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記有哪些讀後感

你都讀過哪些人物傳記?哪本人物傳記讓你印象深刻?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人物傳記讀後感,如果你喜歡的話,記得分享給更多好友喔!

人物傳記讀後感篇1

岳飛是南宋時期的一名抗金元帥,他精忠報國,公私分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名字。我讀了<岳飛傳>後,被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他讓我明白了一種可貴的愛國主義精神。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故事。岳飛有一個深明大義的母親,在母親的教導下岳飛從小就立下了報國的偉大志向,他自幼拜師刻苦習文練武,並與張顯、湯懷、王貴、牛皋結拜。後來他投軍報國,敢於以自己的實力向皇親國戚挑戰,大鬧武科場,qiāng挑小梁王。奸相張邦昌要拿他問罪,被大師宗澤救下,逃回家鄉。不久,金兵犯宋,張邦昌賣國,徽、欽二帝被俘。康王趙構南下稱帝,岳飛奉旨入朝,在宗澤的領導下,率領岳家軍抗擊金兵,一次又一次勇破金軍,威名遠震。但是,正當岳飛節節勝利之時,貪生怕死的趙構,聽從了賣國賊秦檜的奸計,一天之內下了十二道金牌召他回京。岳飛一回到臨安,就被解除了兵權。不久,奸臣秦檜誣告岳飛謀反,以“莫須有”的罪名在杭州大理市風波亭殺害了年僅39歲的岳飛,造成千古奇冤。岳飛是一個非常愛國的英雄,他愛國更勝於愛自己。他同時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大丈夫,對朋友情同手足,所以他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在任何時候都會幫助他,支持他。

岳飛的背上有“精忠報國”四字,是他母親為他刺的,是希望岳飛將來能夠精忠報國,不付所託,他果然成了一名出色的元帥,只可惜,岳飛雖然厲害,可還是被奸臣害死。岳飛因其精忠報國的偉大精神成為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典範,是我們每箇中華兒女的榜樣。岳飛一生出入疆場,英勇抗擊侵掠,堅決反對國家民族受到壓迫,其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為歷代人們所敬仰,值得我們永遠懷念。他的精神將永遠保留在中華大地上,永遠流傳……。

古往今來,有許多像岳飛這樣的偉大英雄,如勇敢的邱少雲,戰鬥英雄黃繼光……我從心底里佩服像岳飛這樣的大英雄,他們偉大的愛國精神將流傳千古!在這些英雄身上體現的是中華優秀兒女的種種可貴精神和質量,這些可貴精神與質量成為我們少年兒童今後學習和人生道路上努力向前的精神動力和寶貴財富。他們為國家民族奮鬥、獻身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向他們學習!

人物傳記讀後感篇2

人生之路漫長又坎坷,人生之旅中充滿了成功與失敗,布滿了玫瑰和荊棘,在艱難的跋涉中,我們選擇了成功,同時也就選擇了失敗。

人們往往都希望自己成功,去收穫那片喜悅,然而卻害怕面對失敗,害怕體味那份苦澀,近日,我在一本書中讀到一個人的簡歷,面對那一串串的數字,我震驚了,也感動了……

大凡成功的人,他們都是一段從零開始的艱巨里程,都經歷過失敗,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是因為他們經歷了比我們更多的失敗,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一步步地成功的。 書中闡明了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當我們真正地明白了,理解了失敗的偉大意義,我們便也懂得了:我們應該感謝失敗。我們學校曾早20xx年開始進行過一段較長時間的感恩教育,提倡感謝曾經給過我們幫助的人,甚至是陌生人或敵人、對手。甚至到現在,我們也經常教育孩子,要感謝周圍的人。幫助過我們的人讓我們的生活工作等更加順利,而打擊過我們的對手、敵人卻能鍛鍊我們的意志,讓我們跌倒了再爬起來。其實文章所說的“感謝失敗”也是這個道理。

有人說:失敗,是一塊調色板,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五彩繽紛,絢麗燦爛,如果沒有失敗,就沒有人生的大起大落,也就少了那份執著,少了那份激情,如果沒有失敗,生活便過於平淡,也就顯得蒼白無力,讓人覺得索然無味,沒有了大苦大樂,沒有了歡歌笑語,生活也就如一潭死水,失去了應有的風采、光華和生機。我覺得我的工作生活確實經歷了不少的成功與失敗,當然,這些與偉人們的失敗與成功是不可相提並論,簡直就是連“小巫見大巫”都談不上。但我發現經歷了失敗,我從中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吸取經驗教訓,為成功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為下次更好開展活動、為以後的教學工作而積蓄力量,孕育希望的種子,變得更堅強。比如,當我發現某節課上得比較失敗時,我覺得不能氣餒,應該調整心態和教學方法,使下次的教學更好,我相信我們的毅志也會在無數次的挫折中磨鍊得更加頑強,我們的信心了也會隨著那份執著更加堅定。

我想:大凡偉人能成功,大多數經受失敗的挫折。我們要想得到玫瑰,就必然要準備接受失敗的利刺,我們要想使自己快樂,就必然要經得起失敗後的調節、、、、、、還是那句話: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

人物傳記讀後感篇3

普坦漢姆說過:“和平孕育著戰爭,戰爭孕育著和平。”近代中國的國共內戰便是這樣的戰爭。

為了了解更多關於內戰的詳情,我翻閱了<毛澤東傳>讀完<毛澤東傳>,我第一感覺是深深的長嘆:遙遠的歷史長河,滾滾的內戰。在<毛澤東傳>中說到,因為內戰,我國傷亡士兵將近幾百萬人,經濟退回了抗戰前的老樣子。同時,我通過內戰,了解到毛澤東在軍事指揮上高超的戰略戰術。

令人最為關注的是千里躍進大別山。

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部隊軍主力,以出乎國民黨軍預料的突然行動,在山東西南150千米的戰線上,一舉突破黃河天線。接著,劉鄧大軍經過近一個月的連續作戰,殲滅大量敵人後,邁開大步南下,開始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壯舉。

大別山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是國民黨戰略上最敏感而又薄弱的地區。解放軍只要能占據大別山區,就可以東懾國民黨首都南京,西逼長江中游重鎮武漢,南扼長江,控制整箇中原地區,從而迫使蔣介石調動其他進攻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部隊回援。

毛澤東在此的戰略用得真是妙極了!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時候,中央採取了誘敵深入、尋找有利時機、各個殲滅敵人的戰術,千里躍進大別山是出其不意,衝出後追的重圍,進入大別山區,把尖刀插入國民黨的胸膛。而我在欣賞毛主席的智慧的同時,更被劉鄧大軍的堅決、勇敢,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所感動。

經過20多天的艱苦跋涉和激烈戰鬥,劉鄧大軍十幾萬人渡過黃河,國民黨統帥部一片震驚蔣介石根本摸不清解放軍的戰略意圖。直到劉鄧大軍越過隴海路,穿越寬達30多千米、遍地淤泥計稅的黃泛區,渡過沙河後,蔣介石才如夢初醒,發現解放軍的進軍方向是大別山。他急忙集動兵力,企圖阻止劉鄧大軍度過汝河。在前有敵軍阻攔、後有重兵追擊的險惡形勢下,劉鄧大軍能否在幾個小時內強渡汝河,關係到整個戰亂行動的失敗。劉伯承、鄧小平親臨汝河渡口指揮,劉伯承號召大家:“面前即使橫著刀山火海,我們也必須打過去!狹路相逢勇者勝!直到我們堅決、勇敢、不怕犧牲,就一定能衝過去!”指戰員們冒著戰機低空轟炸和河岸敵軍的瘋狂掃射,勇往直前,終於度過了汝河,闖過了千里躍進途中的這個險關。

贏得戰爭只不過是使和平有一個良好的開端,讀了<毛澤東傳>讓我明白了更多:在我們遇到阻礙時要衝破一切障礙,就必須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制定戰略,讓後在朝自己的目標追求 奮鬥,才能取得成功!

人物傳記讀後感篇4

今天,我終於讀完了厚厚的一本<皮皮魯傳>。它講述了皮皮魯外傳、鮑爾歷險記、世紀末危機、紅塔樂園、馴兔記、名畫風波、巴斯波和他的飛碟、還有皮皮魯牙膏奇遇記……等等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個故事了:世紀末危機。如果你沒看過,趕緊看看咯。

世紀末危機講述的是:在茫茫的宇宙里,不只是我們地球有生命之源——水,而在沙星那裡也有水。沙星上面的人長得都很醜陋,他們很嫉妒人類有這么好的皮膚,於是他們決定讓人類都變成動物。皮皮魯得知了這個秘密,並決心為了保護人類而鬥爭,於是開始了一場場激烈的戰鬥。最終他用他的聰明才智戰勝了沙星的惡魔,取得了勝利。

我為什麼愛看這本書呢?因為這本書使我知道了人類的想像就像遼闊的大海,無邊無際。只要你敢於想像,你仿佛就變成了作曲家,任何音符都任你擺布。除此之外,它還有一些幽默風趣的語言,使你會忘記疲勞和睏乏,並且會覺得輕鬆和快樂……。更重要的是,他還給我們講述了豐富得知識。譬如:人是有雙面性的,老師和大人都喜歡“乖兔子”……等等。

眼看著就要和大家再見了,如果你想看<皮皮魯傳>的話,別忘了買一本喲,!它可是物美價廉的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