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有不少名人故事:頭懸樑,錐刺股,鑿壁偷光,十年寒窗苦讀,這些故事無疑都告訴了我們一個詞:奮發向上!

奮發向上,一個簡簡單單的四字成語,可它卻包含了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匡衡!可能有人會疑惑,他是誰?我似乎沒有聽過他。但是我想每個人都讀過了他的故事,只是被淹沒在了瑣碎的記憶當中了。

他就是鑿壁偷光的主人公,說起鑿壁偷光,大家都很熟悉吧!在古的時候有個農家的兒子,就叫匡衡,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太窮,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

匡衡這種做法令我們不得不敬佩,同時感嘆他對學習的認真與對生活的奮發向上,可是現在,有多少戶人家的生活優裕,但是他們為什麼就不想匡衡那樣勤奮,而是更加懶惰呢?就是因為他們缺少了像匡衡那樣的奮發向上的精神。

他們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無法了解生活的艱苦,他們優越的學習環境在以前在現在的貧困孩子們眼裡是多么值得驕傲的事情!所以奮發向上,是人類是中國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說匡衡,我們來說說我們最熟悉的人——雷鋒。雷鋒有一句經典的格言:“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鍊,難以成鋼。迎著困難前進,這也是我們革命青年成長的必經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樂於吃苦的人。”在我的眼裡,雷鋒就像一個鋼鐵般的人,經得起風吹雨打,如同他說的話一樣。不用想,我也知道雷鋒的書上到處都是圈圈畫畫,這並不是他隨手的塗鴉,而是他認認真真一字一句寫出來的感悟。雷鋒為了不影響同宿舍的舍友們睡覺,便在警衛室看了一夜的書…

雷鋒與匡衡同樣具有著奮發向上的精神,所以他們的事跡才會被深深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奮發向上!它是我們中華人民幾千年來努力拚搏凝聚的光輝結晶!我們中華,因為這個詞,出現了不少令其他國家乃至全世界都震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