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中的“調味品”

我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更是家中酸甜苦辣集於一身的“調味品”。

我的嘴特別甜,姑媽來我家,我總是先親切地叫聲:“姑媽,您好”然後又拿糖,又沏茶,還問姑父、表姐好。姑媽樂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兒地誇我嘴真甜。爸爸媽媽誇我甜嘴子會說話,會辦事。

我說話愛甩些文言詞,爸爸說我吃了半瓶醋,媽媽誇我說話幽默,但有些酸溜溜的。前幾天,媽媽不知為啥和爸爸慪氣,我得想法調節一下。於是,我對媽媽說:“媽媽,您沉默寡言,和爸爸別彆扭扭,真乃不智之舉也。想當初,您患病住院,爸悉心護理。您說過,入院時,爸乃肥牛也;出院時,爸乃瘦猴也……”媽媽被我逗笑了:“你這酸丫頭,躲遠點兒。”爸媽和好了,我這酸勁兒自然也沒了。

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用三輪車拉著兩桶肥料王責任田裡送,有噁心,又流汗,幹這活兒苦不苦?苦!那有啥辦法,爸爸上班,媽媽澆麥,這活就得我乾。鑽進玉米地里掰玉米,玉米葉割得臉上、脖子上都是小血口子,汗水浸得傷口火辣辣地疼;口乾得冒煙兒;胳膊、手腕又酸又痛;臉像抹了黑油,髒兮兮的。這活苦不苦?但為了給爸爸媽媽減輕負擔,我願吃這個苦。

我嫉惡如仇,看到不公平的事就會變得兇巴巴的。今年,舅舅幹了一年的瓦工,應拿工資7000多元,可工頭僅給了3000元。舅舅去找工頭,我也跟去了。包工頭推三托四,我可不幹了。我說:“李叔叔,你什麼話也甭說了,這錢你給不給?我學過法律,你不給,我就上法院告你!”說完,我拉著舅舅就走。臨走時,我又說:“明天晚上不回話,後天我和舅舅就去告你!”第二天,包工頭如數將錢送上門,他說:“小侄女可真夠厲害的,脾氣像個小辣椒!”

這就是我,家裡不可缺少的“調味品”。願我的酸甜苦辣能夠為我家調出一盤盤有益健康、味道鮮美的綠色“佳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