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村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相信高鼎的《村居》也是兒時的我們最愛吟的吧!不錯的,我們兒時經常會放風箏,與小夥伴一起比誰風箏飛得高,比誰的風箏漂亮,稍大些,風箏漸漸從我們腦海里隱去,次日,我們自己做了一個風箏。

風箏的結構極其簡單,幾個支撐的骨架,加上一面極其輕的塑膠圖案紙,就成了一個簡易式的風箏。按照這種做法,我與小夥伴,動手做了一個瓦片風箏。那天,老師給我們下了通知:讓我們自己動手做一個風箏。當時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想: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啊?我愁眉緊鎖,老師接著說:“你們做的風箏,可是要評比的,其中要評選飛的最高的、最漂亮的……”我還是疑惑不解,要怎么做?老師向我們一一道來:“先找根竹子,紙要清明紙,因為清明紙質地輕盈所以易飛,回家與大人一起把竹子削細,然後,畫上自己喜歡的畫,或寫上自己的心裡話,自己的理想……”下課了,我邀了一個朋友,準備一起做,我們分配好工作,便七手八腳地忙開了。呵呵,我們的心血大作完成了,一幅淡雅的荷花附上一首淡淡的小詩,真是妙不可言,栩栩如生。我們拿出漿糊,線,細竹子與畫好的畫,我倆首先把竹子按照尺度折斷,然後用線綁緊,再用漿糊把紙糊好,最後把放風箏的線綁在竹架上。嘿!多美!到了放風箏的時間了,我們拿起做好的風箏準備開始放,可惜,風箏只起樓高便落了。我看見我們的風箏像喝醉酒的人兒,踉踉蹌蹌的奔向遠方。

風箏承載著我們的夢想,我情不自禁地吟起:“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