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早戀開題報告

大家對早戀是什麼看法?現在早戀現象越來越多。今天小編就收集了三篇關於中學生早戀的調查報告,歡迎查閱!

中學生早戀開題報告篇一:

一 、課題提出的背景:

隨著我國計畫生育的實施,我們這一代90後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倍受父母長輩的呵護。但是身邊沒有兄弟姐妹使得我們的內心變得孤單,脆弱,想要有別人給予我們溫暖。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我們,內心對於愛情都有一種憧憬。所以現在中學生早戀的問題很嚴重,這不但影響了我們的學習,還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甚至毀了我們的一生。作為高中生,我們有必要研究中學生的早戀問題。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的目的:

通過對於早戀問題的調查和研究,了解早戀的原因,並幫助同學們正確認識早戀問題,避免早戀。

(二)研究的意義:

通過這次研究,讓同學們學習自主研究的方法,並對早戀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正確對待男女之間的關係。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獻研究法:上網查閱有關資料;

(二) 、實地考察法:在學校分發問答卷,然後再收集整理所獲得的答卷;

(三)、討論法:與同組同學、指導老師相互討論,交換心得。

四、實施步驟:

(一) 、準備階段:

第一周,與組員、指導老師共同商討研究計畫,制定可實施的研究方案;

(二) 、實施階段:

第二周,根據計畫查找資料,設計並分發答卷。

第三周,請指導老師參與,全體成員共同討論,分析所蒐集的答卷,作出評價,並做下記錄,寫出心得。

(三)、總結階段:

第四周,整理討論結果,撰寫研究報告,寫出自己的收穫,準備結題。

五、預期成果:

完成研究報告,對早戀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六、條件分析:

主觀條件:全體成員對課題很感興趣,十分積極。團結協作:

客觀條件:學校有微機室,方便查閱資料;學校處於城內,有利於蒐集資料,交通方便,老師十分配合。

經費來源;經費要求低。

七、參考文獻:

【1】《告訴世界,我能行》

中學生早戀開題報告篇二:

(一)問題的提出:

關注中學生健康成長一直是熱點話題。健康成長不僅是身體上的更重要是精神上的健康成長。而現在中學生的早戀現象越來越普遍。我們希望通過中學生早戀的現象去看清楚事情的本質,探究中學生健康成長的正確道路,讓中學生的身體、心理都能健康成長,擁有美好的未來。

(二)課題研究目標:

通過該課題的研究,對當代中學生的思想觀人生觀有一定的了解基礎。幫助中學生了解早戀的利與弊,正確認識早戀問題,做出最合適理智的選擇,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

(三)研究方法:

打算採取問卷調查和收集資料。與同學、指導老師相互討論,交換心得。了解相關信息,確定研究方法,設計問卷。

(四)研究對象:

各中國小的中小學生。

(五)研究的時間安排:

1、第一階段:

進行查閱資料,了解課題研究的背景,整理文獻資料,製作調查問卷樣本,與指導教師共同交流提出意見,制定詳細的調查計畫。

2、第二階段:

進行研究調查,走訪各國小校分發問卷,收集數據。寫下調過過程並請老師指導。

3、第三階段:

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完成課題。提出建議。撰寫結題報告。交由指導老師修改。

(六)課題的成員分工:

況佩佐:撰寫報告、成果展示。對回收的數據和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李佳芯:信息查找,電腦製作。

劉思含葉茂:活動記錄、問卷和訪談提綱設計。

田殊培皺沖: 問卷調查的發放、回收及整理。

【指導老師】 提供意見,指導研究。

(七)調查研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1. 對中學生進行採訪與調查時,可能會有學生迴避或回答不真實的信息.

2.在研究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太支持我們進行研究的聲音,認為我們應該把心思放在學業上。

上述問題可能是一時難以解決的,但解決他們無疑會使我們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因此,我們將在研究過程中努力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使我們的研究取得圓滿的結果。

(八) 課題研究預期效果:

1、順利完成課題研究調查。

2、讓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認識早戀問題的利與弊。專心學習。

中學生早戀開題報告篇三:

六成學生認為早戀美好

學生看法在談到對早戀的獨到見解時,同學們的回答反映了他們的一些真實想法:“早戀是正常的,是心理的變化”、“應當提倡,這是社會進步、開放的表現”……一個學生甚至寫道:“早戀是偉大的”。一位女生的回答耐人尋味:“很在乎過程的浪漫,雖然結果都很心酸。”

專家解讀這說明中學生把早戀理解為對異性的好感、新奇,是一種令人振奮的體會。更多學生把兩性之間與眾不同的友誼當成早戀,所以認為是美好的。四成學生對早戀的認識處於朦朧狀態,分不清什麼是早戀。明確反對早戀的同學則是接受了較傳統的教育,他們用大家都能認可的標準去看問題。

最早何時可以談戀愛

學生看法選擇“初一”和選擇“大學”的學生明顯分為兩派。一位認為初一就可談戀愛的學生說:“這是隨緣隨心的事,應該順其自然,如果真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就可以去發展。”一些認為大學才可以談戀愛的同學則表示,學生應以學習為主,不要把過多的時間放在感情上。一位初二學生寫道:“早戀是心理上不成熟的表現,這種青果實對自己的長遠發展不利,有主見的人應在大學找個有才華有前途的人。”

專家解讀現在孩子的性發育年齡在十二三歲,這個年齡女孩出現月經,男孩有了遺精經歷。生理上的變化帶來心理的變化,他們認為自己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對異性也有了不同的看法。認為大學時可以談戀愛的同學比較理智,在他們心中,大學生是成人,除了激情,還有一定的社會成熟度,不會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手。絕大多數同學已能接受異性之間的交往並正確看待,這是一種進步。

高二學生近半曾早戀

學生看法受訪的四成學生有過男女生交往方面的困惑,主要集中在“擔心影響學習”、“擔心家長老師知道”、“單相思”、“不知如何把握雙方的關係”。少數人選擇了“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不知如何拒絕異性”。

專家解讀五成的高二學生有早戀經歷,說明高中生對早戀的認識漸趨明確。隨著社會的進步,獨生子女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不應只交同性朋友,還應結交異性朋友,他們把在異性交往過程中的友誼、浪漫、喜歡,統稱為早戀了,這種感情的期盼是正常的。

學生早戀八成瞞家長

學生看法對於家長們對男女生交往的態度,學生們普遍都有牢騷:“很多男女同學只是因為關係好,就給大人扣上‘早戀’的帽子,使原來純潔的友誼沾上了污點,這樣是非常不對的。”學生最反感父母對早戀採取的態度依次是“到學校反映情況”、“跟蹤監視自己”和“不分青紅皂白地責罵”。不少同學指出,早戀是青少年第一次對異性產生美好的感覺,是純正健康的,家長、老師最好不要採取過激行為,這樣反而會使他們反感。他們希望家長們能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多溝通,少責罵。

專家解讀絕大多數學生不選擇告訴家長,也不向人求助,是因為沒有受到侵害,對這種交往的把握有不確定性。國中生選擇向同學訴說,多半是想增強自信並得到參考意見;而高中生的坦然自若則說明他們的自主性更強了,有了處理事情的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