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作文1000字

我的家鄉在湘西的一個小山城,那是一個群山環抱,山清水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山城小鎮。正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中所說的那樣,沿著一條清澈的小溪,穿過一條長近一公里的天然溶洞,走著走著,豁然開朗,便到了我的家鄉――孝坪鎮。

孝坪鎮四面八方都是山,餵子山、小懸崖、石頭山等等,有好多都叫不出名字,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石頭山了。石頭山是由光凸凸的石頭堆積成的,山上沒有一棵樹,山上的石頭和天上的白雲一樣,有各種形狀,有的像小兔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一座房子,有的像打開的門……聽說這些石頭都是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風化形成的,我認為可能是很久以前的哪位武林高手布下的石頭陣呢。每到周末,都會有很多人到這裡來玩,有曬太陽的、有野餐的、有鍛鍊的,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是小孩子們最喜歡在石頭上爬來爬去,時不時會傳來一片歡聲笑語,有好幾次我和我的同學到這裡玩得都忘記了回家的時間。

石頭山算得上是家鄉的最高點了,從山上望去,整個家鄉一覽無餘,就像一條沉睡的長龍,蜿蜒盤鏇在山谷之間。從石頭山上下來,要經過餵子山,這是家鄉所有人都能叫得出名字的唯一一座山了,每天清晨和上下班,都是從這山上發出的清脆的鳴笛聲提醒著人們該起床了、該上班了……這就是山名的由來。餵子山也是一個休閒的好地方,特別是山上的茶樹林,當夏天的陽光照得人睜不開眼睛、熱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候,鑽進茶樹林,你就會突然感覺清涼無比,仿佛來到了春天。

從石頭山上往下望,可以看到進入我們孝坪鎮必經的溶洞口,本來進山前是一個洞,到了裡面,變成了兩個洞了,公路和水路分開了。“溶洞”可算得上是家鄉人的最引以為自豪的景觀了,這裡面真可以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它的險要了。我曾經和爸爸步行走過一次,裡面彎彎曲曲,不時傳來水聲、風聲,燈光很暗,突然幾隻蝙蝠撲騰過來,嚇得我把爸爸的手都抓出了一道紅印。這個洞當年可沒這么大,後來用炸彈炸大的,它還立過大功呢,這就說來話長了。聽這裡的爺爺奶奶們說,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敵機要轟炸當時在武漢的一個兵工廠,為了保住這個兵工廠,人們就一直往南撤,直到發現了這個天然溶洞之後才停了下來,這裡敵人的飛機飛不了那么遠,而且這裡地形險要,就算敵人發現了也很難打進來,所以人們就在這裡重建了兵工廠。後來就是從這個洞裡運出去無以數計的炸彈,把日本鬼子又趕回了老家。怎么樣,看到這裡你一定會為我的家鄉感到自豪吧!

這就是我的家鄉,它沒有高聳入雲的大樓,沒有寬闊的馬路和川流不息的車輛,但是我依然愛她,她讓我的童年五彩繽紛,讓我的生活有聲有色,尤其是她光榮的歷史更是將國防、國家、民族等字眼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