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灰下的生命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每當想起這首詩,我就會想起我家後面花壇里的一小片草地來。最初由於它們不該在那裡生長,所以有很多管理員想除掉它們,但經過“殊死”的鬥爭後,管理員們失敗了,無奈,那裡就只好成了一片草地。

與別的人不同,我並不覺得這些野草是礙事的廢物,相反,我很詩化的稱它們為大地的綠毯。便決定給予它們精心的照顧,但卻毫無作用。看來,它們既使生活在露天野地,無人照料,也照樣能生長。然而就在那年冬天,一個頑童晚上燒光了那片已經變黃了的綠毯。得知訊息後,我不由得一震。雖然我不怎么珍愛它們,但它們似乎已成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而如今,它們卻跟我的好心情一起化為了焚灰。

我鬱悶地過了一個冬天。來年春天的一個周末,我與來我家做客的表姐、表妹們在小區里玩兒,突然發現那片焚灰的顏色由旱菸變綠了——那些大地的綠毯竟從厚厚的焚灰里鑽了出來。我直至現在也難以說明當明自己的心情,那種喜悅是無法克制住的。我不顧小主人的身份,從人群里跳出來,三步並做兩步衝過去,俯下身子,看望那群“復活”的生命。它們已經長成了先輩們的模樣:七八根細長的葉子組成一株,上面布滿了晶瑩的露珠,樣子雖不艷麗卻有種樸素、純潔而又清晰、自然的美。株株之間緊密地纏在一起。我無法用任何華麗的詞語來形容它,但它的品質卻卻實實隱藏在它平凡的外表中。我立即明白了這一切是怎么回事,但又立刻被自己的想法驚得話都說不出了:去年,那人只燒光了上面的葉子,卻沒有燒掉地下的草根。喔,不,是焚灰下的草根。它們也許在初春的某天,被春之使者喚醒了。之後,它們就吸收焚灰和地里的一丁點兒養分,硬是從僵土裡鑽出來,不屈不撓地反抗冬天的統治,不管那些養分是能維持自己的生命,只知道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拼搏,這才推動了這片草地的生命之輪,讓它開始了新的輪迴。

是的,它們是種植人的死對頭,它們是莊稼的迫害者,它們處於食物鏈的最下層,被啃咬、被踐踏、被唾罵、被焚燒、被隨意的欺負。但它們從不屈服,即使做為弱者,只要認定目標,也不惜一切代價,衝破所有障礙,堅強不屈、堅忍不拔、堅貞不屈,即使賭上自己的一切,也要將自己的世世代代延續下去。我們是物質上的強者,它們卻是精神上的強者。沒有了它們,就不會有廣闊的草原;沒有了它們,就不會有任何食草動物。它們為了別人,確實做到了粉身碎身的地步。我再說一遍,它們只是物質上的弱者,下一句是什麼,你應該清楚。所以,我們吸取它們身上的那種種優點:頑強的生命力,無私奉獻的精神,敢於拼搏的品質。總之,它們是平凡的,卻又是偉大的。

我們就應該像這些小草,這些既使在焚灰上也能破土而出的生命。那些折磨就像人生路上的種種挫折和困難,只有懷著一顆無所畏懼的心,一種堅毅不屈的心埋,才有戰勝幾乎不可能戰勝的困難,取得最後的成功。而那些遇到困難就縮頭的人,他們還不如平凡的小草!

所以,那焚灰下的生命,依然在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其它生物為什麼自己做為弱者卻依然能夠成功的真理,那就是:認定了目標,只要勇往直前,再大再艱巨的任務,也一定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