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責任作文「精選」

第一篇:有一種愛叫責任

有人說,社會上,國家和黨給予我們的愛使偉大而無私的;有人說,在公車上讓一個座位是可貴的;還有人說老師如園丁般的照料是可敬的……所以,人之所以勝其他動物一等,就是因為人類有他類所沒有的感情。

感情有千百萬種,如果讓我告訴你,在我心中最偉大的情感是什麼,那我就會不假思索地說,在我心中,最偉大的感情就是親情。

我的生命,我們的生命,都是父母帶來的,在一片漆黑中是父母牽著我們的手,令我們有了第一次的嚎啕大哭。生命無疑是這世上最珍貴的,不,生命是至高無上的,他不是一個事物,更不是一種禮物,而發之父母的恩賜,就憑這一點父母就是這世上我們最應該感激的人。所以我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情感就是親情。此時的你如果依舊迷惑不解,那就讓我來為你指點迷津吧!

父母的愛是每天清早熱騰騰的早餐;父母的愛是一天到晚的喋喋不休;父母的愛是昏天黑地為我們忙碌掙錢;父母的愛是費盡心思的為我們增衣添食;父母的愛是在寫作業是披上的外套;是大老遠為我們報名五花八門的學習班;父母的愛是在長身體時為我們頓的一次次骨頭湯;父母的愛是苦心費志地為我們打造舒適環境;父母的愛是一點一滴的付出;父母的愛是一次又一次無聲的關懷……對此,我感受深切。

記得,那段日子是我有生以來度過最灰暗的時光,那段日子不知怎么的,我的心情一直跌入谷底,成績也一落千丈,我不知道為什麼,似乎自己再也無力回天了;父親因為我的所作所為常常大發雷霆,可此時的父親也無能為力,因為我總是不知道自己錯哪了,也殊不知該如何去改。我很是傷心,難過。現在想想那可能是一個過渡期吧,如果父親不做出那兩個決定,現在的我,不可能恢復陽光,更不可能成為大隊長……

日子一天一天故去了,我的成績在班裡始終躲在一個不見天日的地方,我無精打采地回到家,告訴父親這個令人不快的事情(要開家長會),父親只是點了下頭,抬起頭時笑容異常地堆滿了他的臉龐,父親像個小孩似的為我:“絢兒,你最想要什麼?”“好成績!”我脫口而出。父親點了點頭說“我打算給你個驚喜!”喜?好久都沒跟這個字打交道了。父親像變魔術似的從身後抱出了只還未滿月的小白貓,可愛極了,可那時我覺得,最可愛的不是那隻小白貓而是老爸愛我的那顆心。

第二天,爸爸如約去開家長會,我在家裡忐忑不安的等待著寧靜後的暴風雨。父親的腳步聲好清楚,我後背冒出一身一身的冷汗,現在只聽件鐘表指針滴滴答答的擺動聲,就在秒針走了第十二下時,家裡的鎖眼被扭動了。我呆呆的站在門口迎接父親,父親只說了兩句話:“丫頭,我回來了,這次考得不好,我給你買了網脈,過兩天人來裝。”雖然我心中十分不解,可還是回到房間複習課。打開家長會上老師發下的試卷,我發現,很多東西會錯,都是因為對概念不熟悉,我反覆翻看了數學書,找到了易錯點,可是總覺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還不夠……

第二天爸爸口中裝網脈的人來了,我這才知道網脈是一個學習網站,2600元。2600元,對我們家來說,並不算是一個天文數字,可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好貴呀!

我理解父親給我買學習網站的用意,他是在鼓勵我,告訴我,我能行,他對我還抱有很大的希望……

這是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這是父母的愛,一種以為我們負責的態度來愛我們的付出,付出了精力,付出了青春,付出了他們的一切一切……

有一種愛 叫責任!

第二篇:有一種愛叫責任

同學們,今天我和大家談談責任。

責任並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地成為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悄然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個你時時必須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上感到的痛苦,這樣的一個十字架,我們為什麼要背負呢?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無價的珍寶——人格的偉大。

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義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導致了他非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於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戴上了荊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著,死了也仍然活著,精神使他們流芳百世。

責任,讓即將沉淪的浪子回頭;責任,讓弱不禁風的幼苗逐漸承受風吹雨打。

責任是苦澀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種愛,甚至是一種最為崇高的愛。

願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第三篇:有一種愛叫責任

有一種愛,叫關懷;有一種愛,叫無私;有一種愛,叫責任。

——題 記

總以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高、大、空,依靠小小的我,哪有能力擔負起天下興亡的重任。翻閱《大明王朝歷史之謎》,想到“位卑未敢忘憂國”,即使垂垂老矣,“尚思為國戍綸台”的陸游,想到“我以我血薦軒轅”情願為維新變法慷慨就義的譚嗣同,我思緒聯翩,似乎漸漸明白了“責任”兩字的真正含義。

戚繼光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名將。戰場上,他軍紀嚴明,沉著指揮,冷靜應戰,屢建奇功,令倭寇聞風喪膽。有一次,他的兒子違反了軍令,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況具有堂堂正氣的人?!戚繼光不得不忍痛割愛。事後,他特意造了一座“思兒亭”,以寄託對孩子的哀思。他可以不殺兒子嗎?可以。一位對百姓、屬下關愛有加的將軍,怎會不愛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名父親,他可以包容自己的孩子所犯的過錯。但是,他明白自己不僅是一名父親,更是統轄一方部隊的將領,在國家危亡時刻,他需要造就一支能征善戰的,深受百姓擁戴的鋼鐵隊伍。他的愛超越了兒女情長,超越了個人家庭,那是一種高度的責任感,一種超越小我的大愛。

大連人依然清晰地記得一個親切的名字——黃志全。他是一名普通的公車司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感人肺腑的言語,但他卻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因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堅守了一名司機最簡單最基本的責任——保障一車乘客的安全!行車途中,他突發心臟病,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分鐘裡,他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用生命的最後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車;將發動機熄火,保障行人的安全。做完這三件事情,他安詳地趴在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一個普通的公民用他高度的責任心為我們展示了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

英雄形象高大,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但在危急關頭,我們能首先想到別人:我能為人們做些什麼?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我能為世界留下什麼?有這樣的心,有這樣的實際行動,誰能說這樣的人不是英雄?

去年5月,四川地震震撼了整箇中國,牽動了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中國人的心,今年8月,“莫拉克”襲台,土石流中幾百人傷亡的訊息深深牽動著海峽兩岸同胞的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看到那長長的獻血隊伍,看到官兵們連續20個小時沒有進食依然搶時間在救人,看到那些自發趕往災區幫忙的計程車司機……有誰還能說“抗震救災”不是你我的責任。同是炎黃子孫,血濃於水,當大難襲來的時刻,互幫互助就成為你我共同的責任。天災,它用殘酷的方式考驗了我們的責任感和凝聚力,面對浩劫,我們沒有懼怕,我們的心手相連,我們共渡難關,在廢墟上重建家園。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小的螢火蟲不也能在夏日點綴黑暗的夜空?那十三億人共同的關愛和付出,還會樹不起我們堅不可摧的精神豐碑?同舟共濟,大愛無疆,那么,還有什麼坎坷難逾越?還有什麼難關攻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