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比賽《涉塵》

1塵

印象里的陶瓷城是什麼樣子的?幼時的我,曾趴在爸爸肩上來過,泥濘小路、擁擠人群,我踏上了第一次去陶瓷城的旅程,40-50平米的小房間就是一個臨時的家。一堆廢鐵、爛水果是整個家的維繫紐扣。聽著嘈雜的聲響,一聲一聲迴蕩在心裡。下雨天,嘀嗒聲,吆喝聲,連成一片,小小的我穿著奶奶納的千層底鞋。雨水太大,三輪車沒有一點遮雨的地方,我害怕地哭了,雨不停的下著,我又笑了,看著父親匆忙地推著小三輪,自己使勁踏起的水花,原來它是我兒時的快樂。

之後,便是看到父親憔悴的臉在燈光下愈顯蒼白。

這是兒時的陶瓷城。

後來,很久沒有去陶瓷城,只是那以後,我就喜歡上了長大,長大似乎成為了我心中不斷發芽的幼苗,每天澆水、施肥。

腦袋裡時常聽見蹬三輪車的聲響,雨水嘩嘩地“咆哮”濺起的水花灑在千層底鞋上,一聲一聲迴蕩在耳朵里,滋潤我成長的幼苗,一天,一天……

陶瓷城,我夢想成長的燈塔!

2塵

我一直都記得,暑期鐘聲一敲響我就再次踏上了我夢想“成長”的陶瓷城。

拖著行李,望著車水馬龍的街道,回頭看載著我的大巴車,它沒有像父母親一樣用深情地眼神凝望我的身影。我帶著自己的堅定與信念,毫無畏懼去奔向這個諾大的社會。我想許多年後,我會回想這一切。當初是哪裡來的萬般堅定與信念,逃開父母羽翼豐滿的雙翅,追逐成長的幼苗,不斷澆灌並讓它茁壯成長。

我是帶著一支筆,一本本子踏上我打工的旅程,當所有問題問及我時,我只得緊張地搖頭,沒有高文憑,沒有經驗,沒有信服眾人的能力,沒有流利的口才。我能做的只有打開一扇門,再關掉一扇門,我只希望能打開地久一點,再久一點。這裡有太多的人,原以為我成長的夢想早已被洗得一乾二淨,但過後一段時間,我的確成長了。

3塵

小教室里,20來個小朋友,聽著我的指揮,咿咿呀呀地背著乘法口訣,稚氣的小臉調皮的做著小鬼臉,小手小腳不停地動來動去,我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完全承載不了當“老師”的重任。於是小朋友們更加地調皮,還給我取了許多小外號——“小豬老師”、“小小魚”、“小魚老師” ......

每天二點一線的工作,國小堂,租的小房子,暑期的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我的黃皮膚,中午15分鐘的“眯眼”一睡,每天步行四趟,每次半小時,這樣的一切早已被定格。忘不了小朋友的調皮,忘不了被問問題,腦子短路時的尷尬,忘不了和我唱反調的小鬼們。

晚上會挑燈閱讀圖畫書,想著第二天上課時情景,會翻開稚氣的生字,會猜測那群小鬼又會把英語單詞編成什麼好笑的組詞。

聽著咿呀聲,我就會想起那群小鬼。

“成長”的幼苗在不斷地成長,我在收穫的同時不知不覺地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