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剪紙的故事

記得我七歲時,媽媽決定給我報一個興趣班。當時我猶豫了一下,電視中的一幅畫面在我腦海中定格:那就是剪紙。看那些藝術家們毫不費力剪出來的小動物,我非常喜歡。於是就立刻告訴媽媽:“我要學剪紙!”媽媽答應了。

跨進學習剪紙的教室,我學習剪紙的生涯就開始了。我的剪紙老師看起來非常年輕,但是他已經有五年的剪紙經驗了。上課了,老師發給我們兩張紅紙,說:“紅色代表吉利,咱們先來剪個‘雙喜’。”由於這個圖形非常簡單,我三下兩下的剪完了作品。正端詳著的時候,突然有一個接頭處斷了。我想是因為當時太“輕敵”了,馬馬虎虎地剪,結果釀成了大禍。我趕緊找老師又要了張紙,認認真真地剪起來,剪完了又查了查,確認沒毛病了才坐著等老師驗收,第一節課下來,我感覺自己對剪紙更有興趣了。同時在以後的幾節課上,我掌握了基本功,而且對這門藝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掌握了基本功,就要學難一點的剪紙了。這就是我們春節家家戶戶都能看到的“獅子窗花”了。這可不好剪,尤其是獅身部分,一環扣一環,令人眼花繚亂。老師叫我們別著急,先把獅子畫出來。說著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已畫好的獅子窗花圖片。我對這個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師的話深信不疑,拿到圖片就立刻小心翼翼地臨摹起來,絲毫不敢馬虎。但我還是畫錯了,把威風凜凜的獅子畫成了雞,我看著自己的畫又好氣又好笑。但我不氣餒,終於畫成了一頭獅子。

最後,要進行最艱難的一步,那就是“剪”。我拿起剪刀,手微微有些顫抖。此時我的心就像一個調節器,指針已指到最緊張的位置……老師看見了我的樣子,便告訴我不要緊張,要放鬆。我做了幾下深呼吸,放鬆下來,開始剪紙。我的雙眼盯著花樣,一剪一剪,那剪刀剪紙時發出的輕微的聲音像美妙的音樂,在這美妙的音樂里,剪刀在我手中靈活地飛舞起來,獅尾,獅腿……最後又把獅身部分的環形一圈圈剪開。終於,我剪完了。看著手中雖然有些粗糙,但是基本能看出模樣的剪紙,我高興極了。

我愛剪紙,因為他給了我無窮的快樂;我愛剪紙,因為它豐富了我的課外生活;我愛剪紙,因為他讓我增長了知識。我感覺世界上處處有藝術,藝術是我們的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所以我愛藝術,我要讓地球上充滿藝術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