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同步作文:家鄉的風俗450字

學過民風民情的文章後,我們也來寫寫家想的風俗吧。下面是由語文迷網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家鄉的風俗450字

春節悄悄地跟著冬天的腳步,歡天喜地來和我們歡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店鋪也掛上了喜慶的紅燈籠,整個世界都喜氣洋洋,紅紅火火。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一進臘月,人們就像蜜蜂一樣忙碌起來了:曬臘肉,醃鹹魚,曬臘腸,炸丸子,做藕夾·······還要為孩子們準備新衣服,壓歲錢,希望他們來年學習更上一層樓,天天開心。雖然有些累,但每個人都開心地笑著,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中國紅在這一天可謂是最受歡迎的顏色了:紅紅的鞭炮,紅紅的燈籠,紅紅的對聯,紅紅的紅包········紅色,在中國人眼裡,是吉祥色,幸福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裡忙外,做著團圓飯,小孩兒呢?則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帶著,去放炮竹煙花,一聲聲煙花划過天空的聲響,打破了夜晚的寂靜,無數煙花綻放空中,描繪除夕之夜的美好畫面。

“吃飯囉!”“我要吃魚丸!”“我要吃雞腿!”·····孩子們吃著,笑著,嚷著:“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家歡天喜地的接過紅包,心裡盤算著拿多少錢去買玩具,多少錢買文具····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煙花閃爍,鞭炮引吭,過年的氣味仍瀰漫空中,沁入心田。

家鄉的風俗450字

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做好粽子。先要準備粽子的餡子,餡子各種各樣,有花生餡的,紅棗餡的,菜餡的,肉餡的;要準備好芭蕉葉子,洗淨葉片,並將它剪成勻稱的葉條。媽媽將糯米蒸熟,將芭蕉葉一卷,放入熟透的糯米飯,用手稍微一壓就粘在一起,拿出花生紅棗菜肉餡兒按入飯糰裡面,隨後纏成一個菱形,用絲線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來就可食用了。撕開葉片,裡面露出白白的飯糰,還可隱約看到餡兒的微紅。此時的粽子,不但有飯糰的味道,還夾雜著芭蕉葉淡淡的清香。吃在口裡清涼還帶點微微的甘甜,是飯後最好不過的點心。

端午節的早晨,爸爸要趁早去砍那些還掛著晶瑩露珠的艾葉,選出鮮綠的艾葉,掛在門楣上。爸爸說,艾葉越綠,它的氣味就越濃郁,就越能清新空氣。端午節那天,屋子裡瀰漫著奇特的清香。媽媽說待艾葉幹了,可以用開水泡了喝,那樣可驅五毒,治百病。每次端午過後,媽媽就泡一壺,讓全家分著喝。艾葉水雖良藥苦口,可苦澀得難以下咽,在媽媽面前勉強喝一口,媽媽一轉身我就吐出來。

家鄉的風俗450

這一家子四口人坐在飯桌前,桌上豐盛的年夜飯散發出迷人的香味,火鍋里沸騰的豬排也在誘惑著桌前的人。四口人一邊吃,一邊說笑。姐姐運氣好,一下子夾了個雞翅膀,媽媽打趣道:“吃了雞翅膀好會梳頭。”淘氣的妹妹放棄夾著的豬尾巴,將目標轉移到姐姐身上,眯縫著眼睛:“唉,原來你把雞翅膀都獨占了,怪不得我不及你會梳頭。”“你也不錯呀,吃了豬尾巴也就不會流鼻涕了。”雞翅膀長了腳的飛到妹妹的碗裡。一家人大笑。,快樂和溫馨在昏暗的燈光下瀰漫。

時鐘已敲響了八點,一家人散了席。收的收碗,洗的洗盤,和諧的分配竟使這碗盤也發出叮噹的讚嘆聲。(《團年飯》曹芳媛)

“啪啪啪……”鞭炮此起彼伏地響起來。“喔,過年啦,過年啦!”孩子們跟著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音跳進跳出。父親和叔伯忙著貼春聯年畫,母親和嬸嬸忙著端菜上桌。平日裡怕吵鬧的爺爺奶奶坐著看著,臉上寫滿幸福。屋子裡洋溢著節日的快樂氣氛。

“開飯了,開飯了!”隨著這聲吆喝,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湧向餐桌。速度有快有慢,讓人聯想到物體的分子作無規則運動時的狀態。

“菜好吃呀,到底是兒媳做的呀!”爺爺嘖嘖稱讚道。奶奶也微微點點頭,表示讚許。夫唱婦隨,爺爺奶奶還是恩愛得很哩。面對滿桌的好菜大夥可毫不留情,拿起筷子就風捲殘雲地大幹起來。吃的吃,喝的喝,桌子上熱火朝天,猶如節日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