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作文800字高中【三篇】

【篇一】

人生中有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上學,第一次攀岩,第一次打針,第一次……而我的一次就在前幾天。

那是一個秋高氣爽的早上,我玩成單天的學習後。就去矯正我那歪歪扭扭的牙齒去了。由於我的牙齒太緊,擠在了一起,導致我的門牙往前突了,就變成了所謂的天包地了。按照醫生的建議,我在一個星期前就去拔掉了兩顆牙齒。不拔不知道,一拔下一跳。

矯正開始了,首先,醫生給我做了牙模,當他把那塊“橡皮泥”放進我的口裡的時候,我都快要吐了。接著醫生要幫我做矯正器了首先他用想針一樣的東西刮我的牙齒,我痛的都快要哭了,男子漢大丈夫怎么可以哭了,況且我都快要上初一了。這點小傷怎么可以哭了,所以我忍住了痛。繼續完成矯正。接著他在我刮過的牙齒上塗了類似於膠水的東西,然後粘了上去一塊塊半透明的東西,在用鐵絲把他們固定住。

”終於弄完了!我再也不想弄了!"我高興的說。可是有塊托槽偏偏跟我作對。我剛要回到家,它就掉了下來。我只好回去把它重新粘上去。我聯繫了我爸爸,跟他說了我的情況。當我們快要到的時候,醫生剛剛出去,護士姐姐說:”要4點多才回來。“好似一個病人終於可以出院了,但是還要等到下午再做一次出院檢查。這只是世時間問題,但會給人太多的壓力了。”我下午有事,你自己去可以嗎?“爸爸說。我點了點頭問道:”那還要給錢嗎?“他鎮定的說:”不用,要收錢的話你就打電話給我就可以了。“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裡少了幾分擔憂感。就這樣我們匆匆的離開了。

終於熬到了下午4點鐘,我帶著緊張感一步一步的向醫院走去。仿佛我的腳旁邊有無數個大大的鐵球牢牢地抓住我的腳。但我還是堅強的邁出一步兩步……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獨立。這是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只要敢嘗試,才會有勝利的果實;只要敢嘗試,才會使人生更加燦爛;只要敢嘗試,才會跟上一層樓。“

【篇二】

我是家裡的小太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要什麼就有什麼,但除了一個自由的空間。從我懂事起,爸爸媽媽就象關小鳥一樣把我關在了家裡。於是,書本和電視就成了我消磨時間的辦法。我很少出門,爸爸媽媽總是說外面的壞人多,萬一出事,後悔也來不及了。所以就算要去什麼地方,也是由爸爸媽媽拉著護著,好象生怕衝出一個壞人把我抱走。

以前我對爸爸媽媽這種做法也不以為然,因為我覺得全世界的孩子都是被爸爸媽媽這樣捧出來的,但自從看了《烏塔》這篇文章之後,我的想法才徹徹底底地改變了。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人游歐洲的事。當時我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覺得十分驚訝。因為在中國,不要說14歲游歐洲,就是把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游一圈都不可能。特別是等我讀到烏塔能自己掙錢給爸爸媽媽還有弟弟買禮物時,我更覺得是“天方夜潭”。自己掙錢買禮物,是我絕對不敢想像的,更何況是到外國去買。在家裡,如果我要買什麼,也是爸爸媽媽親自“出馬”。所以我對商品的質量、價格一無所知,更不用說象烏塔那樣懂得比較多的商品價格。我的一次自己買東西是在我10歲的時候,那天在“好當家”超市里,媽媽交給我一個“神聖”的任務,那就是幫媽媽買三包紅酒,我聽了之後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我終於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了。媽媽把紅酒的名稱和擺放的位置仔仔細細地說了三遍,才讓我去買。她還說她會在收銀台等我。我高高興興地找到了要買的紅酒,拎了三包就往回跑。可到了收銀台,我怎么也找不到媽媽,我嚇得六神無主,象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後來通過廣播才找到了媽媽,看媽媽的樣子,似乎是急得快哭了。她看到我一個勁地責備說:“你跑到哪裡去了,害得我急死了。”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買過東西了。

現在想起這件事,覺得媽媽管得太緊,連一個自由展示的空間都不給我,仿佛我是一個蠟人,她一鬆手,我就會融化。所以才造成了我一遇到問題就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在這裡,我要向那些對孩子放不開的家長呼籲:請不要再把孩子關在家裡了,這樣對他們並沒有好處,只有把他們放到一個廣闊的空間裡,他們才能自由飛翔,獨立自主!”原來是這樣。“記住,以後做事要沉穩,不要慌裡慌張的,否則會吃虧的。”

今天的最後一項任務是——做飯。做飯在我眼裡是個新鮮活,早就想要試一試,今天終於可以親自嘗試了。買菜、淘菜,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在爸爸的幫助下炒菜了。一會放油,一會放調料,步驟繁多,弄得我額頭直冒汗,腦子也開始短路。一陣手忙腳亂之後,我的蒜苔炒肉終於可以出鍋了,拌著熱米飯,吃起來可香了,不知是我肚子餓了,還是自己炒菜了我吃得格外多,也格外香。

在以後的生活里我都會努力克服一切困難!走向獨立,學會獨立!

【篇三】

獨立是好事嗎?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回答。

有不少人會說:不是好事,獨立一點也不好。獨立不但離開了父母,還與家裡所有的好朋友都分別了。隻身在學校,如同一葉孤舟飄蕩在廣闊大海,並且生病了也沒人照顧,衣服髒了也洗不乾淨……在那時想到的就是父母,就是家的溫暖;而獨立,差不多成了魔鬼的代名詞。

有的人會覺得獨立好,甚至覺得非常好。以前在家只有父母做事的權力,而自己卻沒有分。而如今好不容易獨立了,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是不喚自來嗎?趁早擺脫父母的過分呵護,趁早擺脫家庭的過分牽制,讓自己在人生中留下一段能讓自己自豪的事。比如研究怎么樣洗衣服既省時省水又省洗衣粉,觀察怎樣去曬衣服更容易於,總結出疊被子的一些經驗等等。

由此可見,“獨立”既可以說是令人畏懼的魔鬼,又可以說成是讓人走向堅強的必經過程,獨立具有兩面性。

獨立的瘋狂與驚險

瞧一瞧我們離開家裡寄居學校的一些獨立生活片斷吧:

每當一放學,我們這些“獨立鬼”便跑回寢室,扔下書包,抓起MP3。慢著,這是乾什麼呢?答案當然是聽音樂了,特別是搖滾樂。想想看,一天七節滿滿的課,再加上兩個小時的晚自習,好不容易熬到放學,現在進入我們這些“獨立鬼”的獨立天地——寢室,能不好好放鬆嗎?每當到了這獨立天地,我們全身就徹底放鬆了,放鬆得簡直到了一種瘋狂境界。而我們這些“獨立鬼”此時便都成了瘋狂主義者。在此天地里,不管是寫字,洗衣服,洗澡,那陣勢,那情形,差不多都可以用“瘋狂”兩字來形容。我們覺得只有這樣“瘋狂”,才能完全放鬆我們緊張已久的神經,也才能增添一些我們讀書之外的樂趣。

但就是由於我們這樣“瘋狂”,惹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寢室管理員總是怒氣沖沖發跑到我們這裡來找我們麻煩,樓上的讀高中的大哥哥們也總是走下來拍打我們的窗戶,有的還會這樣來一句:“學弟們,請不要產生噪音,這裡是寢室不是舞台。”聽起來是挺幽默的,但我們很樂意接受。

但有一次可把我們這些獨立鬼嚇得要死,那天我們還在“瘋狂”的時候,突然幾個頭髮和衣服都被弄得陰陽怪氣的人向我們寢室走來,我們以為他們是流氓,是來搶劫的,於是我們頓時慌了手腳,“瘋狂”演變成了沉默,但這次還好,他們並不是流氓,原來只是虛驚一場。後來才知道這都是“瘋狂”惹的禍,那幾個人是我們的“同類”,他們是被我們的歌聲吸引過來的,他們也經常像我們這樣“瘋狂”。

害怕來自獨立,堅強來自獨立,瘋狂與驚險依然來自獨立。獨立,使國中生活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