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願與國,歲月同行 ——觀《2024年閱兵式》有感

2024年10月1日,又一次國慶大閱兵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了。

軍人們手握鋼槍、腳踩長靴,踏著整齊劃一的步伐前進。一個個方陣似波濤層層,戰車牌號展現著我國軍士的獨特風采;女兵們個個英姿颯爽、訓練有素,挺拔的身姿透著一股硬朗的美,正是“巾幗不讓鬚眉”;地上天上,較以往數量更多、性能更先進的軍事武器見證著祖國實力的日益強大、足以令世界為之忌憚:DF-17初次亮相的雄偉“身姿”令多少軍迷心動,高空之上殲-20宛如雄鷹展翅,迎著十幾萬人的視線翱翔於天際。此刻心中驀然響起了那句“吾輩何其幸,得以炎黃名。”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稚嫩童聲唱著對祖國生日的祝賀,聲音清澈而洪亮,將我的思緒勾向遙遠的過往。生逢盛世,不曾見她瘡痍滿目,卻不知,那鮮紅國旗曾染上多少英雄赤血、在如今這派繁榮盛景之前她又熬過了多少不堪歲月。我和我的祖國間若要加一個動詞,那就是感恩。

1949,是承載著無數烈士英魂的車所掛的車牌號,更是我們不能夠忘卻的歷史;2019,是令我們青少年放飛夢想的車所掛車牌號,更是我們努力奮鬥的激勵標語。2019架飛機,將我們00後、10後的理想翱翔在無邊無際的天空。鑲嵌著國徽的56門禮炮分兩組,在4分36秒內交替鳴放70響寓意56個民族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它用穿越雲霄的鳴響為新中國烙印崢嶸的紀念和和平的證言。70聲震撼的鳴響必將激盪千年古國的萬里疆土,激盪中華民族的奔騰血脈。我和我的祖國間若要加一個動詞,那就是自豪。

1949年,這個經過了數千年時光磨鍊的文明古國方有了新的名號,從初次閱兵時的簡陋至如今氣勢磅礴、震撼全場的盛景,這樣的改變是由無數中華兒女夜以繼日的努力換來的。紅旗漫捲、星火燎原,七十年,在廣袤宇宙中它是微不足道的塵埃,可於中國而言,它卻承載了千千萬。時光荏苒,從前的人有的老了、有的走了,許多事情發生了變化,連線我們的卻是心中那一片永恆不變的赤紅。我和我的祖國間若要加一個動詞,是熱愛。

愛國不只是口頭,更當落實於行動。日常生活中,勤奮上進是愛國;出國在外時,遵規守紀是愛國,我們有著黃皮膚和黑頭髮,言行舉止都應負責;當國有內亂,堅持守衛祖國政權、明確政治立場是愛國。人生於世,便應時時心中有國,在各行各業盡著自己的努力。我和我的祖國間若要加一個動詞,我希望那是奉獻。

此次閱兵,除心中自豪難以言表,更讓我感到自己身上承載使命之重。“少年強則國強”、“無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祖國的未來還須吾輩自強不息、刻苦學習以盡微薄之力報答這片我們深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