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一切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永遠都不可以忘記。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可見“孝”是多么的重要!母愛如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它既清澈又溫柔,讓你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感到溫暖,無論你你身在哪裡她都會默默的支持你,鼓勵你;父愛如一座巍峨的大山,它既穩重又高大,讓你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有安全感,無論你做出什麼決定都會站在你的一邊為你加油鼓勁。

有一次,我無意的翻了翻書,看到了一則古代名人孝順的故事:楊香,晉朝人,十四歲的時候隨父親去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力氣按下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了。故事中楊香的“孝順”令我感動了。讓我想到了過去的我:

以前,我很任性,遇到一丁點不順心的小事就對父母發脾氣,甚至還大聲嚷父母,而他們總是順著我,儘量都聽我的安排。那時的我像個“小公主”。後來,有一件事讓我的小公主脾氣從我的身體中徹底跑掉了。

有一次,晚上吃飯,做的飯菜不合我的胃口,我就生氣的進了屋“幫當”一聲門響,把自己關在屋裡,賭氣的蓋上被子早早的睡了。半夜,我餓得實在受不了了,便偷偷的爬起來找吃的,看到飯菜我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覺得媽媽做的飯菜是最好吃的美味佳肴。才想起今天我的表現多傷媽媽的心呀!我悄悄地走進媽媽的臥室,看到媽媽熟睡的臉龐是那么親切,黑髮中冒出的幾根銀絲那么耀眼,眼淚不由自主的落了下來。默默地,我說:“媽媽,我愛你。”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誠懇地向媽媽道歉,媽媽欣慰地說:“閨女,你長大了。”真是天助我也,媽媽有事要出去,我就暗想一會可以幫媽媽幹些家務了。媽媽剛出門,我就迫不及待的衝出房間,正好看到媽媽沒洗完的衣服還泡在盆里,哈哈,我表現的機會來了。

我先搬來一個小板凳坐下,然後就模仿著媽媽的樣子,先把衣服上撒上點洗衣粉,再按在搓衣板上用力揉搓,最後用清水把衣服投洗乾淨。原來就這么簡單,照著這個步驟我洗了幾件,手被搓得通紅,腰和脖子也因也低的時間太長而酸疼起來。我想到媽媽平時做的比這些要多不知多少倍時,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太陽從山邊一步步爬到了頭頂,把大地都曬燙了。等我洗完最後一件抬頭看時,“哇”我都驚呆了!自己竟然洗了這么多!我興奮地把衣服整齊的晾好,靜靜的等待媽媽的到來,期待著媽媽的笑容和鼓勵認可的話語。我放眼望去,蔚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雲,濃綠的楊樹把頭隨著微風輕輕搖擺;柳樹姐姐垂下它長長的頭髮,像極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幾隻鳥兒在其間追逐嬉戲,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媽媽回來了,看到晾在衣架上隨風搖擺的衣服,眼眶濕潤了。她大步衝到我面前,一下子把我緊緊地摟在懷中,對我說:“親愛的閨女,謝謝你,我愛你,你辛苦了。”媽媽說的語無倫次,我的眼淚也流下來了。“媽媽,我做這些都是因為我愛你,今後我還要做的比這多。”我默默的在心裡想。

有人說,母親是疲憊中的一杯龍井,可以讓人神清氣爽;有人說,母親是寂寞中的一朵鮮花,聞一下就會讓心靈得以恬適,不會憂傷;而我說不如把母愛比做一床冬天的棉被,當你瑟瑟發抖時,貼心的呵護和溫暖會使你安然入夢;有人說,父親是生命的承塵;有人說,父親是生命的嚮導;而我說不如把父親比做一把大傘,無論刮多大的風,下多大的雨都不會讓我們淋濕一絲一毫。

母親的愛是偉大而無微不至的愛;而父親的愛是深沉的、含蓄的愛;父母的愛有時是嚴厲的、有時是溫柔的,有時是細心地,有時藏在內心不容易察覺,只有細細的品味才會感受到擁有愛是多么的幸福。

父母,從小到大呵護我們,讓我們衣食無憂,我們長大了一定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