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作文的一些寫作熟記要點

寫作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在語文教學中寫作訓練是最關鍵,其中寫作方法更為關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作文的一些寫作熟記要點,歡迎大家參閱。

寫作指導:怎樣使國小作文有一個好標題

對於許多小學生作文來講,文章寫的很好,但就是缺少一個很好的標題而降低了整個文章的分數。因為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常言道:“看書看皮,看報看題。”一篇文章的標題擬得好,就像優美的菜名能激發顧客的食慾那樣,引起人們的閱讀興趣。

那么,怎樣的標題才是恰當的標題呢?

首先是準確,要切合文章內容。如下面姚宗元同學的作文,標題是《“姥姥,我是坐火車來的”》,“坐火車來”包容了全文的主要內容,使文題一致,十分準確。

其次要具體,切忌華而不實。姚宗元同學的作文以“我”說的一句話作標題,顯得特別親切,而且又十分具體,可以說作文的全部感情都濃縮在這一句子中了。

第三要新穎,能夠引人人勝。用對話作標題很少見,現在姚宗元同學用這一句口語作標題,使人覺得題目新穎,先聲奪人。

第四要簡潔,力戒拖泥帶水。雖然姚宗元同學的作文用口語作題,但並未讓人覺得標題太長,卻含義無窮。

寫作指導:怎樣使議論文寫的條理清晰

議論文一般是依照提出間題(是什麼)、分析問題(為什麼)和解決問題(怎么辦)這個通常稱為“三段式’的思想過程來寫的,頭尾兩段為“綜合’,提出論點,歸納總結,中間段為“分析’。

有的同學往往取材不嚴,把一些不相關聯的觀點和材料羅列於文內,東拉西扯,不知所云,原因就在於思路不清。因此要學會運用綜合和分析的方法,做到言之有序。列寧說:“分析和綜合的結合—各個部分的分解和所有這些部分的總和、總計,揭示人們認識事物的基本方式。”

議論文寫作就要這樣有順序地“分解”李物的各個側面(分析),從而對事物作出結論,揭示其規律(綜合)。方式有三種:①先分析后綜合(分—總),在分析事例和說理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形成觀點,②先綜合再分析(總—分),在綜合出論點之後再扣住中心分析事例和說清道理;③綜合—分析—綜合(總—分—總),列出論點之後在具體分析說理的墓礎上作出歸納而深化中心。自然也可反覆進行,如分析后綜合,再分析再綜合。

上述方式,不僅可以作為全篇的思路,也可以作為每一段落的思路。篇章和其段落都依循這個思想過程寫作,條理就不會不清了。另外,還要注意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的銜接,即如何過渡,以及前後文的照應。

過渡的方法,可以運用關聯詞語,也可以用句子,還可以安排承上啟下的段落。照應的方法有首尾照應,點題照應,以及前後內容上的照應。能夠過渡照應得法,才會行文自然,條理分明,邏輯嚴密。

國小作文怎樣按事物的發展順序

寫說話寫文章都要有次序,如果顛三倒四.別人就聽不清楚,看不明白。凡是敘述事情的文章,或者以事情寫人的文章,都可以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因為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個從發生、發展到結束的過程,這就是事情發展的順序。按照這種順序,一步一步地寫,就能清楚、完整地反映事情發展的過程。這樣,可以使作文寫得條理清楚、交待明白。

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首先要寫事情的發生,次寫發展,再寫結果。還要注意事情前後的連線,可以用上“先……接著……然後……最後”之類的連線詞。

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要注意寫清楚事情的因果關係。要交代清楚做某件事的原因,即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有什麼意義。還要交代清楚事情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是順利的還是曲折的。這樣,文章才有頭有尾。

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並不是像記流水賬那樣,每一筆賬都記下來,而是要突出重點,分清主次,安排好詳略。重點內容要具體、生動、詳細地描寫,次要內容只要簡略幾筆帶過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