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優秀觀後感範文精選

《感動中國》是一檔由央視打造的精神品牌節目,主要通過投票的方式選出年度最令人感動的震撼人心的人物和團隊,他們始終把人民民眾和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的精神真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感動中國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20xx觀後感

昨天,我和家長一起看了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並寫下了這次的觀後感。

節目開始了主持人先介紹了第一個人他叫呂保民,在20xx年9月8日在無極縣東中鋪菜市場早市上,南王村的曹愛芳、崔嘉誠二人被張某搶包,兩人在與張某拉扯時張某掏出匕首將崔佳成刺傷。呂保明見狀急忙上前制止災搏鬥中瘋狂的歹徒,用匕首亂刺面對刺刀呂保民沒有絲毫退縮,歹徒幾次想逃走呂保民都緊追不捨,在熱心人的幫助下張某被制服,這時呂保民胸口鮮血淋淋,血浸透了汗衫,深受重傷鋁保迷身中無數刀傷經過兩次手術才脫離生命危險。

同樣還有守島夫妻和王瑞華他們32年堅守開山島開山島是還海中的一座孤島也是中國黃海的前哨戰略十分重要。

1986年部隊撤編後交給地方管看著20xx年7月23日王繼才在島上執勤時突發疾病去世年僅58歲。頒獎致辭上這樣寫島在小也是國土,加為立也要國先安32年駐守,三代人無言付出,200面旗幟收藏了太多風雨。

還有南陽人張玉滾,他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了家鄉。當了一名每月拿30元工資的老師,他一乾就是20xx年。學校地處偏僻,公路沒修好時,他用一根扁擔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有一次他讓自己的妻子去給新來的學生買課本文具,不幸的是妻子坐有的那輛三輪車翻倒,未滿七個月的女兒頭部擊中石頭當場死亡,80後的他頭髮斑白,臉上布滿皺紋。

這三位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們不為自己,只為大家,無私奉獻,不怕犧牲,另外讓我佩服的人還有:杜富國,其美多吉,程開甲,鍾揚,馬旭,張渠偉等人。

杜富國在參加掃雷工作時,讓隊友退後自己上前。短短六個字:你退後,讓我來!

他明明知道,前進一步就是死,後退一步就可以生。卻他還要堅持,他走到雷前,雷立馬爆炸了,他也失去了一隻靈巧手,和明亮雙眼。

馬旭把自己一生的積蓄1000萬全部捐給了自己的家鄉木蘭縣。她穿15元買的鞋,就這15元買的鞋還用膠水補了很多次。就是這樣一位連一雙鞋都捨不得買的人攢下一千萬。

其美多吉開了30年的郵車,從來沒有出過車禍。他走過最危險的路,跑過最長的道,用過最久的時間。有一次他出了車禍,醒來時第一件事就是問郵車怎么樣了,有沒有人來看管,這樣大公無私的人,真是可敬呀!

鍾陽考上了復旦大學,在西藏盤點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20xx年援藏期間,他的行程超過50萬公里,他帶隊收集了4000餘萬顆種子,相當於西藏植物的1/5。

這些人都有大公無私,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我們也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在下著雨的大街,上陌生人的一把傘會把我們心中的太陽叫醒,在馬路上摔倒,陌生人伸出的一雙手能趕走我們眼中的無助。兩個小時的直播,一個個精彩而有意思的節目,讓活動一次次推上萬眾矚目的高潮。

我一定要像那些道德模範學習,雖然他們過著平凡的日子,卻可以比我們更加有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精神。

看20xx感動中國有感

20xx年2月18日,大家心心念念的《感動中國》如期而至,又會有哪些能擔當、有作為的人從芸芸眾生之中脫穎而出呢?

伴隨著陣陣掌聲、滴滴熱淚,這十位20xx年的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逐步揭曉:綻放在高山礫石的藏波羅花鐘揚、為人民掃除雷患,為戰友血染雷場的杜富國、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身中五刀不退縮的退伍老兵呂保民、軍中的“居里夫人”馬旭、完成“史詩級”備降的英雄機長、雲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守島32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只要能摘帽,失明也心甘的張渠偉、守望鄉村教育,一乾十七年的張玉滾、人生價值在於奉獻的程開甲。

在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王繼才、王仕花夫婦了。

每天國旗同太陽一起在開山島上升起後,王繼才夫妻倆便會開始一天裡的第一次巡島,他們來到哨所觀察室內,用望遠鏡掃視海面,看有無過往船隻,看島上的自動風力測風儀、測量儀是否正常。

“島東邊是硯台石,西邊有大獅、小獅二礁和船山。這上面的4個燈塔也是老王當初建議設立的。老王說,有了燈塔就可以保障過往漁船的行駛安全。”妻子王仕花指著海面上的4座燈塔說,有了這幾處燈塔,路過的漁民心裡就踏實。

登上燈塔,四處遠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島的陡峭。“這段路很陡,離海又近,千萬注意腳下。”走在後山的台階上,瘦弱的王仕花攥著記者的手,怕記者摔倒。

不知有多少個雨大風急的日子,在這段狹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繼才也是這樣牽著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邏;不知有多少個寒冬的冷夜,一根背包帶繫著一前一後兩個人在倔強地前行。

同樣的巡島場景晚上7點再次出現,不同的是,夫妻倆的手裡多了一個手電筒。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夫妻倆就要記錄當天的守島日誌。一摞摞的巡查日誌被王仕花裝在大麻袋裡,拿出來,帶著一股動人的厚重鋪滿了整個桌子。

日誌上一筆筆字跡,正是王繼才生命中的一個個刻度,寫盡了忠誠、責任和堅守。沿著一級級石階巡邏、瞭望,順著王繼才留下的印記一路走下來。這條路,他們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復一日,一日兩次,沒人要求,沒人監督,他們從風華正茂走到了鬢髮花白……

如何銘記一份32年的堅守?不論是家國大愛還是至親相處,我想黃海邊防的哨所會記得,開山島上的五星紅旗會記得,王繼才用腳步堅守過的每一寸土地會記得……

因為,祖國不會忘記每一個平凡堅守背後的邊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