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中秋

今天,我們終於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在我們中國,吃月餅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它象徵著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吃過晚飯,我們一家人站在陽台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那月亮真美呀!它就像一塊美麗的鑽石掛在深藍色的天空,已經成了玉皇大帝的天池,真是美呀!皎潔的月光照著我們,我們一家人仿佛穿著潔白的聖衣。

這讓我想起了很多詩詞,有感而發,“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佳節,一個寄予了人們無限美好祝願的節日;一個充滿甜蜜團圓的節日;一個承載無數人心中夢想的節日;一個讓人魂牽夢縈的節日;一年三百六十五個日子中最溫馨的節日;一個凝聚中華民族魂的節日;一個想起來就讓人心裡暖流涌動的節日!它曾讓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為之歡欣,它曾讓無數的海外僑胞在這一天遙望故鄉,在心裡默默地呼喚著——祖國母親!它讓血濃於水的骨肉情、同胞情在這一刻融為一體!

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願這意境盪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