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穎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很多教師和學生也注意到了的作用,平時在生活和學習中會注意積累一些素材,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人物的20xx新穎高考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xx新穎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一

羅斯福的故事

一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很少與同學們遊戲或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後,再也沒去搭理它。

幾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小男孩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顆小樹。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裡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顆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幾十年過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樹茁壯成長。也許那樹是那樣的平凡、不起眼;也許那樹是如此的瘦小,甚至還有些枯萎,但只要有這養料的澆灌,它就能長得枝繁葉茂,甚至長成參天大樹。

20xx新穎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二

逆境中崛起的天才

曾經,因為潦倒,他將自己的詩僅賣了10塊錢,而被人嘲笑為“弱智”,而這首詩花了他整整20xx年的時間;曾經,“窮鬼”一詞變成了他的代名詞,生活的一連串打擊一度讓他幾近崩潰,走投無路。

他出生在美國的波士頓,是個苦命的孩子,3歲時就失去了雙親,成了可憐的孤兒。後來,當地一位做菸草生意的商人收養了他,並送他上學讀書。興趣經商的養父始終不理解愛寫詩的他,更不喜歡他,經常罵他是個“白痴”。長大後,他的浪漫不羈與養父的循規蹈矩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兩人不可避免地發生激烈的衝突,最終他被趕出家門。

後來,他進了美國西點軍校就讀,酷愛寫詩的他竟然無視校規,不參加操練,被軍校開除。從此,他用寫詩來打發自己的時光。

在他26歲時,他遇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表妹唯琴妮亞,並不顧世俗的眼光與阻撓,兩人相愛並很快結婚。這是一段令他刻骨銘心的時光,也是他一生中最難以忘懷的美好記憶。

婚後,因為貧困潦倒,他們甚至連每月3美元的房租都無法支付,經常餓著肚子。體弱的妻子不堪重負病倒了,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無能為力。很多人嘲笑他、譏諷他,說他是個十足的“窮鬼”,連自己的妻子都保護不了,而她的妻子面對人們的譏笑,始終對他不離不棄。他們用真愛詮釋了世間最牢固的愛情。

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酷愛寫詩的他始終沒有放棄手中的筆,每天都在瘋狂地寫詩,將自己對妻子的愛深深融入文字中。他渴望有朝一日能改變現狀,讓妻子過上好的生活。就是這種願望強烈地支撐著他,讓他忘記痛苦,忘記世間所有的不快,一心只想著要“成功”,要“奮鬥”。

然而,儘管他從未放棄努力,深愛他的妻子還是帶著眷戀與不捨離開了他。幾近崩潰的他忍著悲傷的淚水,將對妻子所有的愛戀付諸筆端,寫出了聞名於世,感人肺腑的經典詩作《愛的稱頌》,最終獲得了巨大成功。

“每次月兒含笑,就使我重溫美麗的‘安娜白拉李’的舊夢;每次星兒升空,就像是我那美麗的‘安娜白拉李’的眼睛,因此啊!整個日夜我要躺在——我愛,我愛,我生命,我新娘的身旁,憑弔那海邊她的墳墓……”如此深情的文字,讓人讀後唏噓動容,我想他的愛妻泉下有知,也該欣慰了。

他就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詩人愛倫坡,被稱為世界文壇上最著名最浪漫的文學天才之一。

他的經歷告訴我們,逆境中不要沉淪,唯有奮起,方能成就輝煌人生。

20xx新穎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三

鍋里的上帝

白天,她是個女傭。臃腫的身材,蓬亂的頭髮,指甲縫裡都是黑泥,她乾所有的雜役,並經常遭到房東太太尖聲的催租和謾罵,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但每當夜晚來臨,在她破舊的小屋裡,在昏暗的油燈下,她趴在地板上細細地勾畫著一幅幅畫作——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讓她忘記了勞累和疲憊。

她沒有畫桌和畫布,連顏料都是自己利用河底的淤泥、路邊的野草、教堂的燭脂、動物血、麵包屑調製的“獨家配方”。她以手指做筆,在一塊塊小木板上,畫著只屬於她自己的畫。

就在法國桑里斯小鎮上,她的人生就這樣孤單走過了50年。沒有人搭理她,人們只知道她是杜佛夫人家的幫傭。

1920xx年的一天,德國知名藝術評論家伍德在杜佛夫人的晚宴上,無意中見到被隨手丟在角落的一塊畫著蘋果的小木板:它靜靜地站在牆角,豐饒的顏色賦予了它噴薄欲出的生命力。無比驚訝的伍德急忙打聽作者的名字,杜佛夫人輕蔑地說:這不過是家裡一個叫薩賀芬的女傭畫的,她可從來沒學過什麼繪畫。

伍德當即買下了這幅畫。他找到薩賀芬說,你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畫家,我要資助你學畫,將來為你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

可薩賀芬的好運剛剛開始,命運就對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一戰爆發了,德國軍隊打進了法國。伍德被迫逃離法國前告訴薩賀芬,希望她一直堅持畫下去。她越來越老了,很多人不願雇她幹活。她每天只吃一頓飯,靠著人們的施捨勉強度日。儘管生活如此艱難,窗外戰火紛紛,但薩賀芬就像忘記了一切,每天堅持畫畫。

20xx年過去了。當伍德再次來到了桑里斯小鎮,看到一個畫展上寫著薩賀芬的名字。他想不到她居然還活著。來到薩賀芬那扇破舊的小屋,裡面堆滿了一幅幅姿態各異、色彩艷麗的畫作,它們就像精靈,讚嘆著女主人的堅強和執著。薩賀芬說:“先生,您知道嗎?執著於自己的作品,在鍋里也能找到上帝。當我悲傷時,我會去野外,摸摸樹,和花鳥說話,一切就會好的。”

在伍德的資助下,薩賀芬第一次購來亮晶晶的銀器,第一次有了寬大的畫室,她為巴黎畫展開幕給自己訂做了一套一生中最昂貴的紗裙。然而命運似乎又一次捉弄了薩賀芬。就在畫展前夕,史無前例的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了,薩賀芬的作品突然沒有了買家,而且伍德的個人財產也被法國政府沒收。痛苦失望的薩賀芬又重新回到了破舊的小屋,昏暗的燭光里,她握著畫筆,瘋狂地塗抹著。

1942年,薩賀芬在療養院寂寞離世。1945年,在伍德的努力下,薩賀芬的作品終於在巴黎和世界各地展出,薩賀芬一舉成為法國現代原始畫派的著名畫家。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擁有獨特的使命和價值,每個人的鍋里都有一個上帝,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