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傣族潑水節的作文500字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視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下面是關於潑水節的作文,供大家參考。

傣族潑水節的作文500字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曆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關於潑水節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呢。

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裡,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髮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髮,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裡,邪火就蔓延到哪裡。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七個姑娘輪流抱著魔王的頭,其他姑娘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並把魔王的頭扔進了江里。鄉親們又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從此,為了表示對七位姑娘的懷念和感謝。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在傣族人看來,水是聖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裡食用。

傣族潑水節的作文500字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節日風俗。讓我們走進傣族,了解傣族的潑水節。

潑水節源於印度,曾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潑水節是傣族新年,也是傣族最重大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是在傣歷3月舉行,共舉行三天,前兩天送舊,其中第一天,傣語稱為“麥日”,第二天,傣語稱為"惱日”。最後一天迎新。

節日一大早,男女老少就沐浴更衣,家家戶戶的門框,窗戶上,都貼著各式各樣的剪紙,城鎮的主要街道搭起了牌坊,頂端站立著象徵幸福吉祥的金孔雀。傣族的男女老少穿上了節日的盛裝成群結隊地上山去採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婦女則各挑一擔清水潑到佛像上,為佛洗塵。然後,青年男女提著木桶,一時間水花四濺。他們要借這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據說這樣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所以被別人坡道越多水,就說明他受到的祝福也越多,被潑到的人也越高興。

另外,在節日期間參加賽龍舟,遊園,趕擺,放高升,放孔明燈,服飾表演,民族民間舞蹈等活動。潑水節另一項最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划龍舟,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那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語稱為“麥帕雅晚瑪”。節日的氣氛到此時被推倒了高潮,穿著節日盛裝的觀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紛紛沉浸在喜氣洋洋的熱烈氣氛中。

在節日期間,到處充滿歡聲笑語,處處洋溢著祥和的節日氣氛中。

傣族潑水節的作文500字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節日風俗。讓我們走進傣族,了解傣族的潑水節。

潑水節源於印度,曾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潑水節是傣族新年,也是傣族最重大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是在傣歷3月舉行,共舉行三天,前兩天送舊,其中第一天,傣語稱為“麥日”,第二天,傣語稱為"惱日”。最後一天迎新。

節日一大早,男女老少就沐浴更衣,家家戶戶的門框,窗戶上,都貼著各式各樣的剪紙,城鎮的主要街道搭起了牌坊,頂端站立著象徵幸福吉祥的金孔雀。傣族的男女老少穿上了節日的盛裝成群結隊地上山去採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婦女則各挑一擔清水潑到佛像上,為佛洗塵。然後,青年男女提著木桶,一時間水花四濺。他們要借這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據說這樣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所以被別人坡道越多水,就說明他受到的祝福也越多,被潑到的人也越高興。

另外,在節日期間參加賽龍舟,遊園,趕擺,放高升,放孔明燈,服飾表演,民族民間舞蹈等活動。潑水節另一項最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划龍舟,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那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語稱為“麥帕雅晚瑪”。節日的氣氛到此時被推倒了高潮,穿著節日盛裝的觀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紛紛沉浸在喜氣洋洋的熱烈氣氛中。

在節日期間,到處充滿歡聲笑語,處處洋溢著祥和的節日氣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