們一定不會再犯罪的。

在《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深受啟發,那就是一名十四歲的小女孩為了給她弟弟報仇的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小女孩的弟弟在外面讓別人欺負了,而且那個人還惡人先告狀,到小女孩的家裡又打又鬧的,小女孩看不下去了,所以她找到欺負他弟弟的那個人,拿著刀子要求那個人喝農藥,那個人拚命抵抗,把農藥撒到小女孩的衣服上了。原本一件很小的事情,現在就變成了故意侵害他人健康了,如果雙方家長能夠理性處理好這件事情的話,那事情也不會到這種地步了,所以說以後做事情要冷靜處理,不要一遇到事情就忍不住動手,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一下,看看你想做的事情到底對不對,再下結論也不遲啊!

我還記得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我和夥伴們去青楓公園玩耍,和我們同路的還有我們的家長。上車了,我和夥伴先搶占了後排的位子等家長,輪到我爸爸媽媽了,他們為了一件事而爭論起來。因為離得太遠,所以我沒有聽清楚他們在講什麼。我剛想過去看看,車已經開動了,我過去可能會摔倒,所以,我懷著一肚子的疑惑,坐在位子上。夥伴看出了我的疑惑,她悄悄地告訴我:“你爸爸想不幫你刷卡,你媽媽制止了,所以他們爭吵起來。”聽完,我十分鄙視我爸爸,打心眼兒里的鄙視。因為我的身高早就超過標準了!要是人人都像爸爸這樣逃票,那公交公司不就要倒閉了嗎?同時,我又佩服我媽媽,她制止了爸爸,而不是和他一起逃票。

我們平時要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不但要把數學、語文等主課學好,更要把思想品德學好,要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和人相處要團結友愛,相敬如賓,做到寬宏大量,不要為一點小事而耿耿於懷,要有正確的思想觀,不但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更要做一個有很好心理素質的新新人才,心理的健康,能使青少年犯罪降低到零。

現代社會是法制社會,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應的規定。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規則去做。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目的是為了公民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權利與自由,同時也對破壞和妨礙他人權利與自由的人也起懲治作用。在法制社會裡,每個人時時處處都離不開法律。作為一個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遵守法紀。如果我們不小心違反觸犯了法律,應該勇於承擔責任按照規定進行補救,千萬不要耍小聰明,結果反而會害了自己。我們不但要遵守有明文規定的法紀,做一個合格的小公民,還要警惕那些有可能導致違法的不良誘惑。

六年級:浦惟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