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徵文《我的文明校園》

文明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是體現的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素質的高低,它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首先介紹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公車上,一個小男孩在吃著早餐,這時車到站了,母親在他耳邊耳語了幾句,只見他迅速跑下車,回來時手裡吃完的早餐袋已經不見了,原來他是下車扔垃圾了。再轉頭看那對母子,他們手裡的書竟然是韓文書!

這樣普通的一幕,不由讓我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無論是這位母親還是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細節中已經有了答案。

而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人們在不經意間形成習慣後在舉手投足中表現出來的。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華禮儀。而我們如何讓文明禮儀在校園裡源遠流長呢?

首先,我們著裝要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新東方學子蓬勃向上、努力學習的風采,因為儀表、儀容、儀態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課堂禮儀直接關係著一個班級的榮譽與風貌,也體現了我們對老師的尊重和肯定。我們應該認真聽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校園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亂丟菸頭、不在非規定區域吸菸,見老師要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公共設施,不踩踏綠化帶,愛護環境衛生,服從老師的管理,積極配合每位班委的工作。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時,應主動誠懇的說謝謝。同學之間的禮儀就像潤滑劑悄悄滋潤著我們的關係。在發生爭執或矛盾時,應該先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培養比較好的協作精神,這樣才能使班級更加團結、同學友誼更加深厚。

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於世,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更應該繼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把這屬於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我們作為一名在校生,要養成文明禮貌、尊敬師長、愛護同學、互相幫助的良好行為習慣,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有用之才,為我們的學校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