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優秀觀後感2篇

每一年感動中國都會向我們述說10個故事。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下面小編收集了兩篇關於感動中國的觀後感心得體會,喜歡就趕緊收藏吧!

20xx《感動中國》觀後感1

2月18日晚,鍾揚、杜富國、呂保民、馬旭、劉傳健、其美多吉、王繼才、王仕花、張渠偉、張玉滾、程開甲等11位候選人成功當選“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這些人物襯托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他們身上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推動著時代向前發展。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和支撐著我們美好的中國夢,他們一生嘔心瀝血,儘管涉足各個行業,但他們身上凝聚著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以及中國共產黨的精髓,他們發揮著工匠精神,格盡職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推動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譜寫出了璀璨的華章。

“掌舵沉穩裕如,知難勇毅向前”,時值改革開放40周年,作為基層幹部,尤其是我們的中共黨員,我們需時刻以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跡為引領,以他們為旗幟,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堅定不移、愚公移山的奮鬥精神;學習他們在其自身崗位上克己奉公、踏踏實實、勤勤懇懇、敢於拼搏的精神;學習他們無私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勇於擔當、敢於作為的大無畏精神。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應該把青春的熱情洋灑在這片華夏故土上,堅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時代發展同心同向。對黨忠誠、心繫民眾,學會調節心態,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多下基層,堅持“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原則,多與民眾促膝談心,多了解民眾的疾苦,與此同時,結合當前的大扶貧、大生態、大數據戰略,以昂揚向上的姿態和飽滿的熱情迎接時代賦予我們的挑戰,在遇到艱難險阻時,學會用革命先烈們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跡勉勵我們,激發前進的動力,盡情灑下拼搏的汗水,寫下火紅的青春,不斷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和滿足感,爭做一名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20xx《感動中國》觀後感2

“扶貧必須精準不落一人一戶,病情迫在眉睫卻一拖再拖。紮下帳篷、紮下了根,簽上名字就立下了軍令狀。沒有硝煙的戰場你負了傷,泥濘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實熟了,人們的心熱了。”這是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張渠偉的頒獎辭 。

張渠偉同志自20xx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於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患上嚴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從不懼怕,晝夜戰鬥在攻堅一線。是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對象,他就是中國的脫貧攻堅工作者。

精準扶貧是國家20xx 年全面脫貧的一項重大政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障。達成這一目標,需要社會各方的協同努力。習近平總書記20xx年6月在貴州了解貧困人口如何脫貧致富時,又講了六個精準,“對象要精準、項目安排要精準、資金使用要精準、措施到位要精準、因村派人要精準、脫貧成效要精準”。各民主黨派在扶貧工作中應進一 步理清思路,立足優勢,探索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顯著的扶貧措施,特別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扶貧攻堅是繞不開的關鍵命題,也是包括民主黨派在內的統一戰線的職責和使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在傳達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精神時就強調,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要引導各自成員和所聯繫民眾全面領會中共中央所明確的重要思想、所闡釋的重大問題、所強調的戰略重點、所提出的任務要求,切實把智慧和力量統一到中共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突出精準施策、精準推進、精準落地,切實把人才智力、資源資金、管理信息等要素組織好配置好,增強工作實效。著眼整合優質資源,實現優勢疊加,合力打造統一戰線扶貧開發的工作品牌,加強統籌協調、服務指導和經驗交流,充分彰顯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的獨特優勢作用。

如張渠偉同志等脫貧攻堅優秀幹部,是緊握時代脈搏,圍繞中共中央扶貧工作大局,積極轉變傳統工作思路,深思考、創新路,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的幹部,是我國脫貧攻堅工作的先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