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小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一上人的力量可謂小矣,地球的質量可謂大矣。但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小可以轉化為大,大也可以轉化為小。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千里之理,潰於蟻穴;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這種因小失大的現象我們屢見不鮮,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慎小慎微地做好每一件工作。

大興安嶺的沖天大火,是由一根小菸頭引起的,給國家造成了幾十億元的損失。美國挑戰者號也是因為一個小鑼絲不合格,導致了機毀人亡。一個小魚壞了一塘水,一個小小工廠的污水排放污染了整個大江的清澈。

孫志剛事件是中國千千萬萬打人事件中的一件,但由於媒體的介入,引起了高層的注意,導致全國收容所的大整改以至最後全部的撤併。

小固可以化大,大也可以化小。有人舉重若輕,綿里藏針,香港問題舉世擔心,猜測中央政府怎么處理。當英首相撒撤爾夫人小心探問的時候,鄧小平同志不急不忙,語氣非常肯定地說“主權問題不能談,一個中國的框架不能變”一句語就把積蓄多年的大問題解決了。

有時候對立的雙方在特定的條件下大小強弱也可以相互轉化。赤壁之戰,曹操八十萬大軍,兵精將廣,東吳只有五萬軍隊。但東吳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巧妙地運用了火攻,採用連環計,最後大敗了曹軍,創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精典之戰。

解決戰爭初期,國民黨號稱有八百萬軍隊,共產黨只有一百多萬,但共產黨深得民眾擁戴,又加之有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三年戰爭結束後,解放軍越戰越強,解放了全中國,國民黨只能龜縮到台灣苟且偷生。

大和小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概念,我們要靈活把握,純熟運用,做到正確的方面越大越好,錯誤的方面越小越好,善於以少勝多,有弱勝強,這樣,我們成功的機會就會多很多,我們的生命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