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大賽】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

引文:

前幾天我收到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師乾訓中心常務副主任劉力先生髮來的檔案,這個檔案只有一個故事,但它是一個pps文檔,很大,大約5m,並配有各式蘭花圖畫,網頁非常精緻,故事感人肺腑。但閱讀起來還需要上下鍵幫助,有點麻煩。從傳播的角度,我把改為doc文檔,小了許多,並把繁體字改成簡體字。

許多年前,湯普遜老師對著她五年級的學生們撒了一個謊,說她會平等地愛每個孩子!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前排坐著泰迪·史塔特----一個邋遢、上課不專心的小男孩,事實上,湯普遜老師很喜歡用粗紅筆在泰迪的考卷上畫大大的叉,然後在最上排寫個不及格!某一天,湯普遜老師檢視每個學生以前的學習紀錄表,她意外地發現泰迪之前的老師給的評語十分驚人。“泰迪是個聰明的孩子,永遠面帶笑容。”一年級老師寫道,“他的作業很整潔、很有禮貌,他讓周遭的人很快樂!”二年級老師說:“泰迪很優秀,很受同學歡迎,但他的母親罹患了絕症,他很擔心,家裡生活一定不好過!”三年級老師:“母親過世泰迪一定不好過,他很努力表現,但父親總不在意,若再沒有改善,他的家庭生活將嚴重打擊泰迪。”四年級老師:“泰迪開始退縮,對課業提不起興趣,沒有什麼朋友,有時在課堂上睡覺。”直到現在,湯普遜老師才了解泰迪的困難,而深感羞愧,而當她收到泰迪送的聖誕禮物,別人的禮物用緞帶及包裝紙裝飾的漂漂亮亮,泰迪送的禮物卻是用雜貨店的牛皮紙袋捆起來。湯普遜老師更覺得難過。湯普遜老師忍著心酸,當著全班的面拆開泰迪的禮物,有的孩子開始嘲笑泰迪送的聖誕禮物:一條假鑽手環,上面還缺了幾顆寶石,另外是一罐只剩四分之一的香水。但是湯普遜老師不但驚呼漂亮,還帶上手環,並噴了一些香水在手腕上,其他小朋友全愣住了。放學後泰迪·史塔特留下來對湯普遜老師說:“老師,你今天聞起來好像我媽咪喔!”一等泰迪回家,湯普遜老師整整哭了一個小時,就在那一天,湯普遜老師不再教“書”:不教閱讀、不教寫作、不教數學,相反地,她開始“教育孩童”!

湯普遜老師開始特別關注泰迪,而泰迪的心似乎重新活了過來,湯普遜老師越鼓勵泰迪,泰迪的反應越快,到了學年尾聲,泰迪已經成為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之一。雖然湯普遜老師說過她會平等地愛每一個孩子,但泰迪卻是她最喜歡的學生。一年後,湯普遜老師在門邊發現一張紙條,是泰迪寫來的,上面說:湯普遜老師是他一生遇到最棒的老師!六年過去了,湯普遜老師又發現另一張泰迪寫的紙條,泰迪已經高中畢業,成績全班第三名,而湯普遜老師仍是他一生遇到最棒的老師!四年後,湯普遜老師又收到一封信,泰迪說有時候學校生活並不順利,但他仍堅持下去,而不久的將來他將獲得榮譽學位畢業!他再一次告訴湯普遜老師,她仍是他這一輩子遇到最棒的老師!四年過去,又來了一封信。信裡面告訴湯普遜老師,泰迪大學畢業後決定繼續攻讀更高學位,他也不忘再說一次,湯普遜老師還是他這一生遇到最棒的老師,而這封信的結尾多了幾個字:“泰迪·史塔特博士。”

該年春天又來了一封信,泰迪說他遇到生命中的女孩,馬上要結婚了,泰迪解釋說他的父親幾年前過世了,他希望湯普遜老師可以參加他的婚禮並坐上屬於新郎“母親”的位置,湯普遜老師完成了泰迪的心愿。但你知道嗎?湯普遜老師竟然戴著當年泰迪送的假鑽手環,還噴了同一瓶香水,是泰迪母親過世前的最後一個聖誕節用過的香水。他們互相擁抱,史塔特博士悄悄在耳邊告訴湯普遜老師:“湯普遜老師,謝謝你相信我,謝謝你讓我覺得自己很重要,讓我相信我有能力去改變(makea difference)!”湯普遜老師熱淚滿盈地告訴泰迪:“泰迪,你錯了!是你教導我,讓我相信我有能力去改變,一直到遇見你,我才知道該怎么教書!”

遇到人生中的貴人時,要記得好好感激,因為他是你人生的轉折點。同時,我們也要思考如何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關鍵字:濕度、溫度、梯度 龍文教育

正文:

看完文章我也哭了,究竟我們在輔導的孩子是不是會成為下一個泰迪呢?人們常說:改變源於自身。但我覺得孩子的成長與改變更多的應源自他所處的環境和第一個真正肯定他的人!教育千古事,我認為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濕度、溫度和梯度!這樣的教育才能更多的實現點睛為龍,修身襲文,泱泱大國,驥子龍文!

當我們的孩子在學校接受正規教育的時候,我們作為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者,也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孩子需要我們為他們做些什麼?是真的需要我們幫他們解決難題,還是需要我們幫他們獲得學習的自信心,或者是其他什麼?但是總而言之,孩子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教育上,永遠都是無窮無盡的省略號,亟待我們作為教育者去開發、去支持、去鼓勵、去拓展……我們承載著孩子的夢想,我們駕馭著孩子的方向,任何一種鼓勵,任何一句言語可能改變的都是孩子一生的命運。龍文教育,作為一個成立於1999年,跨時代的個性化教育輔導機構有著多年的歷史積澱,成為了孩子真正的築夢工廠,新時期的我們正腳踏實地,跨步向前!

在課堂上,作為教師追求的往往是課堂的效率,重視課堂的成果。對一些後進生往往置若罔聞,而對優秀學生常常也無法開拓創新,所以在學校孩子的收穫往往只有九牛一毛!既無法滿足孩子對知識的渴求,也無法做到因人而異,共同進步。在這樣的一個銜接點上,很多孩子選擇了教育機構。而我們龍文作為長期戰鬥在第一線的教育輔導機構,有著資深的教輔團隊,雄厚的師資力量,更為主要的是我們關注的不僅是學生的學業輔導,同時還注重了孩子的心理成長。龍文教育可以被稱為是個性化輔導的鼻祖,是中國鮮有的跨世紀龍頭教育機構!

我來龍文時日不多,但是在這裡我接觸到了很多的前輩老師,他們給了我太多的幫助,教育我應該要如何去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主任吳明前老師對我尤其照顧,他告訴我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灌輸給孩子知識的可以是學校的老師、家長、周圍的朋友,而選擇了我們更多的是要我們能扮演守護者的角色,需要我們要給孩子準確定位,給孩子找準新的方向,給孩子排憂解難,給孩子更多的愛與關懷!所以主任告訴我一句話:教育要有“濕度”、“溫度”和“梯度”,然後就笑而不語了。晚上我挑燈夜讀,又收到浙江大學劉力教授的文章,頓時感慨萬千,我覺得作為一個教育者,真的有需要我們為孩子做些什麼的了!

人們常說教育智慧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校老師也常常理論學生於此,但我個人以為這還不夠: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授人以欲不如授人以愉!在學校教師傳授知識正寓意: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新時期教學者又提倡: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在新的教學大綱中重點強調了對學生學的知識的點撥,更加注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到底學生學會了什麼呢?老師真的授人以漁了么?即使真的如此,也難免有漏網之魚吧!教學的方法雖然幾近一致,但對孩子的接受能力卻大不相同。了解學生如何學習其實源自多方面的,不但有對教材教法的研究,有對學生學情的分析,還有對孩子心理以及家庭背景等等各方面的關注。學習不但要言傳,更要身教,更要進入到孩子心理,挖掘孩子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所以我認為教育學生學習的方法,倒不如從孩子最簡單最單純的欲望入手,從孩子期待的理想入手,從孩子的追求入手,再冠之以一定的方式方法,我想這樣對孩子的學習會起到激勵或刺激作用,不但可以通過榜樣學習對孩子起到教育作用,同時也能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增加有效學習的學習效率。當然單純從孩子想要的物質基礎出發可能只能解決部分孩子的所需,也可能有時候如果孩子做不到,會產生心理上難以逾越的鴻溝,那不妨從孩子所愉悅的心境出發,以心待心,將心比心。也許是我個人更傾向於快樂教學,我不否認“教不嚴,師之惰”,教師的嚴肅對孩子的教學效率會有所提高,但是這必定不會是穩步提高的唯一手段。我認為教給孩子放鬆愉悅的學習才能更加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教會孩子如何從做題中找到樂趣,甚至老師自己就是一個墨守成規的時間機器,請我們的孩子在這個基礎上找到解救老師的措施。學習或者輔導不再是老師講學生聽,是不是可以讓學生來講,老師聆聽、分析、糾正。真正做到以退為進,以問代答。這樣我認為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孩子上課、聽課效率,提升孩子的注意力,當然也有效抑制孩子面臨考試等問題的焦慮心理,一舉而多得!

當我再次反觀教育智慧,比較人生智慧,其實寓意都如吳主任所說:需要我們老師在教育上更加注重“濕度”、“溫度”、“梯度”。

濕度是個性化教學。輔導學生往往是因為學生有所求,或某些概念的模糊與不理解,在學校可能面對著四五十名學生,老師更多的要注重整體,往往就忽略了個體。而這些被忽略的個體卻往往是極度渴望知識、追求進步的,所以潤物細無聲也成了我們龍文教育的一大特色。“潤物”體現在我們的輔導潤澤在教學中,不但挖掘了孩子內心所想,更主要的是分析了在以孩子為主題的教學輔導中,孩子如何會思考到一個錯誤的階層中,或者為什麼無法在孩子大腦構建出相應的概念或公式等等,然後老師針對性的“1對1”進行輔導糾正,並多次加以練習鞏固,查漏補缺!“細無聲”體現在一個孩子的教學往往是一個團隊集體的努力,學校教務有聯繫家長溝通家校之間的義務,並及時把問題反饋給相應的老師或者團隊,而老師及時把孩子的收穫或者相應的問題反映給家長,從家庭、學校和教育者之間形成默契統一的支撐點。而這些既保證了孩子的學習時間,較好的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更能從一個心理以及多層次的角度培養孩子的健康成長!

在教學中依然如此,教育不單單再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講什麼學生就記什麼做什麼。在龍文,孩子已然是教學的主題,輔導者只是做了簡單的知識構建。讓孩子從老師的提問中慢慢思考到相應的軌道中,並建構一定的學科模型。留給孩子的空間也更大了,不再一味的把一個知識點講完,然後把同類型所有的題目全部拋給孩子做,一直講到乾乾淨淨,任何細節都不放過。單純如此我個人認為不但消耗大量的體力,反而讓孩子學過就忘記,畢竟孩子不是記憶的工具,有效教學也斷然不會讓孩子死記硬背。孩子理解必然需要一定的濕度,小澤如蜻蜓點水,讓孩子了解在課堂中沒有細緻延伸的,點撥加以鞏固即可。潤澤如久旱逢甘霖,小酌不夠,暢飲不爽。應該建構在以孩子為主導地位下,了解孩子的個性差異,有針對性的加以輔導,對知識根據不同的接受方式加以有效合理的整合、生成。並不需要面面俱到,但需要孩子建構初步模型後會舉一反三。倘若能在老師的練習考核下通過了,那么知識也就自然建構在孩子的思維能力上了,不需要大費周折,練習做了很多,結果事倍而功半,既浪費了孩子上課的時間,也消耗了孩子大量的精力!

溫度是人性化教學。從古至今多少寒門學子挑燈夜讀,頭懸樑錐刺股,鑿壁借光,為的是有朝一日金榜題名!當下,太多的富二代,富三代……逼的孩子比較的不再是誰的成績好,而是誰穿的名牌多。衣食固然重要,但是學業不精如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圖有外表光鮮而已!所以我們龍文追求了內在的物質美,不只是為了給所謂的高端大氣上檔次者服務,而是更加接地氣,合理的收費也是一個從教育者出發,對基礎教育做了最好的詮釋。教育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教育不再是門面話,人性化教學讓孩子體會到更多的是理解,教師的教學只是對知識的尊重,是對家庭的分擔,是對孩子的教育,來龍文就沒有一個是差生,也沒有一個是不會進步的!人的成長也伴隨著知識的增進,我們反饋給家長的就是對孩子純純的愛!

在教學中亦是如此,教育是需要鼓勵,也是要能發現進步的!每個孩子在成長中接受能力不同,但是至少都會去接受會去理解。孩子理解的慢往往會被老師誤認為是笨或者傻,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孩子可以有自己去適應的過程,老師需要引導的是如何能把這個過程縮短。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把孩子的學習和知識的生成由被動接受變成主動構建。如果是相對基礎薄弱的孩子,當老師發現在細微處的成就時,應該誇大表揚,這是一種量的進步;如果是比較有想法的孩子,當老師發現在點滴處的異樣時,就應該挑出來分析是否還有簡便方法,這是一種質的飛躍。往往誇大了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會得到孩子更大的支持和進步,同時也會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學好的信心!

梯度是理性化教學。知識在大腦中的生成往往是需要逐步構建起來的。單純從數學角度出發,我們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對很多舊課程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使得教學更符合學生的成長,也更有利於孩子對知識的構建,無論是從國小還是到高中,每一塊知識的生成都符合了孩子相應的年紀以及相應的知識基礎。有梯度的教學體現了時下對新課程標準新的解讀,也更人性化的解讀了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所以每個龍文的老師不但自己潛心研讀了時下新課程標準的最新版本,更從中獲益了對孩子新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方法。每個孩子對教育者的要求不同,但對於知識的建構,他們更傾向於天時地利人和。不但要有適宜的環境,更要有能有助於孩子成長的知識構建平台和適合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教學過程。所以我常常諷刺自己,新時期的龍文教師不但要是一個醫生,能發現孩子的問題,還得是個建築師,能構建孩子的成長平台!

在教學中就該如此,輔導孩子不能一味的從孩子不懂處入手,如同醫生動手術不能直接用刀去操作,需要先進行麻醉,慢慢的引入到主題中。學習亦是如此,知識往往有一個需要生成的過程,教師在出的每一道題中都應該有備註,考察孩子具體是什麼知識,然後思考應該先從什麼角度入手介紹。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往往對孩子的寫作有利,卻不利於孩子對知識的建構。所以每個老師不但要對知識生成時做好完美的鋪墊,更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好孩子對知識的構建和構建之後華麗的“變身”——舉一反三!對孩子的梯度教學,也是對教育知識的尊重,和對孩子個性成長以及心理過渡的完美適應。把每個孩子都當做一塊美玉,精琢而成器。對孩子的梯度教學不但體現在縱向,也有橫向的梯度輔導,每個任課老師對一個孩子的教育不應該是一門課的結束和下一門課的開始,而要真正做到不同的學科教學是一門課的延續和下一門課的承接。所以我們龍文老師之間往往穿插著學習,貫穿著思考,更主要的是處處在溝通。真正實現了在教中學,在學中教!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成長的個體,但同時也是學習的主體。每個老師承接的也不僅僅只是一個教育者,更是心理輔導者和習慣糾正者!教育是百年大計,是長久的工程。但其中也要有心理輔導,要有鼓勵,要有包容,要有溝通,要有收穫,更得要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古人云:優秀是一種習慣!當孩子習慣了思考,習慣了進步,孩子已經習慣了學習,也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每個教育者只能是一個幫助孩子成長的拐棍,當孩子學會獨立行走的時候,拐棍就是他們成長生活的一種藉助,而不再是必需品!所以每個龍文的老師都有一個啟示:教學,我們立志要有所羅門王的智慧,弗洛伊德的眼光,愛因斯坦的學時,南丁格爾的奉獻精神!真正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用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不只用大腦,還要用心地去關愛每一個孩子,讓我們的孩子在龍文學習的每一天都有黎明般的感覺,都有仰望星空的權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