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記敘文寫作指導:分解動作訓練

猜硬幣(片段)

溫州瓦市國小四(1)班 李晨瑜

爸爸慢慢地伸出右手,握好空拳,將大拇指的指尖扣在食指下面,再從左邊口袋掏出一枚硬幣,舉起來,給我們看了看。

“這是一元硬幣喔!”

隨即把它放在大拇指和食指上,一指輕彈,“叮”的一聲,它就直奔天花板,像雜技演員一樣在空中翻了十幾個跟頭,就垂直降落。快要掉到茶几時,爸爸左手猛得一接,另一隻手以閃電般的速度扣了上去,“啪”的一下,硬幣“束手就擒”。

“猜猜朝上的是正面還是反面?”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人說正,有的人說反,正的少,反的多!

“有時,正確的答案,往往會在少數人手裡!”爸爸故意提醒我們。

我此時心亂如麻,就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一樣七上八下,只好點點豆豆了:點點豆豆,雙雙籠籠,有錢沒錢……

“我要打開了!”

聽到爸爸這么一喊,我才回過神來。這時,他們早已把茶几圍了個水泄不通,大家都屏氣凝神地望著爸爸的手。

“正正正——”

“反反反——”

“天靈靈,地靈靈……”

爸爸的手慢慢的一點一點移開,一個角,半個圓,大半個……我們終於看清了,是——正!

“耶!”表妹猜對了,她高興地一揮拳,差點兒打掉我的鼻子。再看看那些猜錯的人,無精打采的,像鬥敗的公雞,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座位。

小羊作文點評

很多同學作文寫不長,冥思苦想,東拼西湊,依然還是“穿短褲”,究其原因除了情節沒有展開之外,主要還是缺乏細節描寫。這裡的細節指的是——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以及心理活動等。那什麼叫描寫呢?實際上,描寫就是把瞬間發生的事展開來或者把綜合性的事情分解開來。上面習作片段就是最好的例子。猜硬幣其實就是短短的一分多鐘的時間,但是作者卻能把它這個片段寫到四百多字。原因之一:將爸爸扔硬幣的動作進行一一分解。“伸出、握好、掏出、舉起、放在、一彈、一扣……”一系列的動作,行雲流水,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如果沒有展開,只是寫“爸爸將硬幣一扔,扣在手中。”那就只是蜻蜒點水,完全沒有深刻的印象。原因二:硬幣和同學們的細節描寫。作者觀察的角度是多方面的,不但聚集爸爸的表演,也關注到硬幣在空中的姿態,以及同學們猜硬幣的動作和神態,這樣就形成了一組立體式的動態鏡頭,給我們更多直觀的感受。如果只是描寫爸爸就過於簡單。原因三:除了人物的動作之外,作者還適時的穿插了人物語言以及自己心理活動和感受的描寫,這樣不但讓文章富有變化,靈活鮮動,而且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和緊張感,讓讀者猶如身臨其境。