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家風伴我成長

我的家庭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我有許多的兄弟姐妹,一到節假日,一大家子的成員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回到老家,爺爺奶奶總是高興得合不攏嘴。聽爸爸說爺爺以前在政府工作,對一家人的要求特別嚴格,總是教育我們做人的道理:“尊老愛幼,尊重師長,守禮儀,講文明”,這是我們陳家的家訓家風。

爸爸媽媽已深深的被這一則家訓打上了烙印,而對我的教育也時常離不開它。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中山路買東西,剛上了公車,我眼疾手快地搶了個座位坐下,心裡沾沾自喜,看著人越來越多,車越來越擠,真開心!這時,一位年邁的老奶奶上了車,與其說是走上了車,還不如說是被推上了車,身體搖搖晃晃的,好像隨時會摔倒似的,很快,老奶奶被推到了我座位邊。媽媽看了,悄悄地對我說:“你讓個座給老奶奶吧!”我聽了很不情願,眼睛瞪得大大的,但最後還是起身給老奶奶讓了座,老奶奶非常慈祥地向我道謝。

終於,中山路到了,我和媽媽擠下了車。媽媽下車後對我說的話至今仍印象深刻,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知道你今天讓你給老奶奶讓座不太情願,但你想想,如果這位老奶奶是你的親奶奶,你捨得讓她這么被人擠來擠去、差點摔倒嗎?有一天你也像這位老奶奶這么老了,沒人給你讓座,你受得了嗎?”這一瞬間,我明白了----要尊老愛幼,從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才能健康成長!

還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吃過晚飯後下樓散步,不遠處走來一位五十多歲的乞討者,渾身一股邋遢的味道,這時乞討者向走在我們前面的一位“老外”點頭哈腰地說:“哈嘍!”,不斷地把裝著一張張皺巴巴、髒兮兮零錢的破碗向老外施捨施捨他,誰知,老外不屑的一扭頭走開了。爸爸媽媽也拉著我快速的閃過去。這時,我發現前面五十米處又有一個年邁的老乞討者,看似連行走都非常困難,直在那發抖。我想快速地經過,但是媽媽卻拉住我,從包里取出十塊錢給我,讓我給那可憐老人,我有點疑惑了,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媽媽給我解開了謎團——原來年輕的乞討者是具有勞動能力,向別人乞討是為了想要不勞而獲,而年老的乞討者,或許真有他的難處,我們可以幫助他,不勞而獲是可恥的。

就是這樣,爸爸媽媽在日常的生活點滴中,不斷向我灌輸著家訓家風,希望我成為一個善良、正直的好人!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流傳、延續了五千年歷史,不正是這一家家的家訓家風保留、傳承了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嗎?讓我們共同傳承我們優良的家訓家風,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