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都會有落葉高中作文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姑娘“天真”的推理:

(所以)這裡是個壞地方!

因為這裡的每朵花下都有刺。

可愛的小姑娘,見花下有“刺”,便認為花也不美了,玫瑰園也不美了。

近日,在牆報欄看報,醒目的大標題下,又一個“大”官被判刑,左肩右膀幾個看報人一陣牢騷:“現在當官的沒有幾個是好的!”言詞憤慨而激烈。閱報後轉身走近一個路口,見一大簇人圍擁著,耳邊傳來路人一陣牢騷:“大白天偷車,這世道壞人多好人少!”話語不平而激昂。

看來,我們某些眼見“灰色”,路遇“不平”的人,一見花下的“刺”,也極容易表現出一番“志士”之氣,“俠士”之風。憤慨不平之後,便認為“花”也不美了,太陽也陰暗了。

其實,“一葉落”並非“天下秋”。

唐朝詩人唐庚曾寫道:“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這是樸素的、高明的見解。山中僧人超脫塵世,本也無需弄清是子醜寅卯,還是申酉戌亥。粗知四季更替,陰陽交換便足矣。窺一葉萌發而知歲之臨春,見一葉飄落而知歲之將秋,這是僧人的正確推理。

人世間的落葉似乎春夏秋冬都有。花卉樹木都具有獨特的物性:或見春葉損,或經夏葉落,或臨秋葉飄,或遇冬葉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從地勢高下的不同,看到了物性的不同。“嶺嬌(兩廣一帶)微草,凌冬不凋;並汾(山西一帶)喬木,望秋先隕。”沈括從區域南北的不同,看到了物性的不同。看來觀察“落葉”也要注意多換換視角,何況還有隨時都會飄落的病葉。“閒雲生不雨,病葉落非秋。”這無名氏的詩句便是對世間凡人的忠告。

見一葉落可以得出“是秋”或“非秋”的兩種可能性。我們既要有“見一葉落”而知“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推理能力,又需謹防“見一葉落”而必是,’秋”的錯誤判斷。

小姑娘的錯誤論斷於己於人還有“可愛”、“天真”之處。但是,如果你我也這么“天真”起來,那恐怕不是“可愛”而是“可怕”和“危險”了。

因為,四季都會有落葉,年復一年,永遠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