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硯文化之旅作文

今天十點左右,我們坐上了旅遊巴士,經過了十多分鐘的路程,就到達了端州硯藝白石村。來到村口,首先看到的是一座規模還算大的端硯博物館。據說裡面的端硯都是出自該村的師傅們。

其實,剛下車看到村裡的建築覺得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到處都是現代的鋼筋水泥樓房。但是當走進村裡的時候,就感覺到那裡濃濃的藝術氛圍,看到幾乎每家每戶門口都有人正在雕刻製作端硯。看來這個村子裡以制硯為業是一點不假的,幾乎家家都會做,家家都有一門制硯手藝。

我們這次主要是來考察村落端硯文化的。我們隊員有30人,主要是分組考察。其他隊友們去找端硯藝術傳承人程文大師和程八大師。主要向他們了解了端硯的發展歷程和製作情況。而我們另外十個人在村里隨便找找有空的大伯大嬸聊聊天,向他們了解更多關於該村的文化和傳承情況。最後,我們來到一家名為“壽龍硯”集製作與銷售一體的店裡進行採訪。店門前種著荷花和白蘭花,周圍滿溢香氣,店主阿姨非常喜歡花草,她家裡很多硯品都雕刻著各色花朵,她還熱情的給我們介紹了她家店裡端硯的製作銷售情況。內容涉及到村里會製作端硯的青年人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大家都是靠自學成才;現在主要在村里銷售(外面個人或商家自己到村里購買);端硯的主要材料來源於哪些坑;如今自作端硯成本越來越高;看端硯好壞首先看石質再看雕工(有“眼”和一些金線紋路等,據說“眼”的形成至少要經過四十萬年);制硯生活還是相對比較輕鬆地,如阿姨說的“熟手可以邊工作邊嘆茶!”;我們還了解了一下製作端硯所花的時間,還有一些外售情況。

感覺藝術就是在平凡中製造出不平凡。雖然阿姨說她丈夫可以把一塊大大的硯石雕刻好只花一天時間就輕鬆搞定,但是其中蘊含的是大叔幾十年的功力,看石材好壞也考的是經驗,像我們這些外行人怎么可能輕易分辨出硯石質量優略呢!

願白石村的端硯越做越好,能把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把端硯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寫於 20xx-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