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村英語教師郭詠梅的故事

一支粉筆,三尺講台,一顆愛生如子之心,注定滿寫郭詠梅的精彩人生!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最美鄉村英語教師郭詠梅的故事,希望讀者喜歡。

最美鄉村英語教師郭詠梅:青春譜寫愛的篇章

我叫郭詠梅,是河津市陽村中學的一名普通的鄉村英語教師。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鄉村,村子周圍就是一片黃河灘涂。村里人靠天吃飯。自我記事後,村里人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走出這塊貧瘠的土地。

1995年,我從一所中專學校畢業後。有一天碰見鄰家的孩子拿著一本英語書在學習,我走近一看,英語單詞旁註滿了密密麻麻的漢字,我非常驚訝。曉東你在讀什麼呀?孩子那雙大大的眼睛看著我說:“姐姐,我在讀英語,你看我讀地怎么樣?老師說我是我們班最好的。”我聽著他生硬的土氣的似乎和英語不沾邊的英語,我久久無語。曉東又問我,老師說只要好好學英語,長大後還能當翻譯。

回到家後,我的腦海一直迴蕩著曉東讀英語的聲音,我又想起了我在城裡上學時,看到城裡的孩子地道流利的和外教交流,我萌動了,我要讓曉東像城裡的孩子一樣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兩個月後,我如願以償,走進了陽村中學。隨之而來,苦惱、壓力向我襲來:我不是一名專業的英語教師,專業知識欠缺,心裡想,我難道就這么混下去嗎?我又想起了曉東念英語的一字一句,內心矛盾。不,我不能這樣下去,我要把純正的英語交給孩子。從此,看光碟,聽錄音,走路聽,吃飯看,閒下來一遍一遍模仿。一年後,我的發音口語純正了,聽力提升了,獲得了國家認證的英語教師資格證,學生的成績也提高了。但是在不知不覺中,我的嗓子出問題了,聲音沙啞,失去了一個女孩子優美動聽的聲音。喜歡唱歌的我從此不再唱歌了。

我所在的陽村中學,交通不便。校舍簡陋,教師資源缺乏,只有8名公辦教師,學校甚至沒有一台錄音機,一台投影儀。我從家裡拿來錄音機,自製教具,畫了大量的簡筆畫,就這樣,我和孩子們在簡陋的條件下,快樂的學習英語。為了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和孩子們表演課本劇,劇中的人物、情景讓我和孩子們終生難忘。我的教學成績也越來越好,我也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20xx年,我國的中學英語教學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教師課堂用語口語化“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全新課堂模式給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這時,我又再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弱點:是萎縮不前?還是迎難而上?深思熟慮之後,30歲的我,全然忘記了自己嗓子先前的問題,忘記了醫生的忠告,毅然選擇了狠練口語,強化聽力。把自己打造成新時代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

20xx年,我帶兩個畢業班的英語,工作緊張有序。有一天,我碰見一位家長,她神情憂鬱地告訴我,她要找校長,距離中考只有一個月了,但孩子的英語老師病了課停了。當天下午校長專門來找我,他面帶難色跟我談這件事,這時我明白了校長的意圖,但是又想起自己學校家裡忙的團團轉:要上課,要做飯,要照顧孩子,要批改作業,更為重要的是我的聲帶已經亮起了紅燈。拒絕吧!那個班學生怎么辦,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家長哀求的面孔,一番鬥爭後,我挑起了這個重擔。在這有限的一個月當中,每天早上我六點起床,六點十分到教師。領讀、齊讀、示範、講解……,早讀下後,又是三節英語課,午飯當早飯吃。下午又是自習,晚上批改、備課……,我忘記了一切。我的眼裡只有學生,只有英語。三天、五天、半月、三十天。我終於出色地完成了這期學生的教學任務。從那時起,我的英語教學成績一直保持在全市前五名,也是從那一時起我的聲帶長出了息肉,聲音沙啞、粗糙、發音延遲、音色改變,嚴重的時候說話感到吃力。這時,我又一次想到了先前醫生對我的忠告:如果再不注意有可能失聲,阻塞呼吸道。這段時間裡,我的情緒有些波動。深夜,我仰望天空,繁星點點,我感到了我的渺小,想著我的教學生涯,想著我今後的路怎樣走;想著家裡的孩子,但我終於向明白了,我的職業平凡,但我一定要堅守,教師的生活雖然清貧,但我精神富有。師德凝重,師愛無言。

記得冰心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我們選擇了教育,當了教師,就擁有了一份愛的藝術,那就是寬容、鼓勵、提醒。我們的職業就像綿綿的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都會讓我們的弟子備受鼓舞,獲得無窮的信心。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是會創造奇蹟。愛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師愛如雨,育人無痕。多年來,我一直用自己真誠的愛心呵護學生,用無限的愛心傾聽著花開的聲音。

20xx年,班級里有一個叫張丹的孤兒,5月8號,是她的生日,得不到祝福、得不到愛的她在班級里傷心地哭了。我得知後為張丹同學及時舉行了“我們和你在一起”的主題班會。在班會上,全班同學為她唱起生日快樂歌,每人為她寫一句生日祝福的話,一起給她過了一個快快樂樂的生日,笑容又重新洋溢在她的臉上。可是如何能讓她長久地對自己有信心,對學習有興趣呢?我發現她的鋼筆字非常漂亮,於是我就因勢利導,給她買來了上好的鋼筆和字帖,經常鼓勵她勤加練習。不負重望,張丹在20xx年全鄉中小學生硬筆書法比賽中脫穎而出,奪得了一等獎。孩子說,她獲獎最感謝的人是我。是的,愛,創造了奇蹟,同時也就意味著我選擇了奉獻。在教書育人中,在19年如一日的點滴工作中,我體味到了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快樂。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英語教師,但我又著高尚的追求:我願意在清晨,當黎明的曙光射進教室時,我靜候在三尺講台旁,聆聽孩子們朗朗讀書聲,那是世界上最動聽的樂章,那是人世間最美的鏇律!我願意在黃昏的時候踏著最後一抹夕陽,完美地總結這快樂而充實的一天,這是人間最美好的時光!我願意在夜晚的燈光下,看著孩子們那稚嫩的筆記,回想著孩子們天真的面龐,耕耘著,那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最希望的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一支粉筆,三尺講台,一顆愛生如子之心,注定滿寫我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