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考作文萬能素材人物例子

作為一名學生,平時在積累素材時要多積累一些萬能素材,萬能素材基本對所有的作文都可以靈活運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語文高考作文人物例子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語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例子篇1:三個抄寫員

黎錦熙(1890-1978)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民國頭十年他在湖南辦報,當時幫他謄寫文稿的有三個人。第一個抄寫員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實實地抄寫文稿,錯字、別字也照抄不誤,後來這個人一直默默無聞。第二個抄寫員則非常認真,對每份文稿都先進行認真仔細地檢查然後才抄寫。遇到錯字、病句都要改正過來。後來,這個抄寫員寫了一首歌詞,經聶耳譜曲後命名為《義勇軍進行曲》,他就是田漢。第三個抄寫員則與眾不同,他也仔細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與自己意見相符的文稿,對那些意見不同的文稿則隨手扔掉,一句話也不抄。後來,這個人建立了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就是毛澤東。

語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例子篇2:鍛鍊身體

老漢拋甩不滿1歲孫子鍛鍊其身體

20xx年10月8日,網友“王浩峰”在其部落格撰寫一篇博文:《嘆服!武漢老漢帶孫兒奇特方法》,這篇博文經網上論壇轉發後,引發眾多網友激辨。該博主稱20xx年“十?一”長假期間,他在武漢一處公園親眼所見,一位姚姓老漢,將才7個月大的孫子,反拎著雙腳或雙手,將其身體使勁兒地往高空拋甩,一次多時能拋甩30餘個回合,圍觀的市民無不心懸,捏一把汗。老漢說這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稱大孫子也是這樣每天拋甩長大的,身體好得很。”最後,該網友還在文中很謹慎地提醒各位網友,“千萬不要盲目模仿喲,人家老先生是中醫出身,千拋萬摔嬰幼兒關節不脫臼,是有訣竅的。”

語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例子篇3:做個勤奮的人

遠做一個勤奮的人

在美國,有一個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裡,幾乎都做著同一件事:天剛放亮,就伏在打字機前開始一天的寫作。這個男人名叫史蒂芬。金,是國際上著名小說大師。

史蒂芬·金的經歷十分坎坷,他曾經潦倒得連電話費都交不出,電話公司因此而掐斷了他的電話線。後來,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說大師,整天稿約不斷,常常是一部小說還在他的大腦中儲存著,出版社高額的定金就支付給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大富翁了,可他仍然是在勤奮的創作中度過的。

史蒂芬·金的秘訣很簡單,只有兩個字:勤奮。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時間是例外的,不寫作。這三天是:生日,聖誕節,美國獨立日(國慶節)。勤奮給他帶來的好處是,永不枯竭的靈感。學術大師季羨林老先生曾經說過:“勤奮出靈感。”

語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例子篇4:獨特的教育方式

父親另類教育不重學習 14歲孩子游遍祖國

家長們往往都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可美院一位老師卻反其道而行之。居然“縱容”孩子不參加考試,還讓孩子“享受”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這不,他利用20xx年的時間,帶領孩子遊歷了3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10000多張圖片,3600多分鐘的錄像,無數張火車票、住宿票、景點門票,這就是曹敬鋼、曹黎勇這對父子10多年的收穫。小黎勇出生於1993年,可他的社會閱歷,就連很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語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例子篇5:奮勇向前

人類之所以能走出蠻荒,擺脫愚昧,踏進文明,就是因為人類有不盡的希望。梁啓超曾說“夫有希望者,人類之所以異於禽獸,文明之所以異於野蠻,而亦豪傑之所以異於凡民者也。”希望帶給人們無窮的信心、勇氣和力量,激勵著人們去克服艱難和困苦。希望使人類戰勝了自然,戰勝了自我,帶來了人類的光明,點燃了生命的火光。古希臘統治者亞歷山大在遠征前,把所有的金銀財寶、土地莊園等皆贈給大將元帥,一大臣見狀十分不解問道、“陛下,您把全部財產分掉了,那?把什麼留給你自己呢?”亞歷山大答道、“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無窮的財富!”亞歷山大之所以赫然昭示於古今,是希望帶給他無窮的力量。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受阻於匈奴,九死一生,仍懷希望,終排除萬難,凱鏇歸漢;史可法、譚嗣同、秋瑾、李大釗、江姐……太多太多的英雄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又是希望幻化成的執著信念帶給他們巨大的勇氣和力量。是希望使人們在險境、絕境中勃然奮發,努力抗爭;是希望使人類代代生生不息,永遠在歷史的大道上奮勇向前。

語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例子篇6:茅于軾的快樂人生

茅于軾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他致力於普及經濟學知識和市場觀念,以紮實深入的扶貧活動實踐了自己的學術思想和社會責任。茅于軾是一個追求和傳播快樂的人。他曾經認定財富是社會發展追求的目標,一直到七十歲前後他才對此逐漸產生了懷疑。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善,可是大家的怨氣似乎也在增加。他發現人們未必是追求財富的絕對多少,而是財富的相對多少。或者說,人們是在彼此攀比,是想超過別人。

茅于軾認為,追求快樂是人生的最高準則,而財富則不是,人不要做錢的奴隸,不要犧牲快樂去賺錢。1979年前後,鐵道部研究院普遍加工資。當時工資是惟一的收入,人人都盼望多加一點。方案公布時,有人很失望,要把鋪蓋卷搬到辦公室去抗議。茅于軾也對這次評議抱著希望,自以為憑自己在業務上的突出貢獻,工資會加得不低。不料他只加了半級。雖然他心裡很不平,但是看到許多同事撕破臉皮大吵大鬧,非常反感,說“我寧可犧牲這半級,也希望改變這種情況。”於是他當眾宣布放棄這半級。

對於這樣一位年過七旬又勤奮工作的老人,旁人總是提醒他注意身體健康。他卻說:“這身體,你注意也好,不注意也好,該死的時候你還是要死的。一個人活一百歲,別人就說,你看這個人多么幸福。其實對他個人來說很痛苦,死又死不了。當痛苦大於快樂的時候,這種生命還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