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家教實踐報告

無可厚非,大學生與在校老師相比,最大的優勢即是可以上門教學。對於家長來說,大學生與其說是輔導老師不如說是孩子的臨時陪伴。家長可能對於學習的效果並不是十分的在意,更上心的反而是孩子是否喜歡這個老師。那么,去義務家教的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暑假社會實踐報告(義務家教)

轉眼間,一個炎熱的假期就過去了。驀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陰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份無奈。當準備收拾心情,重整出發時,發現原來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沉的充實。在學院各級領導的支持和指導下,根據學工處、院團委的統一部署,為了提高我院青年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結合在校大學生的優勢開展了義務家教活動,此次活動安排了18名同學為六個社區多名孩子提供貼心而有效的家教服務,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形成良好的社會效益,曾被揚子晚報等媒體報導。

我們18個人在學校分完組之後就各去各所在的社區,並保持著良好的聯繫。我們這組有四個一共教的五個小孩,當然我是負責其中的一,二個。自己是第一次家教。雖然沒有什麼經驗,但在學校里聽過一些同學的意見,也做了充分的準備,還是比較有自信心的。剛開始可能是由於之間不熟悉,小孩還是很聽話的,做什麼都很認真,有耐心。沒過多就,之間的說笑增多時,他也就表現出調皮相,在畫畫過程中還能認真堅持一會,完成的也比較好。到做作業是就坐不住了,沒幾分鐘就休息。家人布置的一點點作業也只是勉強完成,更不願意多聽我講。沒想到交一個國小一年級的孩子都搞得我手忙腳亂的,一上午下來可把我累個半死。回到宿舍後,總結今天家教的經驗教訓,覺得真有些失敗,可能是小孩沒有和自己好好配合,沒有做好這天的家教,小孩子的調皮、貪玩在這個年齡階段是不可避免的,大多原因在於自己的教學方法的不正確性,沒有適應孩子心理的發展。使小孩對自己產生一種排斥心理。應該多用引導的方式來教他,比如在教畫畫方面,都是練習著畫了一些,基本上是草稿。沒有真正的一幅正式一些的作品,這樣可能讓小孩更快的進步,但會讓孩子失去成功的喜悅,使孩子喪失信心。而且很容易引起那些注重結果的家長的一些看法。

轉眼間,就是第二次家教了,這次就比上次好多了,畢竟一回生、二回熟嘛,在教孩子的過程中多了表揚和鼓勵,找到孩子的優點,激發他對學習的興趣。在後來的幾次中,我也不斷的總結經驗,並向同學請教一些方法,在家教結束時也取的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在一起的時光總是那么的短暫,實踐的時光就這樣結束了,實踐給了我很多很多,給了我什麼叫做快樂,什麼叫做責任,什麼叫做友情,什麼叫做團結,什麼叫做一個整體。短短的一個月的實踐,我想我懂了好多好多。看似簡單的一個活動,在開展中會遇到很多大大少少的阻礙和困難,這些活動不僅需要上級與下級的良好合作,還要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夠開展起來的。所以人際關係是活動展開的一個重要的奠基石,每年都有很多的學生大學畢業和高中畢業,參加大學生實踐的人員一年換一屆,要組織一個活動,就要調動新的實踐學生的熱情。在調動中又增加了我的人脈,更加清楚了解每代學生之間微妙的區別和共同特點。在社會實踐中我一點一滴的成長著。面向社會,成長的聲音,參加實踐,升華自我。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家教篇)

即將升入大四的我們,面臨著就業與繼續升造的雙向選擇。而作為師範生的我也將在11月份參與實習,試著做一名英語老師。為此,趁著暑假,我找了份家教的工作,對象是國小五年級的一個女孩子。

整個家教持續了二十天,其中有收穫也有挫折。可能這過程自己體會最大的就是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吧。

無可厚非,大學生與在校老師相比,最大的優勢即是可以上門教學。對於家長來說,大學生與其說是輔導老師不如說是孩子的臨時陪伴。家長可能對於學習的效果並不是十分的在意,更上心的反而是孩子是否喜歡這個老師。

話雖如此,但是作為一名家教輔導者,一天家教結束,總結是必不可少的。

一、在講課方面,我需要分清楚什麼是重點,不是重點的可以一帶而過,畢竟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不是一點都沒聽,針對重點拿分的項目要詳細講解,這樣才能讓她在以後的考試中,成績有所提高。如此,才是補課之功效有所發揮了。

二、在講的過程中,我應該儘量耐心點,慢慢的給學生講,畢竟她才五年級,可能有些我認為很簡單的對她並不是那樣,切記不能煩燥,不能講了一遍她沒聽懂就凶學生,這樣只能適得其反。這在我第一次上課的過程中,有犯這種毛病,所以後來我改了很多,儘量讓自己耐心。

三、在習題布置與講解上,我要儘量備備課,一定要挑些有針對性的題目給學生做,不能做了很多題,但是很多都不是重點,那樣更多的依然是浪費時間。另外學生甚礎比較弱,也先強化了基礎才能夠去提高層次。

四、最後就是要和學生處好關係,要讓她把我當朋友,而不是老師,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溝通。

在與孩子的接觸過程中,忽然有種錯覺,可能就是代溝吧。這些90後的孩子生活在最富足的時代,他們張揚、自我。而這種特點與其說是個性,我倒覺得是任性吧。這個小女孩其實是很聰明的,然而成績卻不是很好;據她母親說是因為上課不專心。經過那么多天的相處,我卻認為是懶惰。她聽課時,時常會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有時,我心裡會感到很惱火:自己的付出與收穫完全不成正比;可是除了耐心別無他法。每當她走神時,我都會提醒她,耐著性子給她講下去。她做題時,喜歡用眼鏡觀察,而懶於動手。聽課時,也常常處於夢遊狀態,從未做筆記。這正是她學習懶惰的體現。我清楚地知道:懶漢在學習上是絕對吃不開的。於是,我三番五次地告誡她,只有認真學習才能成績提高。其實受挫最大的是她的不懂裝懂。明明講過的內容,過了兩天,檢驗複習的時候,我把那幾道習題拿出來,讓她去做。結果,她幾乎是全軍覆沒。這是我家教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後,我不斷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還是她的原因?不管怎樣,有一點很清楚:那幾道習題,他根本沒聽懂。答案在於她的懶惰思想使他遇到稍難的題目就會放棄,不懂也懶於發問,因為她懶得鑽研。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才第一次深深體會到了做老師的難處,也第一次捫心自問我適合做老師么?會做一個好老師么?

其次,這次家教,也讓我從英語的角度,從師範專業的角度重新審視了教學。

從事教學工作一定要備課。雖說以我目前的知識水平,教教小學生是綽綽有餘;但我還是找齊了教材和資料筆記等專心背課,力求做到知識上準確無誤。除此以外,我發現現在的孩子學的東西太難了,雖然事前早有準備。現在的課本是將我們那一代的國中課本壓縮而來的,怪不得現在的小學生會覺得英語很難。

另外,我發現現在的英語教學雖然比我們那時的要完善,但教師的水平還是很有局限性。音標,我們 那時的老師並沒有教,只是教我們讀讀單詞。幸而我有個好舅舅,他是英語老師。是他反覆著教著我音標,當同齡的孩童都已學會單詞時,我的啟蒙老師還在反覆著教著我這英語的第一步。至今,我都深深感謝著我的這位老師。現在的教育雖然已吸取我們那時的錯誤經驗,但是教師本身的素質並沒有想像中的那么高。有幾個音標是錯的,這孩子孩子反覆著,當我試圖改正的時候,顯然她和她的母親並不相信我。是啊,我畢竟只是個學生,她們憑什麼相信我呢。此時的我,真的發現自己技窮了;我更害怕這樣的老師會誤導多少學生。

與學生的相處過程中,在學校的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那個也幫了我不少。這個女孩子的學習成績處於中下游,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所以平時要多加鼓勵,讓她能重拾自信心。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雖然我不敢以師傅自居,但真的希望能幫助這個小女孩做些什麼。而這些將是我在踏入社會後需永遠銘記的,patience,tolerance,care,responsibility,friendliness。耐心,寬容,關心,責任,友善。我想,這應該是我今年盛夏收穫的最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