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室的一堂課

自從李老師擔任我們的班主任後,我們班的語文課真是豐富極了,他經常帶領我們走出教室,去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這不,今天又要帶領我們去觀察落日。

同學們站在教學大樓頂層,興致勃勃地遙望著落日,這時夕陽的餘輝一點也不耀眼,使我們可以直接看到它的全貌。我們一邊看落日,一邊記筆記。天邊的晚霞像是哪位仙女不小心打翻的顏料,撒在天邊。遠處的晚霞不斷地翻滾,將夕陽圍繞;近處的晚霞不斷地變化著,一會兒像馬,一會兒像狗,一會兒像獅子......

當我們正沉醉在這落日美景的時候,忽然聽到旁邊的一位同學喊道:“你們看,月亮,月亮!”同學們都起鬨說:“那太陽還高高地掛在天上哪!怎么會有月亮,你眼花了吧!”那位同學大聲說:“不信你們看嘛!”我們順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月亮已經升上了天空。我們十分納悶,便問李老師:“老師,為什麼太陽和月亮會同時在天空出現?”李老師神秘地笑了笑,說:“如果你們想搞清楚這是怎么回事,就自己查資料吧!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找出答案的。”

回家後,我馬上打開我的“書庫”,找出《十萬個為什麼》,終於從這本書中查到了答案:原來月亮是地球的衛星,不停地圍著地球轉,每個月繞地球一周。在從朔到望的農曆上半月里,月亮在太陽的東邊,太陽沒有下山之前,它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了;而在從望到朔的農曆下半月里,月亮在太陽的西邊,太陽升起來後,它還呆在天空,不肯下山哪!所以,“日未落,月已出”或“日已出,月未落”的現象是經常可以看到的,只是由於白天太陽光比較強烈,月亮顯得黯淡無光,不太引入注目。

看到查到的答案,我輕輕地舒了一口氣,這是多么好的一堂課啊!我讚嘆大自然的奧妙,更讚嘆啟迪我們攀登科學知識高峰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