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會珍惜作文【三篇】

【篇一】

時間似流水,“嘀嗒”而過,轉瞬即逝。六年來,我學會了很多,在不斷懂事中成長。我忘不了那年夏天,那次春遊,使我學會了珍惜。

驕陽似火,小屋裡的我臥在窗邊,腦海里是一個個畫面。那是我在“夏遊會”的第二天,那第一天的畫面仍在眼前。

這是個窮苦的村莊,村裡的人都很樸實。一向不喜歡農村的我有點嫌棄。這兒很髒,太陽也很毒辣,幾棵結滿果子的樹隨意生長在路邊,小孩在玩弄,皮膚很黑,露出燦爛的臉。

吃飯了,泡爛的菜根子,發黑的土豆,油滑的桌椅,真的十分難以下咽。

我隨意扒了兩口米飯便倒了,難免引起幾些人的閒話,我翻了個白眼,你吃得下呀?

這樣的飯菜對我們這些城裡娃自然是難以下咽,我當然知道農村條件不好,但心理反應讓我嗅不了那個味。

“你們真不會珍惜,我們這兒不好,你來幹嘛?”是一個男孩,小小的。旁邊的人制止了他,也許小孩說真話吧,我覺得也是。

夜晚了,我細心地看了看這個村莊,好像覺得不大,周圍一片昏暗,可影影綽綽里,我看到了爸爸媽媽勞累的身影,這也許許就是父輩們生活的地方,父輩們的父輩生活的可能會更加艱辛……

老師為什麼帶我們“夏遊會”?僅僅為了放鬆心情?確實,我們應該在珍惜中長大。

接下來的幾個夜晚,我習慣了這種生活,辛苦的勞作,讓我刻骨銘心,一絲一毫當辛苦而得,做人就是要學會珍惜。

【篇二】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本著不浪費的宗旨,養成良好的習慣。

大年初二,我們都去了外婆家走親戚,快到外婆家的時候老遠就聞見一陣陣的飯香,外婆做的飯真是十里飄香啊!一進家門一桌子豐盛的飯菜映入眼帘,有紅燒排骨、清蒸大閘蟹、可樂雞翅……我被眼前的美食勾走了魂魄。此時,媽媽叫道:“茜茜,快來給你外婆拜年。”我這才緩過神來,我們給外婆拜完年後,外婆分別給了我和妹妹一個紅包,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中午我們圍坐在桌旁吃著美味的飯菜和外婆說說笑笑,一家人其樂融融。此時,妹妹用筷子夾來一塊肉,不知什麼原因,咬了一口就扔在了地上,我對妹妹說:“妹妹不能把肉扔在地上,我們應該要珍惜糧食”。妹妹對我做了個鬼臉,繼續吃了起來。我無奈地搖了搖頭。

看著那些大魚大肉,我毫無胃口,不禁沉思起來。眼前浮現出山村孩子吃不飽,穿不暖,上學只能坐在四面通風的教室里,趴在破爛不堪的桌椅上學習的畫面,是多么可憐呢!比起我們城市裡的小學生,他們的學習環境是那么的苦。所以我們要學會節約,將我們省下的錢捐給希望工程,讓更多失學的孩子們重拾課本,能夠獲得取得更多的知識。

我呼籲大家每個人都應從自身小事做起,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

【篇三】

又逢一個暖陽微曛的午後。日光透過窗簾輕撲在桌面上,為這隻奮筆疾書的手籠上些許溫存。難得的浮生一日閒,卻還是不能停歇。那漫步湖畔、細數風景的愜意時光早已一去不復返了,當我真正懂得珍惜的時候卻已來不及了。

“姐姐!”一聲脆嫩的童聲突然在耳畔響起。側頭一瞥,我看見表弟正從門後探出半個身子,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清澈純真,肉嘟嘟的小臉上堆著燦爛的笑。這笑容甜得勝過蜜餞,在我心中一點一點地化開。

多久沒有看到這樣可愛的笑顏了?這樣單純、這樣明朗、這樣親切又這樣動人的笑,其實就是這樣一顆簡約乾淨得透明的心啊!幾年前的自己,也如醉如痴地享受著這樣的時光,日朗風清,自由歡暢,無憂無慮。那時的自己,眼前的世界哪有什麼喧囂與紛亂,它完美又和諧,讓人禁不住想要縱情歌唱;也不曾經歷什麼挫敗與逆境,心中哪會有憂戚與悲涼可言。可正因幼稚懵懂,“揮霍”了最寶貴的童年歲月,還沒好好地感受那個夢幻絢麗的世界。如今剩下的這份懷念卻總能喚醒記憶,將溫暖的潮湧推上心頭。

很多時候我們都太遲鈍,總是後知後覺才學會珍惜。記得史鐵生大叔在《病隙碎筆》中回憶道,自己腿腳不便時懷念能正常行走的日子,坐上輪椅後懷念拄拐杖的時光,到後來連“坐”都成了難事,又患上了尿毒症。於是他悟出:人生中總有一個“更”字,那么我們為什麼不好好珍惜當下呢?

是啊,習慣了父親的嚴格要求,離家後無人管束自己又不免空落落的;習慣了母親的絮絮言語,在外時無人提點自己又平添一份對家的懷想;習慣了不滿家中瑣事,離開後才深感家是自己永遠的港灣……我終於明白、珍惜,就要學著把握此時此刻的一切,或許只有這樣才能不留下太深遠的遺憾吧。

我想我總算學會了珍惜,學會了不輕易錯過生命的任何細節處的美好,學會了駐足當下,不把遺憾留給永恆,而此刻的了悟,真的真的不算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