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學習,感動中國優秀觀後感精選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已經連續舉辦多年。每年都會通過多種投票方式選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和團隊,給予人們正能量的鼓勵。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優秀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感動中國20xx觀後感

20xx年2月18日晚,《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播出,獲得“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榮譽的包括:兩彈一星功勳程開甲,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揚,守島衛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擔起未來的80後鄉村教師張玉滾。(央視網 20xx年02月18日)

20xx年度的11位感動中國人物無私無畏、愛國奉獻、捨己為人、忠誠擔當、全心為民,他們的先進事跡感動著你我、感動著中國,同時也感動著世界。感動之餘,我們更重要的是要學習這些感動中國人物的家國情懷。

中國華夏五千年文明,記載著無數歷史歲月,在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中,有多少人為其拋頭顱、灑熱血,最終取得了國家的勝利,五千年的努力,最終鑄就了今天強盛的中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愛家家國的人生追求。 “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xx年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平實話語,它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只有民族復興、國家富強,才能帶來人民的幸福、帶來每一個人的幸福。

兩彈一星功勳程開甲的家國情懷是:一片赤誠、一生奉獻,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舍家棄子”隱性埋名20餘年。

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揚的家國情懷是:20xx年致力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不畏艱苦與困難,不忘初心與誓言,直至獻出寶貴生命。

守島衛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的家國情懷是: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的家國情懷是:生活簡樸,身居小院,卻將自己與丈夫一分一毫幾十年積累的1000萬元無私地捐贈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

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的家國情懷是:扶貧必需精準,不落一人一戶。病情迫在眉睫,卻一拖再拖。為渠縣143802名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他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

擔起未來的80後鄉村教師張玉滾的家國情懷是:為了山區孩子的未來,大學畢業後毅然放棄了在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一乾就是20xx年。他將青春綻放在偏僻的山村國小,“80後”的他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但他卻無怨無悔。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成長成就顯著,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民主政治建設深入推進,人民的自由和權利得到切實保障,文化建設讓中華文明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科技創新成就斐然,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祖國的偉大成就令世界矚目,讓我們倍感自豪,而國家的成就正是每個人付出的結果。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兩相依,有國才有家。我們應該牢牢記住,實現“兩個百年目標”,需要祖國經濟實力和國防外交的強大,更需要億萬中華兒凝聚在中國精神氣脈中最本真的“家國情懷”。

看20xx感動中國有感

昨晚的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如期播出,這是一年一度的精神洗禮,這是帶給全國十幾億觀眾最震撼、最抵達內心深處的英雄情懷。他們或是一生奉獻的科技元勛或是堅守崗位的教育工作者,或是一心為民的基層幹部或是危難之時鐵骨錚錚的排雷戰士……他們來自各個不同的領域,卻有著同樣的初衷:為國為民,無私奉獻。他們將“偉大”與“平凡”劃上等號,他們傳遞著中華民族的不朽精神!

這些時代的楷模有著不一樣的先進,卻有著相同的愛國熱情。把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與進步同自己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做出的每一次決定、每一次付出,都是情懷的指引和支撐。這是我們的民族精神,這是我們的民族脊樑,是我們學習和進步的方向。

排雷戰士杜富國在危險的瞬間選擇用身體為戰友擋住爆炸的殺傷力,這是英雄的本能,在無數次的牽手走過雷場後,留給百姓的是安全的土地,這是戰士們的血肉之軀換來的一方平安;年過八旬的老人馬旭,和丈夫一生過著清貧節儉的日子,只為攢下千萬的積蓄捐贈給自己的家鄉――貧困縣木蘭縣的孩子們,讓知識和富有成為良性循環,是馬旭老人的囑託,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這是於平凡之中讓我們淚目的震撼。

我們的祖國迎來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偉大時刻,我們時代的楷模和英雄從來沒有中斷過,一路走來,總有人在為我們更美好的明天默默無聞的付出著汗水、青春、甚至生命,我們敬畏時代先鋒的同時,更應該肩負起自身的職責,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點滴做起,貢獻自己的光和熱。我們都應該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在感受新時代美好的同時,更要為了我們偉大民族的復興而奮鬥。

不朽的民族精神,一直在感動中傳承著。

20xx感動中國的心得體會

20xx年3月1日,我有幸觀看了20xx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晚會,獲選的十大人物都很值得我們學習,尤其對獲選人黃大發的默默無聞的精神,深受感動和啟發,學習黃大發同志堅定不移、愚公移山的奮鬥精神,收穫頗豐。

黃大發同志是名副其實的年份英雄,也是決勝脫貧攻堅的時代楷模。他幾十年如一日,把人民作為最溫暖的初心,最崇高的信仰,率領民眾鑿水渠、開山路、造糧田,一輩子、一條渠,客服艱難困苦,穿越幾座大山,橫過多處懸崖,創造人間奇蹟。黃大發同志對黨忠誠、心繫民眾、忘我工作和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深深地感染了我。

道德模範們做艱苦奮鬥的楷模,將艱苦奮鬥的要求落實在工作上。而作為共產黨員,我們要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堅持胸懷大局、立足本職、銳意進取、勇於開拓、樂於奉獻。要認真履行《黨章》規定的義務,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熱情,融會貫通在具體工作和實踐之中。要通過身邊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投身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活動,在實幹中落實好各項工作任務,在實幹中破解發展難題,用實幹擔當堅守初心、永葆本色。

感動中國人物代表的是中國精神,他們的無私奉獻,他們在為廣大民眾“負重前行”,飽含滿滿的正能量。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就像是我們的精神糧食,他們平凡而偉大,向他們致敬,更要向他們學習,不忘初心,堅守崗位,做好本職工作,為人民服務,每個人都是感動中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