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作文如何得高分

對於國中生來說,在語文的作文寫作上,掌握好相關的技巧才能夠的高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國中作文如何得高分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國中作文得高分方法

1. 設計懸念,吸引讀者: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靜,偌大的房間裡,只能聽得見我微弱的呼吸聲。護士只有到吃藥:打針的時候才會進來,而且很少和我說話。我已經習慣了,我不會有太多的報怨,因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視著窗外,告訴自己要坦然面對死亡。

2. 開門見山,亮明觀點”:朋友,當你看見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條條溪河惡臭難聞,一股股有害氣體毒害人體時,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時卻不氣憤得想大聲呼叫:“請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聯想回憶,巧妙敘述:獨立小院,月光如水,靜靜地流瀉在我的身邊,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涼,引起了對你的不盡的思念!曾記得也是這樣一個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開往異鄉的列車……

3. 突出矛盾,渲染氣氛:“你這書記趁早別當了,半點用也沒有!”從學校風塵僕僕趕來的我,離家門還有百來米遠,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火藥味,聽到了媽媽對爸爸的呵斥聲,一種“黑雲壓城”的感覺猛烈襲上我的心頭。媽媽也是多事,爸爸乾什麼她都要干預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裡能撐船,每次都是任憑媽媽一陣暴風驟雨過後,才用幾句綿里藏針的話收拾殘局。今天不知又為了什麼。

國中作文1:音樂人生

其實,音樂就是一種生命形式。

午後的陽光懶懶地拋灑大地,亦如我的心情。拐進一家音像店,目光漫不經心的在磁帶架子上游離著。突然我的目光定格在一盤磁帶上,灰白色的封面上一張慵懶似睡的臉,嘴角邊掛著自信且樂觀的微笑,這時店主笑著走過來說:“這是孫燕姿的新專輯《Stefanie》,賣的可火了,要不買回家試著聽聽?”猛然間內心湧起某種衝動,我點點頭付了錢走出音像店。外面依舊是懶懶的陽光。

奔——這是一首節奏和樂感極快烈的歌曲,伴著孫燕姿那略帶沙啞並富有磁性的聲音,我頓時感到渾身熱血沸騰,有種想要奔跑的衝動,實際上我每天都在奔跑,奔跑於“家——學校”這兩點一線間,孩子般傻氣卻又無可奈何。

我所在的學校離我家很遠,為節約時間,奔跑成為我每天的必修課。離放學還有一分鐘時,我便開始收拾書包並心裡默默的倒計時,下課鈴聲準時響起,我立馬抓起書包瘋一般衝出教室,留下身後一臉愕然的老師,我似乎能聽見老師發自肺腑的惋惜聲:“唉!現在的學生啊!”我竊笑,像一個玩世不恭的壞孩子。背著大大的書包奔跑在校園小路上,穿梭在擁擠的人群中。回家的路上,我快速的蹬著我的腳踏車,不去管路上行人驚訝與嘲諷的眼神。到家了,用時12分鐘,新的記錄又誕生了!

我不知道我傻瓜般奔跑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但我知道我在這樣的奔跑中正漸漸長大。

祝你開心——一首強勁的音樂完畢後,接著是一首舒緩如細水涓流的歌曲,“每年就這天最特別,祝你開心十年”,聽著聽著傷感油然而生。那些保留在腦海里的記憶全清晰的蹦出來,那些事那些人以及我們曾走過的那些路。

小時的我性格軟弱,喜歡哭鼻子。國小畢業時,同學們之間互簽同學錄,我能清晰的記得,我的那些可愛的同學們在簽我的同學錄時都不忘一句話:“祝你開心,笑待每一天!”我很感動,隨之慢慢地改掉了愛哭的毛病。現在的我開心而快樂的生活著,儘管我的那些死黨們已不在我的身邊。

春夏秋冬在輪迴,月圓月缺在交替,我遠方的朋友們,你們還好嗎?我夾在風中的笑聲你們能聽到嗎?

同類——風,停了又吹,我忽然想起誰,天亮了又黑,我過了好幾歲,世界……有時候,孤單的很,需要另一個同類……

憂傷的鏇律,寂寞的歌詞,孫燕姿很傾情的唱著,難道她也有難言的孤獨嗎?喜歡在秋季一個人安靜的走在飄著落葉的小路上,摘去平日任性驕傲的面孔,留下的是一顆落寞的心靈。踩在厚成一疊的落葉上,清脆的斷裂聲徹響整個寂靜的上空,有人將它詮釋為死亡的呼喚,我不這樣認為,它更多的是對於死亡而發出的淡淡的無可奈何。他們的喧鬧,終歸是他們的,而我永遠也融不進去,此時此刻的安靜才是屬於我的。歲月變遷,惟有那束黃昏的陽光才是亘古不變的。是否有人和我一樣,正在喧鬧的人群中踽踽獨行,我的同類?

未知的精彩——未知的未來,不要誰來編排;未知的歲月,有我自己來主宰。

每個人的未來都無法預測,需要我們自己去開拓;每個人的未來都將是精彩,但要我們自己去創造;每個人的未來都會是喝彩,只要我們自己去拼搏。

未知的未來,未知的精彩。那么從現在起開始努力吧!

其實,音樂就是一種生命的形式。我以孫燕姿的歌曲記錄了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或許是我的生活和歌曲相互貼切相互溝通,也或許是歌曲早已溶進了我的生活。音樂人生,精彩人生!

國中作文2:香然荷韻

笛聲清越,簫聲深沉,古琴叮咚,琵琶瑟瑟,這些絲竹之音,吹之撫之,皆可使人沉醉。不過樂聲雖好,卻還比不上書之聲。

我常常端坐在窗前,凝視著那泛黃的書頁。颯颯的清響中,散發出古舊之香。細細品味那歲月創造出來的文學之美。

細雨一絲一絲切在窗玻璃上,久而久之,卻也融合成了一副淡墨山水畫。

記得十二歲那年,父親背回一疊書。其中一本便是《朱自清散文精選》。大抵是出於本家的緣故,我揀了這本,打算漫漫品讀一番。手執一本書,凝神靜氣,夾雜著小扣柴扉的心愿。我打開目錄……循著頁碼翻找那令人心醉的《荷塘月色》,在指尖與頁角的摩擦瞬間,一陣荷香激起了我敏銳的嗅覺。

欣然翻開文章,“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讀著讀著,似乎是進入了夢境。漫步在河畔的小煤屑路上,涼風習習,心裡滿懷著愜意。一個人在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我疑心這是深夜品讀的好文章,而我卻在陽光下將它讀完,心裡多少有些不甘。

在我的記憶里,那荷就像一位寂寞的女子,孤獨哀傷,不消殘酒的濃睡之後,雲鬢散亂,獨倚望江樓,卻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江水拍岸,清冷的迴旋是她的滿腹愁腸。她似乎是在微笑,真可謂是一笑傾城,二笑傾國,三笑傾我心。

我似乎陷入了荷塘柳叢深處,日日迷戀那殘荷之美。陶醉在清一色的荷葉下,定然別有一番風味。

碧綠的池水,猶如一缸濃濃的綠酒。淡淡的荷香四處飄散開去。在這荷花仙境中,自然也就知道自清先生的用意所在了。

鍾敬文曾說:“自清的作品,雖沒有周作人先生的雋永,俞平伯先生的綿密,徐志摩先生的艷麗,冰心女士的飄逸,卻於這些而外,另有一種真摯清幽的神態。”樸素,忠厚,平淡的生活就像他的名字,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帶著永恆的自清飄逸四方。這不禁使人對一代文豪深深敬佩。

在歲月的流逝中,池水沐浴著我,成為人生的溫情洗滌。

如今,《荷塘月色》已伴我跨過童年的門檻。東風拂面催桃李,雄鷹舒翅展鵬程。人生能有幾回搏,且得成功遍地春。多少年後重溫那段激情歲月,定會留下美好的回憶。

輕輕的,打開一本書。靜靜聆聽,無聲之中,早已望見大千世界:如鳥語花香般輕易綿綿,如高峰峻巒般層層疊疊。好似一隻雄鷹翱翔在夢想天空之上……

國中作文3:魯迅的眼

我一直相信,無論長夜漫漫,無論前路迢迢,總有那么一雙眼睛,能穿透歷史的陰霾,看盡滄桑流轉,看透世態炎涼,一如鋒利的長劍,刺破浮雲鄂未殘。

迅者,從走卂聲,疾也。先生的一生,如他的筆名,滿是飛越與奔跑,奔向他進取、正直、從容的眼所憧憬的前方。儘管時光如梭,曾經的景象已不可察,我亦能從殘存的光影中,得窺其眉目英朗,即使相隔百年,自讓人心生敬意。

“不滿足是向上的齒輪”

照片中先生的眼總是各向上看的。上眼眶曲成下壓的弧線,仿佛滿弦之弓,蓄勢待發,頂著不斷上挑的眼珠,別有一股逼人的英氣。這樣的人,別人說他不懂人生,把眼光放在腳下,求個安逸,保全己身,便已足夠。我想,先生即使“懂”,大約也是不屑的。“不滿足”造就了他的不平凡。從路礦學堂到仙台學醫,從受盡歧視的華人到以文為戈,一往無前的戰士,他一步一步前行,走出世上本無的新路。原來,他的眼是窄小的,容不得太多,容不得自身的學術不精,容不得世道的黑暗陰沉。他不滿足,於是試圖改變,所以他總目視上方。或許也只有深邃浩瀚的蒼穹,才堪與之對話吧。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睫毛上揚,眼神中滿懷著期待,先生似乎有許多要傾訴。統治者的屠刃和燃盡思想的烈火,產生了無數的病態麻木、自甘為奴、逆來順受的眼。然而他們永遠不明白,什麼都可以被洗盡,只有大腦不能,思想是鳳凰,是焚燒不盡的野草,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消滅。怒目圓睜,滿懷憤慨和憐憫地看著眼前悲哀的世界,那眼神足以讓任何陰險和野心勃勃的人心怯膽寒。是的,無須沉默,伴隨著那“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眼神而來的,是《彷徨》、《吶喊》、《華蓋集》……我終於明白先生眼中的期待,就讓他在憤怒中嘶吼,去振醒人心吧!

“當我成塵時,你會見我的微笑”

歲月總是無情的。先生眼角拖起長長的皺紋,載著滄桑與疲憊,摧殘著他。我甚至可以想像,在無數個黑夜,先生苦撐起他早已睏乏不已的眼,堅持著他的堅持。先生的眼,渾濁又澄明,那疲乏背後所掩藏著的是從容與無悔。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價值,在他那裡獲得了平衡。正因為時日短暫,才需要夜以繼日的奮鬥。被辛勞擊垮的先生,還是從容地離去,沒有冠冕堂皇的言辭,只留下幾件小的心愿。只是他的眼,依舊如光耀一般,閃在民族的血液深處。我這才發現,他的不平凡中,其實又包含著平凡,而這平凡,卻透出別樣的卓越。

而今,斯人不復,而先生的眼,依然承載著獨立的人格和思想,激勵我輩。所以即使那些“當代的阿Q、孔乙己”試圖將他的文章從學生案前的書本中移去,卻也只能是顯示他們的心虛。那眼神,早穿越時光,滿含驕傲與不屑:“你們到底在怕什麼?”

是的,他們害怕,害怕有一天這個國家出現千千萬萬個魯迅的眼,那進取、正直、從容的眼。

然而此日不遠。

我一直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