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遊記作文700字

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全市下轄11區2縣,總面積10108平方公里,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安旅遊記作文700字,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西安旅遊記作文700字篇1

今年9月,爸爸單位組織人員去西安旅遊,因正趕上周末,我也隨同前往。

我們於17日夜晚10時乘坐大巴車出發,出河北,跨河南、進陝西,於次日8時到達西安。兩天時間,我們先後遊覽了園藝世博會、大雁塔、西安古城牆、華清池、秦陵地宮和秦始皇兵馬俑,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大雁塔、古城牆、華清池和兵馬俑。

大雁塔建於唐代,又名大慈恩寺塔,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座因寺而建的塔,是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和經典而修建的。玄奘就是唐僧,由此我想起了我最喜歡的小說——《西遊記》,裡面有勇敢機智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和尚,還有許多妖魔鬼怪。

西安古城牆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堡,規模宏大,設計科學,設施完備,可攻可守。在這裡我還知道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個成語的由來。原來是為防止敵人火攻城門,在大門上方建有一個大水池。平時裡面盛滿水養魚,緊急時刻放水滅火,水池裡沒水了,魚也就死了。

華清池位於西安市臨潼區北麓,建設於古代華清宮遺址之上,集中反映了古代帝王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奢侈腐化生活。華清池還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的發生地,在這裡,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兵諫蔣介石,要求其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從此開始第二次國共合作,聯合抗日,最終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距今有兩千多年歷史。秦始皇兵馬俑是在1974年3月,附近村民抗旱打井時發現的,現已挖掘出1號、2號坑,由於現有保護技術還不夠先進,3號和4號坑不敢挖掘。

有句話是“五十年中國看深圳,一百年中國看上海,一千年中國看北京,五千年中國看西安”。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見證了中國五千年興衰,承載了中華民族最厚重的歷史。我們兩天三夜的旅遊行程,秋雨綿綿,一刻未停,難道那或急如萬馬奔騰,或緩如輕歌曼舞的秋雨就是中國五千年沉重的歷史節拍幻化而來,展現到我們面前,警示我們不忘歷史、奮發圖強的嗎?

遊覽歸來,秋雨頓停,和風麗日,萬里無雲。

西安旅遊記作文700字篇2

暑假,是童年的搖籃,暑假,是童年的太陽,暑假裡我們快活得像一隻只小鳥,自由飛翔。每年的暑假,媽媽都會帶我去遊山玩水。今年,媽媽計畫帶我去西安,這座世界聞名的歷史古都。

7月11日早上5:30就起床了,因為我們要趕早班機。坐著車大約6:30來到機場,換號登機牌,吃了點麵包就匆匆忙忙過了安檢,來到登機口,來到的時間剛剛好,正好趕上做大巴,接著又上了飛機,一切都很順利,準點起飛,我們的西安之旅開始了。

經過2個多小時的飛行,飛機9點40分準時降落在西安鹹陽機場。時間還早,我們沒有去賓館直接乘坐包車來到了秦始皇兵馬俑。對這世界文明的八大奇蹟之一早有耳聞,可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今天我終於可以親眼見證這歷史的奇蹟。

我們先跟著導遊來到了博物館,裡面有兩千多年前發掘出來的青銅馬車、兵馬俑、兵器……聽導遊介紹,當初銅車馬被發掘的時候,已經碎成了1千餘片,經過專家整整8年的修復,我們才能看到現在眼前的展品。博物館中的每一件展品都很精緻,很漂亮,那精湛的手工藝是我們現在所無法比擬的,導遊說很多參觀完兵馬俑的遊客都有這樣的感嘆:“看完兵馬俑,我們真是越看越慚愧,越看越倒退,越看越想流眼淚。”雖然說只是一句戲言,可也充分地說明了兩千多年前秦代工匠的高超手藝。

接著我們五個人進入了發掘的現場。先來到了兵馬俑1號坑,一號坑是最大的,一走進門,豁然開朗,數千個兵馬俑有序地站立排列,就如馬上要出征一般,非常壯觀。據統計在一號坑中已發掘並修復兵馬俑6000餘個,戰車6乘,駕車馬24匹,還有青銅劍、吳鉤、矛、箭、弩機、銅戟等兵器。我一邊看,一邊不自禁地嘖嘖稱讚。接著來到二號坑,這裡比一號坑小,但也有陶俑陶馬1300多個,戰車80多輛。三號坑是最小的,有68個兵馬俑和4輛馬車,別看它小,導遊介紹,根據兵傭的排列位置,可以看得出這裡相當於是秦代部隊的指揮所。參觀完了,我還陷入在深深的震撼中,感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為自己是華夏子孫而自豪。

今天的兵馬俑游真是很有意義,讓我收穫良多。我的西安之行還有3天,相信這次的西安游將是一次快樂之旅、也更是一次學習之旅。

西安旅遊記作文700字篇3

俗話說“不去大雁塔不算到西安”,十點鐘,我們一行12人來到了大雁塔北廣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條百米長的噴泉長廊,隨著音樂響起,噴泉如荷花般綻放開來,向遊人展示著它那華美的舞姿;它們猶如一群舞動的少女,伴著美妙的歌聲,它們在水中忘情地翩翩起舞,令我們流連忘返。突然,隨著遊人的驚叫聲,一個六十米高的水柱猛然從水中躍出,它像一條白色的蛟龍,直插雲天,令人嘖嘖稱讚。《好日子》的歡快、《水幻大唐》交響組曲的壯美……令人沉醉於其中。還有蓮花朵朵、海鷗展翅、蝶戀花……水隨著音樂,變化出多端的舞姿,時而歡快,時而舒緩,時而富有激情,時而低沉壯美,真不愧是亞洲第一大噴泉!

在這層層的水幕後,就是大雁塔了。這裡是唐三藏取經歸來後存放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的地方,大雁塔總共有七層,是一座樓閣式磚塔,磚塔採用磨磚對縫,牆上顯示出稜柱,分出開間,由下而上遞減,塔內有螺鏇木梯可攀登而上,每一層都設有四個拱券門洞。佛塔的第四層內,存有珍貴的舍利。我站在塔上憑欄遠眺,整個長安城風貌盡收眼底,城內高樓林立,道路筆直,塔四周樹木環繞,風景秀麗迷人。

站在慈恩寺中,看著牆上玄奘法師傳經布道的龐大畫面,不由得想起《西遊記》中的唐僧和三個徒弟經歷了千辛萬苦,九九八十一難,從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而玄奘法師就是書中的唐僧。玄奘法師經歷了20xx年的旅行,從印度取回梵文經典,翻譯經文一千多卷,並將他旅行中各國的歷史、民俗風情、宗教信仰等整理成卷,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化遺產!

望著那氣勢磅礴的大雁塔,我心中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想,它從唐代就存在於世,已經在西安默默矗立了一千多年了,它是歷史的見證。歲月無痕,大雁塔在時間的侵蝕下變得傾斜起來,也令人感到了它的古老與滄桑。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間,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唐代詩人岑參道出了大雁塔的恢宏氣勢!大雁塔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