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母愛

夜已經深了,萬籟俱寂。我獨自坐在小窗旁的桌前細細品讀著《散步》,《秋天的懷念》和《羚羊木雕》。裡面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了我。

《散步》寫了作者一家人在初春散步,可是出現了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的分歧。“我”愛幼更敬老,而母親聽從兒子,更愛孫子,展現了一家人相互體諒、生活和諧的畫面。

從這件開始由意見分歧到因為作者對母親的孝心和母親對孫兒的愛而意見一致的事,充分說明了他們一家人是多么和睦。看到這裡,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對母親是多么孝順,而我呢?當母親累了時連端上一杯水都做不到,我實在是太慚愧了!

《秋天的懷念》主要寫了一個重病纏身的母親,為了兒子能堅強地生活下去,隱瞞了自己的肝癌已經回天乏術,無微不至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最後母親猝然去世,連最後一面“我”也沒有見到,只能給“我”留下了無盡的傷痛和懷念。

在這文章中感受到作者的母親雖然身患重病,但她依然絞盡腦汁想讓孩子開心,讓一個雙腿癱瘓的兒子重新振作起來。但是當她答應兒子第二天去看菊花時,自己卻倒在了血泊中。她臨終前沒有說完的話,仍是擔心他那雙腿癱瘓的兒子和未成年的女兒。讀到這兒,我不忍再讀下去,我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母親的偉大。

《羚羊木雕》主要是寫了:“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我”。“我”對朋友這樣反悔,傷心極了。

“珍貴”究竟為何物?物質、金錢?親情、友情?兩相比較,此刻在“我”父母的眼裡,大概那個價值不菲的羚羊木雕要比“我”和萬芳的友誼珍貴的多吧。父母心中“珍貴”的東西大概就是那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世界。然而,在我看來我和萬芳之間的友誼才是那個木雕所無法比擬的。

我覺得母愛像是一把純潔的雨傘,處處都有它的身影,也是默默地奉獻著,而且同樣的真實、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