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高分技巧

作為一名高考的考生你是否疑惑,為什麼有的人作文就能夠的如此高分,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得分技巧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高考作文高分技巧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高考作文高分技巧

1. 閱讀優秀的作品:這是顯而易見的,但立竿見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讀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寫出更好的作品。優秀的作家都是從閱讀別人的佳作開始,接著開始模仿,最後超越他們,形成自己的風格。儘可能的多讀名著,在看內容的時候,更要留意文章的問題和寫作的技巧。

2. 儘可能多的寫:每天都寫,如果可能話,每天寫幾次。你寫得多了,也就寫得好了。學習如何寫作和其他的學問道理是一樣的,熟能生巧。寫寫你自己,寫寫部落格,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寫,全情投入的寫,練得越多,你的寫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3. 隨時隨地記下你的靈感:隨身帶一本小筆記本(納博科夫身上裝滿了小卡片),當你對你構思的小說,文章,或是小說里的人物有什麼靈感的時候,馬上記下來。當你聽別人談話時的隻言片語而所有頓悟時,或看到一段散文詩或是一句歌詞讓你很感動時,都可以馬上當他們記下來。靈感總是轉瞬即逝,你及時的記錄下來,便可以成為你寫作的素材。我的習慣是,為我的部落格要寫的文章列一個清單,不斷的補充它。

高考作文1:國之發展吾輩擔當

孫中山先生說:“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此言可謂鏗鏘有力,振奮人心。

回望百年,面對國之衰微,民之孱弱,一個大國的自信在軟弱的歷史面前顯得脆弱不堪,孫中山先生第一個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百年之後,依然擲地有聲,“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在21世紀的今天,國之發展,必為吾輩之擔當。

在120xx年前,很多的仁人義士站了出來,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抵抗了外敵的侵犯。因為國要發展,首先要有獨立之精神。辛亥一聲驚雷,帝制走向終結,我們邁出了改革發展的第一步,中國開始書寫歷史的新篇章。

國之變革不是發展的結束,而是發展的開始。在今天的中國,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止,從清末的放眼海外,到今天的中西交流、對外開放,中國始終走在改革發展的路上。我們從未在困難面前灰心喪氣,更沒有在挫折面前退縮不前,因為我們的國人深知改革發展需要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奮力前行的勇氣。我們決不能退縮,也不會退縮,因為對祖國的愛是中國人血液中流淌的鐵和鈣。

毋庸置疑,這幾年我們國家變革多,發展快,舉世矚目,中國的發展一度成為21世紀媒體關注的熱詞,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很多弊端,這些弊端都是阻礙國家進一步發展的所在。所以,國家的改革發展必須要揚善懲弊。

在這個過程中,自古及今,很多的國人在做著這樣的擔當者。今天,到我們了。我們義不容辭,我們當仁不讓,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所以,國之發展,必為吾輩之擔當!

高考作文2:百年不絕的鏗鏘之聲

回望百年前,在列強的鯨吞蠶食瓜分豆剖中,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陷入了苦難的深淵。無數冷酷的事實把一個異常尖銳的問題擺在中國人面前:中國是不是要滅亡了?它像可怕的噩夢那樣,沉重地壓在每個愛國者的心頭。“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山華岳低”,便是這種屈辱和憤懣的真實寫照。面對亡國滅種的“時代問題”,孫中山第一個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喊出了中華民族埋藏已久的心聲。

一個口號就是一面旗幟。在這面旗幟的召喚下,一代又一代中華優秀兒女奔走呼號、殊死抗爭,才有了清末志士仁人的放眼向洋,才有了辛亥革命的驚雷炸響,才有了帝制的結束、民國的誕生,才有了新主義新政黨的崛起……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先輩未竟的理想事業,高擎真理的火炬,在荊棘叢生的密林中走出了一條直奔光明的大道,使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如今,在中國這塊古老而年輕的土地上,孫中山先生和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理想,日漸化為輝煌的現實,中華民族日益從封閉走向開放,從保守走向改革,從貧窮走向富強,書寫了歷史嶄新的篇章。然而,那一代人從心底里喊出的“振興中華”的鏗鏘之聲,那一代人苦苦思索和探索的歷史軌跡,那一代人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卻並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仍然那么強烈地扣人心弦、催人奮進。

一個民族是需要有一種精神來支撐的。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們對民主共和的信仰和追求,凝聚成矢志不渝的奮鬥精神。用鮮血和生命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甘為“四萬萬同胞受死”,以求“專制永不見於中國”,這種愛國情懷和不懈奮鬥的精神,具有超越時空、經久不衰的永恆魅力,是我們血液里的鐵和鈣,是我們的精神脊樑和力量之源。正如一位學者所說:凡是有凝聚力、向心力、進取心的民族,都對自己艱苦卓絕的奮鬥傳統有一種光榮感和敬畏心,都會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加以褒揚和傳承。

一個國家是需要在變革中展示作為的。孫中山先生總結19世紀百年歷史並思考人類文明走向時,提出“百年銳於千載”的論斷。他們所開創的歷史偉業,猶如在荒蕪原野上開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雖然這條路不免坎坷崎嶇,但它是通往中華民族的復興之門。大國自有大定見。作為一個文化積澱深厚的大國,中國不會跟著別人亦步亦趨,不會照搬其他模式。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對振興中華崇高理想的最生動實踐,是對革命先驅的最好告慰。今天我們所走的是一條前所未有的變革之路、創新之路、特色之路。

當年,孫中山先生如是寄語:“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精神貫注,猛力向前,應付世界進步之潮流,合乎善長惡消之天理,則終有最後成功之一日。”只要我們志存高遠,奮發努力,為了遠大目標而心無旁騖,淡定執著,我們也會如先輩那樣,在回應時代問題中不斷創造新的業績,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高考作文3:琵琶行之父母有情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是由愛情轉為親情的結點。於是,我的爸媽便將我視作上帝賜予他們的天使。在母親的肚子宮殿里,我開始了親職教育的第一課。聽輕音樂,做有氧體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課。在溫暖親切的環境下,我快樂地成長著。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愛女成鳳。嚴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兩個互補的角色。厲聲訓斥我的父親在教導我的時候,總有母親和聲細語的安慰。這便是成功所在。童年,我學的東西紮實牢固,這是父親的功勞,我的心靈善良而不嬌氣,這便是他*的疼愛有加了。絕不作溫室花朵,也絕不墮落消極。

[間關鶯語花底滑]

上學後,爸媽便對我鬆了一點,不再成天限制我的活動。為了緩解學習的壓力,爸媽喜歡在周末帶我到郊外踏青。那段日子始終印在我的腦海,因為美好,因為不再重演。記得,花兒總是開著的,草兒總是綠油油的,風兒總是和煦的,鳥兒總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當叛逆之神降臨時,我不再乖巧地討父母歡心。總是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不再需要陳詞濫調的叮嚀和嘮叨。喜歡上奇裝異服,喜歡上頂嘴,家裡的氣氛有些凝重。回想起來,我似乎要走上一條錯路了。要多謝我的父親。那副嚴厲的面孔突然換成了和藹和耐心。他一步步地引導我,既不揭我的短,也不重複說教,黑色的日子就在無聲中過去了。

[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

終於把我拉扯大了。即將離開父母的我有些悲壯的感覺。爸媽老了,我發現他們鬢上的白絲;爸媽笑了,當我發現他們滿足的欣慰的目光。我突然哭了,爸媽的愛和他們的言傳身教早已銘刻我心。最後,爸爸說:“孩子,以後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

[座上泣下誰最多,掌上明珠雙眸濕]

我要感謝父親母親的教導,他們是最普通的父母,卻是我永遠敬仰的明星。他們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導我走向光明的未來。

謝謝!這是我唯一能說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