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的慚愧和感悟

在我的印象中,有一件事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裡頭,至今久久不能忘懷。

兩年前的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正滿心歡喜地搭著公車去往外婆家。那時滿車子的人很擠,而我卻搶到了一個好座位,就在車門的旁邊,上下車都非常方便。出發了。當車子開出一站後,又上來幾個人。映入眼帘的是一個高高瘦瘦的老奶奶,拄著一支拐杖,她凹下去的眼睛透著不一樣的光澤,滿是鄒紋的臉卻給人和藹可親的感覺,高高的鼻樑又讓人覺得很嚴肅。

這時,司機大喊,“哪位好心人給這位老阿姨讓個位呀?”當時我的耳朵一震:哎喲媽呀!不就是搶了個好座位嘛!有必要這樣懲罰我嗎?我的耳朵都快被您這位嗓門高的大叔震聾了!頓時,車子鴉雀無聲,連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老奶奶充滿光澤的眼睛忽然黯淡下來。此刻,我猶豫不決:要不要把位置讓給老奶奶呢?老奶奶好像很失望呀,可是如果我給老奶奶讓座,意味著我要站著搭公車,但這兒去外婆家的路途還有一段距離,我看,還是······算了吧。突然,一位小女孩猛地站起來,用清脆的聲音說:“老奶奶,您往這邊坐吧!”小女孩洪亮的聲音打破了車裡的沉寂。老奶奶的眼睛濕潤了,臉上洋溢著淡淡的微笑,沙啞地說:“謝謝你!小姑娘。”這時,全車的人都用異樣和讚許的目光望著小女孩。

到了,外婆家到了,可我的心裡卻殘留著幾分慚愧:如果在老奶奶上車的一剎那,如果在司機喊話的一剎那,我能及時地挺身而出,給老奶奶讓座,不就可以奪得大家的稱讚。不過,小女孩的毫不猶豫也讓我懂得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透露出人與人之間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