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寺廟的高中作文範文

旅遊寺廟的高中作文篇一:三年級上交作文---美麗的寺廟

美麗的寺廟

20xx年10月14是星期六,這一天也是我的生日。而且這天正好我的姑姑和叔叔都從遠處打工回來了。當她們知道這天是我生日的時候,都表示要帶我出去開心的玩一天。

我們打算好要去旺業甸滑雪場的,可是爺爺說:裡面現在正在人工造雪。所以去不成了。於是爺爺提醒我們說,美林谷裡面有一座寺廟非常漂亮,建議我們去看一看。我們馬上驅車前往。當我們到達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偉的寺門,寺門刷著朱紅的漆,門口一對石頭獅子看起來非常威猛。走進院子,是成排的松柏,每一棵都要幾個我才能合抱過來呢!松柏筆直但是樹下沒有一點落葉的痕跡,由此可以看出這個寺廟在清潔衛生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進了禪堂,裡面有佛祖、菩薩、各路神仙,都惟妙惟肖。我還對著菩薩悄悄的許下了一個小小的願望。拜完佛後看到有兩個和尚盤腿坐在蒲團上,手裡還敲著木魚在那念經,本來我還想好好的聽一聽他念的什麼,可是卻被姑姑拉走了。我們又看了和尚住的禪房和吃飯的地方。

整座古寺古色古香,在這裡我有一種身心寧靜的感覺。仿佛把我所有的身心都能融入到自然一樣。日頭西斜,我們坐車往家裡走了,可是我的心卻像還在寺廟一樣,一樣的空靈。我下定心思,以後我還會來看看,等我長大後有機會也要研究一下佛法。哈哈……我的想法是不是嚇到你了。

旅遊寺廟的高中作文篇二:高三作文素材積累六

中國人的信仰

每天打開電視或上網看新聞,常看到:“航班延誤遊客圍攻機場工作人員”“機場爆炸”“商場砍人”“孩子被摔”“城管打死了人”社會時常顯出濃重的戾氣。我們不能只簡單譴責這一戾氣橫生的現象,也不能指望肇事者被懲罰就萬事太平,此刻,更需要思考的是這些戾氣的根源在哪裡。

■我覺得三個因素可以涵蓋中國目前的很多問題:

第①個,來自不信任。

現在中國龐大的信任危機是焦慮產生的重要因素。飛機飛不了,如果說是空管原因或是天氣原因,可能沒有乘客會相信。他拿起電話一打,一聽說北京天氣好著呢,就急了,說北京天氣好著呢,你怎么撒謊?我無意替中國的航空公司解釋,的確,它的服務有時會讓我非常難以忍受。但是我仍要替它申述一點,中國的空中空間給民航的比例只有17%,剩下的全被拿走了。民航也有它非常委屈的一面,因此,有時候不得不撒謊。撒謊,公眾不信任,所以就會焦慮,如果要信任的話就會心平氣和得多。

第②個,我覺得來自中國人的“怕吃虧”。

人太多了,所以都怕吃虧。我買了票你不讓我走,那我不冤死了。

第③個,最重要的是,中國人已經非常習慣直奔目的,乾什麼事都是直奔目的,過程往往被忽略了。

尤其是旅遊。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從來不習慣那種直奔目的地的旅遊。有一次在廈門鼓浪嶼,98%-99%的遊客,甚至100%的遊客,一到鼓浪嶼就會直奔日光岩,到了那兒,爬幾步照完相轉身就走。

而我離開日光岩不到100米,走進鼓浪嶼的巷子裡,突然看到另一個鼓浪嶼,最美的鼓浪嶼在巷子裡。其實很多風景都在意外當中,但是大家都直奔目的地了。

有個外國人寫了一篇文章《跟著中國旅遊團游歐洲》,他跟了一個中國的旅遊團,八天十國旅遊。八天十國旅遊,這在國外是沒有的,只有我們中國有。我們還有世界公園,一個公園裡邊有50多個國家的典型建築,一天就能游完。我們太想直奔目的地了。

這就是過去匱乏所導致的一種急於擁有的心態。但是要忍受它是一個過程,慢慢地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離開這種生活方式,離開這種節奏。

機場上安靜的人會多起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一聽“延誤”,心平氣和地轉身拿出一本書。有的時候他可能突然還會“感謝”,幸虧今天飛機晚點了,我能把這本書認真地讀完了。如果未來有一天,我們有越來越多的人是這種心態就會好得多。

■無信仰,不幸福

每個人的幸福和焦慮與大環境有關,但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都是原告也都是被告。賣豬肉的人用自己夾著瘦肉精的豬肉掙來的錢,興高采烈地出來買了饅頭,沒想到被別人染了色。然後賣了染色饅頭的人,興高采烈地出來去給孩子買奶粉,結果裡頭有三聚氰胺。我們每個人都在害別人,而每個人又都是受害者,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怎么去建立一個良性循環?

我想有三個詞可以概括,那就是公平、民主和信仰(或者叫希望)。

①沒有公平就不可能讓大家覺得我可以選擇屬於我自己的生活。

不公平就會有憤怒就會有焦慮,用一句形象一點的話來說,我希望全中國人民都成為“富二代”。當所有的人都成了“富二代”的時候,財富就沒那么重要了。要知道真正敢拋棄財富的人一

定是富裕的人。

就像大畫家董壽平,他後來之所以成為大畫家,是因為他們家太富了,他就喜歡畫畫,把財產全扔了,一心畫畫成了大家。如果他家庭不富裕他能扔掉財富嗎?他會成為大畫家嗎?當中國人都成了“富二代”的時候,生活會靜下來,這需要公平,規則的公平,各方面的公平。②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讓全社會的信任建立起來。

因為我參與其中了,就像陪審團。中國現在也慢慢開始讓民眾的意見參與進來,你參與其中了,最後你才會擁有更大的信任感。大家別把“民主”當成敏感詞,報告裡頭兩個章節都在大談民主。

③就是信仰(或者叫希望)。

有信仰就會有敬畏,就會有變好的衝動與行動,就會有自覺對惡的克制,個體與社會就會美好一些。

我覺得中國有很大的焦慮痛苦,來自我們的確是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度,中國只有1億多人有著各種各樣的信仰,剩下的都是臨時抱佛腳。

中國人進廟裡或者到觀裡頭目的非常明確。什麼事?沒孩子,那去找觀音。什麼事?病了,進藥王殿。什麼事?缺錢,拜財神爺。指向特別明確。另外,中國還發明了“許願”和“還願”這一說,全是臨時的,千百年來就這樣。

當然,必須強調,在中國,信仰可不一定與宗教有關,但一定與我們內心的充實有關。我們內心要建立一種信仰,就是要有敬畏。改革開放30年,欲望面前,信仰的核心是敬畏。敬畏是兩個詞,尊敬什麼,畏懼什麼。

因此,我一直把它比喻成一條大河兩邊的河堤,這邊是敬,那邊是畏,河的堤壩足夠高,不管河流怎么波濤洶湧,都不會泛濫成災。但問題是,這100多年信仰的崩塌,敬畏的河堤不在了,或者變低了,因此欲望的河流奔騰泛濫,帶來無數災禍。

人一定是活在希望之中,只要有希望有信仰,人就不會那么焦慮。尋找信仰,我覺得這是中國最大的命題。

中國改革頭20多年,要解決人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溫飽”“小康”“翻兩番”,全是物質的概念。經過20多年,我們物質達到了一定程度,提出了“和諧社會”,“和諧社會”不就是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嗎?進入到這樣一個發展階段,一個新的挑戰來了,一個13億的國家怎么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關係?

幾千年走過來,中國人的信仰在哪裡?它在一種雜糅了的中國文化里,在你姥姥給你講的故事裡,在你看的戲裡,在國小課本、唐詩宋詞里,這些糾纏在一起,養成了我們骨子裡

的信仰。比如中國人講究對長輩的尊敬,對孩子教育捨得投入,懂得節儉,還有敬畏天地。

但過去我們有的一些信仰,幾千年來對中國人起到支撐作用的東西被徹底毀掉了。中國傳統信仰是八個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八個字是根基,可現在信的人也不多,如果還有人信,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也不至於那么嚴重。不信這八個字,是一個根源。

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曾經提出“信仰危機”,那時候提的“信仰危機”跟現在我說的尋找信仰是不一樣的。那時候“信仰危機”指的是對內心的挑戰,而現在我們真的要尋找屬於中國人的信仰,它是什麼?它不一定是宗教,但應該是把中國人被摧毀掉的信仰鏈條重新接上。如果一個人活著沒有任何畏懼,他會讓整個社會感到不安。

也有人質疑說,現實中有很多的問題與障礙,可一下子把未來與目標推到了虛無縹緲的心靈與信仰上面,是不是逃避?是不是面對現實難題的一種無能並無奈的潰敗?

我想並非如此,正是因為這些難題,我們才更需要有清晰的信仰做攻堅的武器,更何況,我們都得知道,我們打算往哪兒走。

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路。富裕之後,必是人們的主動選擇。你總該信一些什麼,比如真誠,比如友情,比如適可而止,比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讓自己安寧,也讓周圍的人被感染,沒信仰恐怕就無幸福。

白岩松創辦了一個“新聞私塾”,招收了來自北大、清華、中國傳媒大學和中國人大的十幾個學生。

辦學三年,白岩松只接受了兩次採訪,不少都推掉了,怕打擾學生。他說自己喜歡《道德經》的結束語:“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天之道是,讓人有利,而不讓人受害。人之道是,去做,不用去爭結果。其實“人”字前本來有個“聖”字,他悄悄隱了。“聖人”是有點容易嚇到人的詞,“人”就好。

尋找樂趣和尋找信仰

白岩松給二年級的春節作業是,拿3張至少8年前拍的家人或同學照片,在同景別下重拍。大家拍回來都感慨萬千。還有一次,他讓學生們去採訪自己的父母,一半的人回來講述作業時哭了出來,他們過去從不知道自己父母身上有那么多的故事。另有一次,他讓大家做一張海報,內容是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東西和父母最喜歡的一個東西。大家很快做出了自己喜歡的,卻不知道父母喜歡什麼。

學生們被要求抄兩遍《道德經》。第一遍抄的時候懵懵懂懂,抄完老白講一遍,講完再抄。“發現他們第二遍抄得格外漂亮,安靜了,因為他們知道內容了。”白岩松說。

每次上課時泡的好幾種茶都不是白喝的,那是老白的刻意薰陶。“我知道年輕的時候是不會喝茶的,得慢慢熏。”畢業前的最後一堂課,他會帶著學生們去他家講一次古典音樂。有30分鐘,什麼話都不說,就是喝茶。老白希望:“他們突然會把這兩年喝茶的經歷串起來,知道靜默下來,茶的滋味是什麼。過去一杯一杯就這么喝掉了,沒覺出味道來。但安靜下來,茶是有味道的。”

現在,對於已經畢業大半年的陳之琰來說,喝茶確實成了老白培養出的習慣。在廣州,她自己買了茶洗和茶具,只要有時間,就坐在租的房子的窗台上邊喝茶邊看書,感覺特別舒服。就像紅桃班畢業時編寫的《聯大畫報》中描述:“老白說,人生那么苦,總要找點樂子。既然向死而生,美食、美景、美茶、美妻,皆不能少。”

對於陳之琰來說,關於新聞技術課的印象已經漸漸淡去了,但二年級的“人生與人性”課卻越來越清晰:“那些是一輩子都不會忘的。當你真的遇到坎坷,遇到很不開心的事情時,還是會糾結,但是你糾結糾結著,白岩松就冒出來了,真會有那種感覺。”

白岩松說,自己後半輩子就是40歲寫過的那幾個字:“捍衛常識,建設理性,尋找信仰。”而他寫給東西聯大的校訓多幾個字:“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想要改變,必須行動。”他希望聯大的人“都是方法派、行動派和建設派,是一個人情練達、更有人性和人文關懷的、同時不以短期的贏或者輸去做一種評判或者內心太大波動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行動。當下的中國社會,一個標誌性的特點就是大家都在抱怨,覺得責任全是別人的。那你在做什麼?”

他不大願意用更多的時間去網際網路做一些可能傳播量更廣的節目。他說:“我總是害怕,掙錢變得這么容易了,然後我拿它幹嘛呀,我的生活方式不需要這么多錢。衡量標準不能是外在的標準,我掙多少錢,或者怎么樣,我覺得要拿你是不是真的很開心。我做這件事,真的很開心。”

白岩松寫給第一屆畢業生的詩:“這一次送行/無關輸贏/把背影和牽掛放我懷中/你只管風雨兼程/如果記憶中沒有苦痛/祝福里就都是笑容/我準備了掌聲/也準備了每一次相擁時的/淚光閃動/是的,你是我的光榮/出發吧/天,就要亮了。”

《中國人的信仰》

有人如此評價:

西方普遍認為中國人沒有信仰,這是錯誤的。中國人沒有找出自己的上帝,去有規律有系統地參拜。但絕對不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多年前,外國人問我,中國人有信仰嗎?我想想後說,沒有。因為,我沒法說出一個具體的宗教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能夠具有精神救贖地位或者精神引領的功能。就是說,中國人死的時候,不需要向哪個神說,請寬恕我的罪。中國人活著的時候,也不需要尋求哪個神給他力量讓他覺得生是那么有意義。他們問我,你個人有嗎?我說,沒有。我也不是共產黨員,我個人也沒有很鮮明的信仰。

誰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呢?真有。論氛圍,論聲勢,論動靜,比任何宗教都來得狂熱。信仰被廣泛認為是形而上的精神領域的,而中國人的信仰則是非常實用主義的,很多時候是基本上是與神做個交易。寺廟算是中間人,提供場所,維持秩序,組織一下,然後抽頭。

或許國人的信仰和風俗從來沒分清。風俗裡帶點信仰,但又沒有信仰來得純粹。鬧哄哄的,拜個潮流。

也有人說:

中國人的信仰就是仁愛、和諧、真誠,即愛和真。我們直接信仰天性,因為這裡面有來自大道母親的光。儒家說的仁愛,釋家說的和諧,道家說的真誠,都是對人類先天本性的禮讚。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信仰復興,讓我們體悟到了聖人“述而不作”的智慧,這其中有美好祝福。

孔子的“仁政”“王道”是他的心靈家園,也是他的信仰所在,即使在這路途中篳路藍縷,“累累如喪家之犬”,依然周遊列國,苦口婆心地向統治者宣揚這他這一個一介平民的政治理想;蘇軾集儒釋道於一身,即使被貶黃州、惠州、儋州,依然堅持他的入世情懷,在徐州興修水利,在杭州建設蘇堤,把曾經反對的新法中的好的做法拿來,造福一方百姓——恰如易中天說的:做人,學學道家,大氣一點;做事學學儒家,實在一點。

古訓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而他們,即使窮,也善天下,這何嘗不是一種信仰。信仰除了頭頂的那片天空和天地間的神靈,也可以是心中的一片道德法則。

所以不是中國人從來沒有信仰,而是當今社會信仰的失落。

大多數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學到過什麼是體面和尊敬的生活意義。

中國人傾向於索取而不給予。他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生活的真蒂不在於你索取多少而在於你能給予社會和你的人類同胞多少。大多數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學到過什麼是體面和尊敬的生活意義。中國人普遍不懂得如何為了個人和社會的福利去進行富有成效的生活。

潛意識裡,中國人視他們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從而獲得別人的認知。這樣一來,一個人就會對"保有面子"這樣微不足道欲望感到滿足。"面子"是中國人心理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它已經成為了中國人難以克服的障礙,阻礙中國人接受真理並嘗試富有意義的生活。

這個應受譴責的習性使得中國人生來就具有無情和自私的特點,它已成為中國落後的主要原因。中國人沒有勇氣追求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首先,他們沒有從錯誤中篩選正確事物的能力,因為他們的思想被貪婪所占據。再有,就算他們有能力篩選出正確的事情,他們也缺乏勇氣把真理化為實踐。

旅遊寺廟的高中作文篇三:材料作文寺廟賣梳升格指導

材料作文“寺廟賣梳”升格指導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甲、乙、丙三個推銷員到廟裡賣梳子。

甲推銷員見都是光頭和尚,用不著梳頭,便無功而返。

乙推銷員對和尚說:“用梳子刮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健腦益智,對研習佛法可起到強記博覽之效。”於是他賣了十幾把梳子。丙推銷員對主持說:“善男信女們磕頭之後頭髮都亂了,如果每個香案上都擺幾把梳子,讓他們磕頭之後梳理好頭髮,則既體現了對他們的關心,又使善男信女們不因頭髮蓬亂而對佛不敬,如此,豈不善哉?”結果他賣了上百把梳子。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這則材料主要講述了三個推銷員到寺廟向和尚推銷梳子的故事。在一般人看來,到寺廟賣梳子是絕對賣不出的,甚至荒唐可笑。(1)材料中的甲推銷員,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某一類人的處事方式和態度。即面對現實問題,或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或安於現狀,消極面對。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生活,終將一事無成。可以選取這一角度,進行深入剖析,確定立意,進而構思謀篇。(2)乙推銷員面對這一難題,沒有悲觀退縮,而是勇敢面對,他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以梳子的特

殊功效為理由,賣出了十幾把。收穫雖不大,但體現了乙推銷員積極面對現狀的樂觀心態。可以由此拓展思路,從樂觀心態與事業成功的角度入手進行構思。(3)丙推銷員面對嚴峻的現實,開動腦筋,另闢蹊徑,“曲線救國”——將銷售對象轉移到來寺廟的善男信女身上。正是這一巧妙轉移,帶來了巨大的商機,賣掉了上百把梳子。丙打破常規思維模式,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這是他成功的秘訣。可以從這一角度出發,談創新思維對成就事業的重要作用。

上述材料中,面對同一個問題,三個推銷員由於思維方式不同,面對問題的態度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也不同,因為有三種截然不用的結果。由此可以從總體上提煉出一個最佳立意,那就是“思路決定出路”。

【原文】

讓思維轉一個彎

很多時候,只要讓思維轉一個彎,就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題記

在這個世界上,能讓思維轉彎的人並不多;而轉與不轉,則正是人與人的差別之所在,也是事業能否成功的關鍵。

從前,有三個人一同去廟裡賣梳子。甲覺得和尚用不著梳子,便主動放棄,結果一把梳子也沒有賣出去。乙向和尚推銷說:“用梳子刮頭皮,能促進血液循環,健腦益智,對研習佛法可起強記博覽之效。”他賣了十幾把梳子。而丙則讓思維轉了個彎,他找到主持說:“如果每個香案上都擺幾把梳子,讓他們(香客)磕頭之後能夠梳理好頭髮,

既體現了對他們的關心,又使善男信女們不會因頭髮蓬亂而對佛不敬,豈不善哉?”他賣了上百把梳子。

第三個人只不過讓思維轉了個彎,便獲得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創新思維的神奇尤其可見一斑。

有人說,第一個用鮮花比喻少女的人,被譽為天才;第二個套用這個比喻的人,被譏為庸才;倘若第三個人仍然用此作比,則被視為蠢材了。這種說法未免誇張,但人們對創新意識的盛讚卻是顯而易見的。在不斷創新中,我們的智慧得到增長;在不斷創新中,我們的能力得到提升。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攀上一個又一個高峰。

下面,再看看以個叫“沃卡”的人是如何運用創新思維讓自己的產品風靡全球的吧。

100多年前,芝加哥博覽會展出了一個人發明的“拉鏈”。但這項發明在當時並沒有引起注意,只有一個叫“沃卡”的人關注了它。經過認真研究,沃卡越發覺得這一產品會走俏,於是與發明人合夥生產拉鏈。接著他們與廠家合作,把拉鏈縫製在鞋上取代了鞋帶。然而結果卻出人意料,大批的成品鞋在倉庫中堆積如山,難以出手。這個結果對沃卡的打擊很大,但他想,必須再轉移個“大彎”才可以轉敗為勝。於是,他又嘗試著把拉鏈用到錢包上、服裝商很快,拉鏈打開了市場,從此風靡全球。

不起眼的小小拉鏈,竟然讓沃卡名利雙收,靠的是什麼?當然是思維的創新。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看

起來紛繁複雜,但並不是無法解決。人們往往因問題錯綜複雜望而生畏,主動放棄,卻不知道讓思維轉一個彎,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以至於一次次與成功失之交臂,是在令人惋惜!

其實,解決問題並不難,我們需要的,僅僅是讓思維轉一個彎。

【簡評】

這篇議論文緊扣材料,審題準確,觀點鮮明,論據典型,結構也很完整。但掩卷沉思,總覺得力度不夠,只能躋身於二類卷之列。究其原因,主要是敘述有餘,論證不足。文章主要運用舉例論證,且事實論據大約占了五分之二的篇幅,必須忍痛割愛,刪除壓縮,增加議論的分量,突出議論文的文體特徵,增強論證力度。

【升格文】

讓思維轉一個彎

很多時候,只要讓思維轉一個彎,就能講不可能變為可能。

——題記

在這個世界上,能讓思維轉彎的人並不多見;而轉與不轉,則正是人與人的差別所在,也是事業能否成功的關鍵。

從前,有三個人去廟裡賣梳子。第一個人認為認為讓和尚買梳子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是枉費心機,便知難而退,一把梳子也沒有賣出去。第二個人腦筋一轉,說服和尚們用梳子刮頭皮,用以增進腦部血液循環,賣了十幾把梳子。第三個人則另闢蹊徑,他找到住持,建議說,如果在每個香案上放幾把梳子,不僅能讓善男信女們整理好叩

拜時弄亂的頭髮,以示對佛祖的尊敬,又能顯示出對他們的關懷。住持聽了頻頻點頭。於是,他賣了上百把梳子。

顯然,第三個人的成功,得益於獨特的思維方式——創新思維。實踐證明,創新是事業成功的法寶,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是國家發展的長久推手。

康有為說:“創新則盡滌舊習而氣象維新,守成則安靜無為。”黃漢清也說:“企業的成敗在於能否創新,尤其是當前新舊體制轉換階段,在企業特殊困難時期,更需要有這種精神。”不錯,縱觀古今中外,大凡事業有成的人,都是勇於創新的先鋒。沃卡只是想思維轉了個彎,便使自己的產品風靡世界——他因此而被人們稱為“拉鏈大王”。

100多年前,芝加哥博覽會展出了一種叫“拉鏈”的展品,這個小物件在當時沒有產生絲毫反響,可是沃卡發現了它,讓思維轉了個彎——將那些不起眼的拉鏈安裝到鞋子、服裝、錢包上進行銷售。拉鏈憑著方便快捷的特點很快打開了市場,為敢於創新的沃卡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和巨大的財富。

讓思維轉一個彎需要勇氣和智慧,固守傳統的思維定勢是取得成功的最大障礙。回顧歷史,我們並不缺少這樣敢於突破傳統模式、讓思維轉一個彎的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杜甫,勇於打破前代文人騷客的思維定勢,力求“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終於開創了自己的文風,成為一代“詩聖”;“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也正是讓思維轉了一個完,標新立異,大膽創新,把畫竹的技巧滲透在書法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