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喚醒自己寫作指導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險,帶路嚮導都是當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機敏和風趣,他們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習慣,每走一段路就要喚一聲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說這是為了防止自己的靈魂跟不上自己的軀體,他們得喚回自己。

有位哲學家說,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只有不斷喚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你有過對“喚醒”的體會或“喚醒”的經歷嗎?請以“喚醒自己”為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立意自定。

二、審題思路

這是一個命題作文,審題關鍵在於把握標題的構成。

“喚醒”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詞義是:①叫醒;②使醒悟。在這道題目中我們可以抓住這個詞義去立意。注意要闡釋清楚“什麼人(或什麼事)”喚醒自己。

(一)立意的角度有:

①為什麼要喚醒自己?(喚醒自己的意義)

②怎樣喚醒自己?

③喚醒自己的過程。(可以寫作記敘文表現喚醒的過程)

④喚醒自己的什麼?(喚醒自己的責任;喚醒自己的良知;喚醒自己的潛能……)

(二)不當立意舉例:

①題目是“喚醒自己”,應是自我喚醒。如果寫他人他物喚醒自己,或寫自己被他人他物喚醒,或寫他人他物喚醒他人。如有的同學寫父母喚醒自己,自己被音樂喚醒;魯迅被日本紀錄片喚醒等。

②泛泛談喚醒自己,既不說為什麼要喚醒自己,也不說喚醒自己的什麼。

③把喚醒自己等同於保持清醒,認清自己,提醒自己,勸誡自己,警示自己等。

④寫成自己喚醒他人。如寫文天祥兵敗被俘,不為高官厚祿所移,喚醒民族氣節。

三、評分標準(參照高考的評分細則)

凡立意不當的,在三等末或四等打分;文體不明的,在三等末或四等打分;缺題目或改題目的,扣2分。字數不足的,每少50字扣1分;錯別字1個1分,上不封頂;卷面5處以上塗改的,扣2分。

【優秀例文】 喚醒自己

高三(11)班 胡思佳

漫漫人生,離離遠道。悠悠歷史中只有清醒的靈魂才能尋得生命完美的歸宿。然而,路邊的野花散發著迷人的毒香,生活的誘惑讓人們常常迷失了方向。走在人生道上,一個人不得不喚醒自己。

喚醒自己,棄利求義。為人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守護著自己的信與義。國難當頭,有人看不見民族危亡,生靈塗炭,看到的卻是有利可圖。一代奸臣秦檜,本是大宋朝的狀元,不乏才幹,卻在國家危亡之際利令智昏,黨同伐異,策劃投降。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反對抗敵,害死了精忠報國的將領岳飛。終於,待到東窗事發,落得個身首兩異的下場。“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感懷歷史,人們在咒罵秦檜的同時,應時刻牢記,一個人,不能被利益蒙蔽了雙眼,棄信背義,追名逐利。面對利益的誘惑,為人者要及時喚醒自己。

喚醒自己,舍暴取仁。為君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貫徹“仁義”和“王道”。昔時秦王窮兵黷武,威懾天下,收天下之兵,愚天下之民,然而看似固若金湯的秦王朝卻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要知道,暴政不是治國之本,雖“董之以嚴刑”,人們終究只是“貌恭而心不服”。只有施行仁義,方可收聚民心。只可惜許多君王常是迷信強權,以至於出現了“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的局面。身為人君,應時刻牢記強權下的太平盛世不過是曇花一現的騙局,只有仁義並行方可真正國泰民安。面對強權的誘惑,為王者要及時喚醒自己。

喚醒自己,戒怠以勤。為學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相信“天道酬勤”。荀子曰:“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天才出於勤奮,此乃為學的不二法門。然而,總有那么些篤信天才的人,恃才而怠惰,甚至以勤為愚,抑勤而揚惰。這些人終將嘗到失敗的苦果,在功業無成中懺悔與思過。身為學子,我們應時刻牢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拋棄勤奮而迷信天才,一味怠惰,是注定不能成功的。只有沉下心來,苦心研讀,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面對安逸的誘惑,為學者要及時喚醒自己。

為人也好,治國也好,求學也好,人生在世,難免會有不清醒的時刻。天不會將你喚醒,迷失的人,若聽天憑命,只會越陷越深,而迷茫的靈魂永遠無法尋得生命完美的歸宿。把握好命運,我們只有喚醒自己。

【評分】22+22+8=52

【點評】這是一篇典範的考場應試作文。文章開門見山,提出觀點。接著用三個分論點建構起全篇的說理層次,每個分論點下又用正反對比的事例展開論證,論證的語言樸實中見功底。結尾總結全篇,重申論點,乾淨利落。分論點下的事例開掘與道理論證如果能更緊密地結合分論點,說理會更有深度。

【問題例文】

喚醒自己

風拂過,吹皺一池春水,波光鱗鱗,仿佛記載著生命的律動。漣漪如畫,蘊含生命無限的風情……只可惜,在庸庸碌碌的大千世界中,習慣了勾心鬥角和燈紅酒綠的人們,何曾為這如斯的美景而駐足片刻?

毋庸置疑,生命是有高度的。人們常為了夢想竭力向上攀爬,渴望著山頂那一覽無遺的美景和觸手可及的雲端。然而愈是到達高點,愈覺得高處不勝寒的悽苦與彷徨。很多人至死也無法參透,為何自己拼搏如此,仍是留下遺憾。

南美洲某部落中崇尚自然的土著人也許給我們詮釋了最佳答案。他們仍保留著這樣的習慣:每走一段路就要喚一聲自己的名字,防止自己的靈魂跟不上自己的軀體。是的,何不喚醒自己?(點評:行文三段才出現觀點,入題嫌慢)喚醒內心深處那純真與渴望,去化解靈魂的麻木與滄桑;喚醒內心微弱的火種,點亮心燈,讓軀體不再寒冷;喚醒親情、喚醒信任,喚醒所有因物慾橫流而被迫藏匿的美好的一切……喚醒這些,何嘗不是在點亮生命?

的確,靈魂已麻木得太久了,似乎喚醒自己,成為遙遠的寄託和無法實現的臆想。但事實不然,喚醒自己,只是一念之間的選擇。(點評:這裡轉入談“怎樣喚醒自己”,但表達上嫌不夠明確。)

別再因手頭永遠做不完的工作而焦頭爛額了,喚醒豪邁、拋開塵俗,學學古人“擬把疏狂圖一醉”的暢快淋漓——與朋友結伴出遊、與家人共聚天倫,喚醒自己,不再晝夜忙碌直到失去自我。(點評:這段談怎樣喚醒自己,但沒有典型的事實論證和充分的道理開掘。)

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意而沉淪不起,跌宕起伏本就是生活要義之一。喚醒豁達與樂觀的自己,想想東坡居士在喪妻貶官之時,仍能笑呤:“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放下憂愁與浮躁,去領略大自然的光怪陸離。(點評:這段也是談怎樣喚醒自己,但選用的事實論據比較陳舊,也欠缺充分的道理開掘。)

有位哲學家說過:“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在我看來,搭建一座摩天大樓固然重要,但只有靈欲和諧之時,生命的高度才突顯其價值。喚醒自己,既是讓自己不留遺憾,也是讓自己的生命攀得更高。

看彼岸,誰被喚醒,駐足欣賞,一池的瀲灩。(點評:結尾點題時變成“被喚醒”,有偷換概念之嫌,也不太好。)

【評分】17+18+6=41

【點評】文章審題較準確,結構完整。但入題慢,導致文章展開不夠,內容略顯單薄,舉用的事例單一陳舊且開掘不夠;構思不夠精巧,沒有體現出議論文邏輯的魅力和說理的深度。

【升格例文】

喚醒自己

在庸庸碌碌的大千世界中,習慣了勾心鬥角和渾渾噩噩的人們,常為了所謂的夢想竭力向上攀爬,渴望著山頂那一覽無遺的美景和觸手可及的雲端。然而愈是到達高點,愈覺得高處不勝寒的悽苦與彷徨。很多人至死也無法參透,為何自己拼搏如此,仍是心有遺憾?

南美洲某部落中崇尚自然的土著人也許給我們詮釋了最佳答案。他們仍保留著這樣的習慣:每走一段路就要喚一聲自己的名字,防止自己的靈魂跟不上自己的軀體。是的,人生之路上難免有雲遮霧繞的時候,我們需要喚醒自己。喚醒內心深處的純真,去化解靈魂的麻木與滄桑;喚醒內心微弱的火種,點亮心燈,讓軀體不再寒冷;喚醒親情、喚醒信任,喚醒所有因物慾橫流而被藏匿的美好的一切……喚醒這些,何嘗不是在點亮生命?

總是忘不了那一個苦膽。那是一個怎樣的膽啊!小小的苦膽,卻承載著國破家亡、淪落為奴的深仇大恨。勾踐,每一次當他感到有一絲懈怠的時候,每一次當他感到有一點安逸的時候,他總會嘗一嘗那個苦膽,那種苦入心脾的滋味,喚醒了自己,喚回了自己的靈魂。血海深仇未報,何以家為?嘗完苦膽,他又走上了復仇的道路。他日重歸故土,大仇得報之時,勾踐望著那個苦膽,露出了苦澀的笑容。

臥薪嘗膽,是為了喚醒自己不忘仇恨、前路艱難。雄哉!

總是忘不了那一行刺字。那是一行怎樣的字啊!寥寥四字,卻寄寓著母親的殷切期望和一個英雄的豪情壯志。岳飛,每一次當他因戰功不凡而有點沾沾自喜之時,每一次當他因皇上的無理呵斥而心有不平之時,他總會想起背上的刺字——精忠報國,那嵌入皮骨的字痕喚醒了自己。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但求無悔,又恨它作甚!之後,又踏上征程。他日見敵軍披靡之時,岳飛想著那行刺字,欣慰地笑了。

刺字於背,是為了人喚醒自己,大丈夫立世當以天下蒼生為重。壯哉!

總是忘不了那支筆。那是一支怎樣的筆啊!細長的筆桿,卻要撐起國民的軟弱。魯迅,每一次當他感到彷徨無依時,每一次當他痛恨時,總會提起手中的筆,將滿腔的怒火化為文字,以喚醒自我。禮教吃人如此,以何伐之?當以文字鑒國民。他日大化隆行之時,魯迅望著手中的筆,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以筆為刀,是為了喚醒自己,更為了喚醒國民。大哉!

社會如此紛繁,人世難免坎坷,前進的我們又怎能不容易迷失自我,放鬆懈怠,隨波逐流呢?有位哲學家說過:“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在我看來,喚醒自己,即是讓自己不留遺憾,也是讓自己的生命攀得更高。

喚醒自己,與心同行,撥開迷霧,點亮生命!

【評分】21+2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