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煮麵條

星期五放學後,我在家裡等爺爺來接我吃飯。過了好久,天都黑了,爺爺還沒來,我已經餓慘了,心想:“不如我自己下面吃?行!”說乾就乾。

我跑去廚房,學著媽媽平時煮麵條的樣子,拿了一口鍋,往鍋里倒了小半鍋水,然後放到爐子上燒。不一會兒,水燒開了,水裡咕嚕咕嚕地冒著水泡。一個個水泡搖晃著越升越高,越來越大,最後像小花炮一樣綻開了,真有趣!我從櫥櫃裡拿出乾麵條來,一根一根地放進鍋里,面一沾水就彎了,好奇怪!不一會兒,我放進鍋里的第一根麵條竟然浮了起來!那不是所有的麵條都會浮起來嗎!我站在那兒一動不動地注視著鍋里:細長的白色麵條跳起了水中舞蹈,有的彎曲成馬蹄形,有的筆直筆直的,有的兩條重合在一起,還有的變成了美麗的波浪線…….就像鍋里開出了一朵盛開的菊花,真美呀!

過了幾分鐘,麵條全都浮了起來,應該是煮熟了吧!我用筷子把麵條盛進碗裡,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咦,怎么沒有味道?喔,原來沒加調料啊!我打開調料櫃,眼前全是瓶瓶罐罐,我挑了一些媽媽煮麵條經常放的鹽、油、醋把麵條攪勻拌好。現在萬事俱備,開動嘍!我大吃了一口,怎么是甜的?“難道放錯了?”我又想,“不會錯呀,一定是放少了,再加一勺肯定有味道。”我到廚房又加了一勺。“呀,更甜了!”我拿起瓶子一看,居然放成白糖了。我趕忙又加了兩勺鹽,重新吃起來。甜甜鹹鹹的味道很奇怪,但是我依然開心,吃得津津有味,因為這是我自己煮的麵條。

摸著飽飽的肚子,心裡感到特別心滿意足。原來真的像爸爸說的“勞動創造快樂!”

六年級:莊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