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護動物的作文

動物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要懂得愛護,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關於愛護動物的作文範文吧!

關於愛護動物的範文1:

近幾年來,由於人們的大面積捕殺,許多野生動物瀕臨絕種,因人類隨意砍伐樹木,破壞了動物的生活環境。

我們與地球上的動植物,同屬一家園。我們濫殺野生動物的行為,使動物滅絕了,其實上,野生動物和我們息息相關。他們維持了生態平衡,使萬物能夠繁衍不息,所以我們應該保護野生動物

在西藏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獵人他無名無姓,雲遊四方,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羊肉,渴時喝碗冰雪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大清早,他從帳篷里出來,突然見對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隻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渾身立即湧上勁頭,轉身回帳篷拿了杈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隻肥壯的藏羚羊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衝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從它眼裡流了出來。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獵人兩眼一閉,扳機在他手指下一動,那隻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後仍是跪臥的姿勢,

次日,獵人把那隻藏羚羊開膛扒皮,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得叫出了聲……原來在藏羚羊的肚裡臥著一隻小羚羊,它已經成型,自然是死了。這時候,也才明白藏羚羊為什麼要為自己下跪:它是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當天獵人,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隻藏羚羊連同它沒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下落。

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動物和人都是有情感的,他們也要繁衍後代。但人們為了貪圖口腹之慾,竟讓兇猛的老虎和稀有的穿山甲等動物,在幾聲槍響之後,變成美味的佳肴。

我們要與動植物友好溝通,共創和諧美好的生活。自然生態保護好了,人類才有持續發展的空間,自然,人類就會有生存,代代綿延不斷的延伸,也會生生不息,讓我們聯手共創生態美好的壞境,共創人類的家園!

關於愛護動物的範文2:

世上每一隻動物都是生命,我們要好好愛護它們。,今天,我又在回家的路上,見到了幾隻流浪狗被人驅逐的情形。看到這樣的情形,我心中猛地湧起一股怨氣,還有對流浪的憐憫之心。我想;小狗狗,我很想幫你們,可我是無能為力呀,我不能把你們抱回家飼養,否則會被爸爸媽媽罵的。現在,你們自己小心一點。忽然我看見一隻流浪狗抬起頭來,用可憐的眼神看著我,仿佛在說:“你能幫幫我嗎?我好餓,我身上也好癢啊,你能幫幫我嗎?”我看了它的眼神之後,又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感覺從心中透露出來。在不知不覺中,淚珠從我的眼睛裡湧出來,然後想斷了線的珠子不停的往地下掉。我伸出手來撫摸這隻小狗。在撫摸它的瞬間,我突然發現,這些流浪狗是那么的可愛。過了一會,一隻掃帚打過來,趕走了小狗。我和小狗還是分開了。我只好悲傷地回家了。

要論速度,人跑不過狗;要論智慧,人也比不過狗;要論感情,人還是比不過狗。還是在今天,我看到了感人肺腑的事情。事情是這樣的:我走在上學的路上,我看見一隻可愛的小狗在一個老人的腿邊繞來繞去。老人走在路上,小狗跟著旁邊。忽然,一輛小汽車橫衝直撞,向老人駛來。小狗發現了,大家也發現了。大家異口同聲地喊:“小心。”老人反映過來了,可車都駛到了眼前。“咚”,大家都閉上了眼睛,等大家睜開眼睛後,被眼前一幕驚呆了。老人被推開在旁邊,安然無恙。車撞到的是那只可愛的小狗。老人發現後,抱著小狗痛哭。大家紛紛說:“這隻狗居然為了主人,甘願犧牲,值得我們學習呀。”我看到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難言之隱的感覺。

要論速度,人跑不過狗;要論智慧,人也比不過狗;要論感情,人還是比不過狗。世上每一隻動物都是有感情,我們要好好愛護它們。我們不能讓動物四處流浪。大家行動起來吧,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讓小動物們有一個快樂的、舒適的家吧。

關於愛護動物的範文3:

人,自認為是萬物之中的傑作,因為人性已從動物群中分離出來,且高懸於眾生之上。而“野物”們,依然蒙昧未開,即使經人馴養,也僅顯示一下本能而已。於是,有人把行惡造孽者稱為衣冠禽獸,將罪責自然地推給動物。

禽獸不能申辯,就成為野蠻、貪婪、殘忍的化身。然而,在人們如是說的時候,是否自審呢?報上披露過一個宰狗的場面,居然把狗皮活活剝下來,像脫一件衣裳,再牽著系在狗鼻子上的繩子玩耍。血淋淋的剝皮狗如一團紅肉,哆哆嗦嗦地在地上亂走。痛楚已經讓狗麻木了,充血的眼中溢出無限的柔順和乞求。禽獸們尚保持原朴的習性,而人心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現出來的殘忍去集成禍水,橫流世間。

人猿揖別了,人有了楚楚衣冠,自詡有了通視天地的思想,有了道德和良知,他的智慧可以更有效地去行善,也可以更有效地去作惡。為了一己之私慾,他要處心積慮,運用謀略去占勝同類,這同類有他的朋友、同事甚至同胞。

記得前蘇聯一位小說家曾說過:“世界上任何一隻狗都不會把普普通通的忠誠看作是什麼特殊的品格,而人們卻偏要將其提到豐功偉績的高度,這是因為並非所有的人都像狗那樣具有忠誠不渝的品德。”的確,被物引誘的人,常常輕而易舉地放棄先祖的遵奉,在名利場上明爭暗鬥。何必詛咒惡人為衣冠禽獸,其實,人的天敵不在動物那兒,恰恰是在人群里!

傳說上帝要淹沒惡貫滿盈的史前人類時,讓義者諾亞造方舟。並囑咐:“你同你的妻,與兒子兒妻都要進入方舟,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樣兩個,一公一母,好在你那裡保全生命。你要將各樣食物積蓄起來,好作你和它們的食物。”古老的經文裡,就暗示了人與動物共有的權利,而且還用了“它們”這個詞。上帝在這裡強調了生命的共存和生靈之間的平等,保護禽獸,原是上帝之愛的一個組成部分。

法國人道主義思想家史懷澤在非洲蘭巴雷內建立叢林診所,義務治病。一天,他駕船在奧戈維河行駛,看到母河馬托起河馬幼仔遊動時,產生了對生命敬畏的概念,於是把他同情的範圍擴大到所有生命。而人類對動物的傷害,不是以文明戰勝了野蠻,恰恰是以理性的野蠻對付天然的獸性,這才是可怕的野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