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看圖寫話300字【三篇】

【篇一】

一個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上午,孫小聖和小熊維尼興高采烈地來到公園遊玩。一路上,孫小聖蹦蹦跳跳,小熊卻慢吞吞地跟在後面。

公園裡的景色真美啊!有嫩綠的小草,五顏六色的鮮花,嘰嘰喳喳的小鳥,各種各樣的噴泉,清澈見底的小河,小河裡有小魚,小蝌蚪,小烏龜……它們東瞧瞧,西望望。孫小聖在小河的石頭上做了一個‘金雞獨立’,小熊維尼阻擋它說‘孫小聖,你這樣很危險’,孫小聖聽了,覺得有道理便下來了。它們一會兒玩滑滑梯,一會兒划船,一會兒玩碰碰車……玩到筋疲力盡時,來到亭子裡休息。孫小聖自言自語地說‘我的祖先是孫悟空,它在如來佛的中指上寫過‘齊天大聖到此一游’,孫小聖暗自得意地說‘我也要在柱子上留下自己的大名,這樣就可以名聲遠揚。。。。。’只見它‘嗖’地一下子爬上一根柱子,雙腿一夾,尾巴一纏,來了個‘倒掛金鉤’連忙從身上拔下一根毫毛,吹了一口氣,只見毫毛瞬間變成了一支毛筆,孫小聖洋洋灑灑地寫下‘孫小聖到此一游’。小熊維尼看在眼裡,氣在心裡,憤怒地吼道‘孫小聖,如果每個遊客都像你一樣亂塗亂畫,公園就會變得髒兮兮的了,再也沒有遊客來了。’孫小聖聽了小熊的話慚愧地低下了頭說‘我錯了,給我一分鐘就讓它恢復原樣。’說完,又從身上拔下一根毫毛,一吹變成了橡皮擦,孫小聖把柱子擦得乾乾淨淨。

這時,太陽公公不停地向它們點頭微笑,空中飛行的小鳥嘰嘰喳喳地誇獎‘孫小聖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篇二】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站。

只聽見“轟”的一聲巨響,房屋倒塌,人員傷亡,血流成河。大家驚慌失措,都想逃命。這時,傳來了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這哭聲,在已經夷為平地的上海火車站上空顯得格外刺耳。

原來,這側耳的哭聲源於一個小男孩。這小男孩的衣服破爛不堪,臉上還有少許傷痕和黑泥!小男孩完全被眼前的一幕嚇呆了:地上滿是破碎的瓦片,死傷無數,血流成河。他開始尋找親人那熟悉的身影,可是,親人那溫暖的身軀並不在他身邊。他開始感覺無助、害怕,他索性跪在地上嚎啕大哭。過了一會兒,他的聲音開始變得沙啞。可能他那淒涼的哭聲並沒有引來他那最最親愛的爸爸媽媽。環顧四周,還是一樣的悲慘景象,還是一樣的屍骸狼藉。

此刻,小男孩最最想念的爸爸媽媽在哪兒呢?他們可能已死在廢墟底下;可能被人群擠到火車站外面,在設法尋找小男孩……可能小男孩的父母並不知道,他們的兒子,正在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懷抱。

這個可憐的小男孩,等待他的,有可能為是死神寬大的懷抱;有可能是日本人的再一次襲擊;有可能是……總之,他活下來的希望非常渺小,死神似乎要硬生生地把他拽出人間——除了有奇蹟發生。除非有奇蹟發生——但這可能嗎?在這屍骸狼藉的上海火車站,能發生什麼奇蹟呢?

可憐的孩子,戰爭使他失去了原本幸福的一切——幸福的童年、和藹的親人……我想向全世界呼籲:為了孩子們,請放下武器,停止戰爭!

【篇三】

1937年8月28日,天黑沉沉的,太陽被層層的烏雲遮住了。但在上海的火車南站還是熱熱鬧鬧的,準備乘火車逃難的是人山人海。

突然,赤耳的防空警報拉響了。站台上的人四處躲避。轟!轟!轟……,幾架顏色不同,形態各異的日軍飛機,朝上海市火車南站飛來,只見它們像幾隻兇惡的老鷹盤鏇在火車南站的上空。下蛋似的投下了無數顆炸彈。剎那間,火車南站變成了一片廢墟,房屋倒塌下來,高高的鋼架也被炸得斷了半截,哭聲。喊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這時,從火車南站的廢墟上傳來了一陣接一陣的哭聲。只見,一個小男孩坐在兩條鐵軌的中間,張著驚恐的嘴巴哇哇大哭,地上到處是面目全非的屍體。他衣衫襤褸,瘦弱的身體支撐著大的頭,嘴裡不停地呼喊著:“爸爸——媽媽……”。他的哭聲是那么無助,那樣悲慘。他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也是個幸運的孩子。當敵機丟下炸彈時,他的父母把熟睡的他壓在自己的身子底下,用自己的生命,為他提供了一個比難的場所。孩子的救了,而他們卻犧牲了。

這是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當然,可憐的孩子沒有成為一名孤兒。被一名好心的阿姨收留了,長大後成為了一名“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的小英雄!

他呼籲:“為了孩子不在失去父親,為了父母不在失去孩子。全世界人民一致行動起來,在新的21世紀為戰爭敲響喪鐘。當春天的腳步向我們走近時,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沐浴和平的春風和愛的陽光。

最近我看了一則漫畫,它是出自德國的漫畫家的作品——《父與子》,讓我給你們講講它的精彩片斷吧!

一天中午,他們一家正要吃午飯時,媽媽發現兒子還在臥室里,就讓父親去叫他。父親大步流星地走進兒子的房間,看見他在專注地看一本書,於是對他說:“兒子,看書是好習慣,但也不能耽誤吃飯。”“不要嘛,我要看書!”兒子邊看邊回答。“不行,快去吃飯!”父親有點火了。兒子只好乖乖地去吃飯。當兒子到了餐廳,媽媽又發現父親沒跟著來,又讓兒子再去叫父親。兒子來到自己的臥室,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父親正趴在地上看那本書。原來兒子被父親叫去吃飯後,父親隨手拿起兒子剛才看的那本書,看了看書的內容,發現十分有趣,便也趴下看了起來。這本書真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呀,連來叫兒子去吃飯的父親自己也被吸引住了,你說是不是?

你讀了這則漫畫,有何感想?不妨說來聽聽?

怎么了,你現在還不想說?那就讓我先說一說吧。

我從這位長著刺蝟頭的兒子身上看到了天真活潑,這正是我們兒童應該有的天性,但家長和老師卻經常制止我們。我個人認為玩是我們的天性,應該讓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反而可以讓我們對生活和學習更有興趣。而那個有大鬍子的父親,則有一點孩子氣。整天陪兒子玩,逗他,雖然有時也打罵他,但這也是為兒子著想,處處給予他愛,時時呵護著他。他們父子倆真是太幸福了。

他們父與子我是這樣看的,現在你也來說說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